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主红楼
——《红楼梦》中外道内佛的宗教思想

2014-03-06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佛道道人贾宝玉

吕 卉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佛主红楼
——《红楼梦》中外道内佛的宗教思想

吕 卉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佛道两种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呈现对立统一的关系,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及人物命运的走向,小说中人物也对佛道思想有独特的见解。其中佛教文化指向小说主旨,占据主导地位,道教起协同作用,形成外道内佛的宗教思想构架。

对立统一 外道内佛 参禅悟道 命运走向 虚无人生观

一僧一道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序幕,预示着故事的走向。僧所代表的佛教和道所代表的道教两种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形成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两者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共存体现着三教合一的时代。佛道并非是融合统一的关系,而是以外道内佛[1]为表现小说内容和情感的途径,其中佛教思想指向《红楼梦》的主旨。

一、一僧一道关系全书走向

《红楼梦》整篇小说缘起一块女娲补天时炼制的顽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唯自己不堪入选弃于青埂峰下,终日悲号惭愧。某日一僧一道来到此地谈起红尘的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遂央求二人携带自己入富贵场、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僧将顽石变作美玉将其携入尘世,让他“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在神秘的一僧一道与顽石的对话中,僧明显占据了主导地位。施法将大石变为美玉,又暗示其在人间的生活将有奇遇,最后也是他将石袖了,同道人一起飘然而去。僧道二仙作为引出全书的线索,使全书带有浓郁的佛教和道教气息。

第一回的僧道除了将顽石携入尘世是出现过,在之后还出现过数次。这几次出现,都与甄士隐有关,且形象不尽相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常化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救苦救难,超度众生。

第一次出现于甄士隐梦中,仅是平平常常的僧、道装扮。乡宦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一日在书房中午睡,梦至一处,见一僧一道且行且谈。从此二人话中得知西方灵河岸上有绛珠草一株,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修得女体。神瑛侍者欲入红尘造历幻缘,绛珠仙子也随其下凡还泪报恩。甄士隐梦中求僧道为之“大开痴顽”,以“免沉沦之苦”。僧道开导他:“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第二次出现于甄士隐梦醒之后。甄士隐虽然通过梦,感知到了危机,但现实中的小康生活使他沉溺,并没有采取任何防范危机的措施。所以,僧道见他抱着女儿英莲在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陶醉于眼前繁华,“便大哭”。又是深情劝告:“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舍我罢,舍我罢!”又是大笑讽谕: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在这一处,僧道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谈笑而至”。“生得骨格不凡,风神迥异”的仙僧仙道一个成了癞头和尚,一个成了跛足道人。

第三次出现于甄士隐家道中落后,一日到街前散心,见一跛足道人唱着《好了歌》而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这首诗乃道人吟唱,每段都以“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体现了道教求仙长生思想,然结尾又通过佛教思想告诫世人万法皆空。世人皆向往成仙得道,却被红尘种种欲望所扰、割舍不下,殊不知:功名将相,终归一抔黄土;娇妻恩爱,也只是在世之时;父母痴心,但难得孝顺子孙。凡事种种,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是一场空。此处甄士隐在贫病交加中见到的是跛足道人,“疯颠落脱,麻屣鹑衣”。

《红楼梦》第一回提及:“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深入阐述这“立意本旨”的正是跛足道人和即将跟着跛足道人出家的甄士隐。跛足道人那句句离不了神仙、宣扬人生虚无的《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释揭示了全书的人物命运和“万境归空”的主旨。

统观全书,《红楼梦》中但凡出现有世俗之外的人出现,必然是一僧一道。两者相互帮持,但重点还是落在佛教主导上,即外道内佛。这一点也可以从跛脚道人与甄士隐的唱和中得以证明。上面说到《红楼梦》第一回写甄士隐上街散心,碰到唱着《好了歌》的跛脚道人。道教注重现世的享乐,通过修道炼丹既有可能长生不老。而佛教主张现世受苦积福,等到来世善报再享福,修的是来生,看重的是彼岸世界,此岸世界的本质是虚无的。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好了歌》虽然是道人唱来,以“神仙”起头,看似是道教的,但其重点却落在“了”字上,指向的是虚无的归宿,即佛教思想的体现。不止如此,甄士隐关于《好了歌》的阐释,更是突出了佛教的“空”字。曹雪芹将道人冠以“空空”二字,并在小说的一开头就点明“到头一梦”、“万境皆空”的主旨。曹雪芹作为大师,能写出《红楼梦》这样流芳百世的作品,不可能将佛道两教混淆,甚至写了个颠倒。可能的情况是,曹老先生是故意为之,这是他的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暗写作家对佛教思想的偏爱,用来表现外道内佛的宗教思想基调。[2]高鹗则在贾宝玉被僧道携去大荒的结局中完成了“万境皆空”的主旨。由此可以推断,上文屡次出现的一僧一道,其实也只是打了一个道教的旗帜而已,其实质还是佛教的虚无思想。《好了歌》虽然仅仅出现在第一回,但它所揭示的俗世道理却是贯穿于《红楼梦》故事始终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红楼梦》的本旨。一僧一道也借此影响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走向。

