APP下载

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开放《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14-03-06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驱动理论课堂教学

袁 玲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25)

1.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1 概念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也叫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指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支持的地方完成之时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

因此,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即学生利用网络,以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为目的,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以完成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是一种虚拟的场所,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安排适合学生的任务并对其完成的过程进行引导和总结。

1.2 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学生的互动主要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来体现,教师承担的是知识传授者或者课堂管理者的角色。而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学是以课前学习+完成任务的形式完成的,课堂仅用来解答问题,教师的角色是提供学习资源及任务,并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这些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掌握理论的应用,因此,教师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学生可以自行掌控学习。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是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永久保存的,教师可以进行查阅修改,学生可以用于复习补课,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学习进度,而且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并且可以自由掌控学习的节奏。

(3)增加学习互动。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师生间的互动可以从课前指导学生学习、课堂组织学生交流一直延续到课后答疑解惑。这种互动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进行互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不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也强调因材施教,但最多只能实现到具体的教学班,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或者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5)注重理论的实践性。任务式翻转课堂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完成任务的过程,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性,而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在职的,本身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种强调实践性任务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穿插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即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对开放教育的学生而言更有利于掌握理论以及理论的实践性。

2.开放《管理学基础》课程应用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2.1 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

实施翻转课堂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可以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师预先准备好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实施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前,我们先对常州开放大学近三年的学员做了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发现,2011年春之前的学员30~40岁之间占比达到60%,从2011年春始,30岁以下学员比重越来越高,最近几届的 80后学员占比达到了80%,部分学员是90后,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些年轻学员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能力较强,且100%的学员方便上网,上网的积极性也较高,适合于网上开展较多的学习,符合了实施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

2.2 符合开放学员的学习自由性

在职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过程,具体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并且个体差异较大,不易安排学习时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这些成人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并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2.3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更适合开放学员

开放教育的学生群体大部分是在职群体,开展纯理论性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将理论放到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内化,对在职开放学员来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3.课程的整体设计框架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征,笔者在参考国内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开放学员的特点,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设计了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图 1),将管理学基础的四大职能设计进模型的模拟实战任务中。

图1 任务式翻转教学模式

3.1 课前设计模块

在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课之前完成导学资源的整合,将课程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模块,分别建设学习资源,并设置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十项实战任务;利用开放大学现有的教学平台,将学生学习《管理学基础》课程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相应的任务挂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则利用教学平台和QQ群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及任务完成情况,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解决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3.2 课堂活动

根据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征,我们设置了4次课堂教学。第一次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及课程介绍,后3次课堂活动主要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无法解答的问题、期末复习指导以及任务学习的心得体会交流,教师则仅仅只是承担解答问题、点评任务完成以及总结理论的角色。

3.3 课后反馈

由于开放学生自身的学习非自觉性,仅靠课前自主学习导学资源以及完成任务,是无法实现理论学习目标的,所以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注重课后的反馈过程,教师需要利用教学平台远程监控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理论的目的。此外,翻转课堂最大的弊端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所以教师还需要利用教学平台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心得总结并与其他同学互相分享,共同进步,以弥补翻转课堂缺少交流的弊端,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4.实施效果

4.1 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而翻转课堂的形式,更注重“学”,弱化了教师的角色,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仅是学到了《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我们通过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本课程结束后,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了。

4.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学生通过完成《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十大实战任务,从理论的应用方面,能更好地理解每个任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部分学员能结合理论,应用到正在从事的工作中;在应试方面,完成实战任务的过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解决了理论理解困难的问题。

4.3 学习满意度获得了提高

我们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70%以上的同学对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并且学员反映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习目标不再停留在毕业文凭上,更多的是学到了学习的方式,尤其满足一部分需要学习理论的学员的需求。

4.4 及格率保持不变

检验实施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考试及格率,这也是学员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最关心的问题。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上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发现,考试及格率并没有因课堂教学时间的减少而下降,仍维持在以往的平均及格率范围内。

5.实施问题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其存在内在的弊端。

5.1 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有一定的困难

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样的,这些学习需求包括文凭、理论、实践等等各种类型,要满足这些多样的学习需求,就要求教学资源必须同时具备通俗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这使得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的安排存在一定的难度。

5.2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力度降低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由学生自由掌控学习的时间和进度,这对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开放学生多是边工作边读书,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不小,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无法做到积极自主学习的,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是无法掌控的,极有可能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掉队甚至是完全没有学到知识的情况。

5.3 自由学习时间加大教师工作量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而教师的角色是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辅助帮助。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不可能相同,如果学生要在线向教师寻求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线。另外,不同的学生有可能产生相同的问题,如果都要求教师解答,那教师的工作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1] 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

[2] 张旸,蒙泽察. “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 全球教育展望,2013,(7).

[3] 朱宏洁,朱赟. 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 电化教育研究,2013,(8).

[4]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3,(12).

猜你喜欢

驱动理论课堂教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