第一百二十回,写到贾宝玉在历经了所谓的“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后看破红尘,选择与那一僧一道归于大荒,给人留下一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回味和富贵如梦、人生如梦的感叹。贾政在船上见到宝玉后,追寻“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的宝玉时,转过一小坡,只见所见的可触可摸、有形有色的“白茫茫一片旷野”。贾政在家书中说:“与其作了官,偿或命运不好,犯了事坏家败产,那时倒不好了。宁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所以才投到咱们家来。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了仙。这佛是更难成的。”一僧一道代表了贾宝玉注定要出家的命运走向。同时,高鹗借贾政之口明确对佛道进行了排序,即成佛比成道更难。

二、参禅悟道的红楼梦中人

《红楼梦》中多处涉及佛道思想,小说中人物也对佛道思想有独特的见解,其各自的命运也是与佛道有联系的。

1.参禅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一个重要的发展——禅宗。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主导宗派,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就充分体现了禅宗思想。宝玉在黛玉那里吃了闭门羹后,心理很委屈。故提笔作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个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并且填了《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这里面既体现佛教思想空无的观点,也是禅宗顿悟意蕴的明证。主人公宝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的禅宗,借以抒发心性。接下来,就引出了黛玉的续偈和宝钗的一段话。黛玉对宝玉说:“你道‘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还续两句:‘无力足境,方是干净。’”意谓到万境归空无证验可言时,才算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境。显然黛玉的悟境要高于宝玉。宝钗接着对宝玉说:“五祖欲求法嗣。令众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春米,听了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给了他。”宝钗讲的故事见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讲的是五祖弘忍选继承人的事。宝钗讲这个故事主要是想比较说明。可见钗黛对佛禅也颇为熟悉。

虚无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亦即“空”。小说中有几次诗会的描写,看似是贵族子女的诗文唱和,实则暗含危机,预示着宁荣二府的衰亡,只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宝玉、黛玉等人的诗文唱和中,很多地方都留露出了空无的消极思想,尤以黛玉的“柳絮词”最为明显。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林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下阕诗人以草木自喻,年纪轻轻,竟愁到了白头。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是对黛玉处境的写照,也是对悲惨结局的暗示。

在第五十回,红楼诸人在芦雪庵、暖香坞写诗制谜时,史湘云作了《点绛唇》谜语,谜底为耍戏之猴子。“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谜语充满了佛教的虚无意味,同时暗示贾府的衰落,尤其是贾宝玉最终弃家为僧的结局。谜语众人不解,只让贾宝玉猜中,并非偶然,也不是因为他天资聪颖,而是因为谜语句句适用于贾宝玉:大荒山青梗峰的顽石,幻形入世,成了怡红公子,这正是“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的感慨与他在《寄生草·解偈》一曲中所说的“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的意思一样;“名利犹虚”,是他蔑视仕途经济的反抗思想;“后事终难继”,或者说“剁了尾巴去”,正应了他“悬崖撒手”、弃家为僧的结局。这个谜语就暗示了贾宝玉一生的道路。[3]

不止如此,小说中还有对人们参禅的直接描写。九十一回宝黛有一段禅语问答:

黛玉说:“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

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撅着嘴说道:“讲来。”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和你不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泥沾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

宝玉道:“有如三宝。”

二人说话充满禅宗的机锋,简直就像禅宗的公案。

2.悟道

《红楼梦》中也有一心向道的人物,但命运也不尽如人意。小说在这一点上的设定颇有意味,参禅的人命途不济大抵是命运使然,而悟道者多为自身原因。可以说,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作者对佛教思想的偏爱。宁国公贾演的孙子贾敬是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是丙辰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时腹中坚硬如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成了众人心中的笑柄。

贾府的二小姐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浑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姊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对周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一概不闻不问的态度。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要替她追回,她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事情闹起来了,她不管,却拿一本《太上感应篇》自己去看。此处的《太上感应篇》正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旨在劝善。抄检大观园时,司棋被逐,迎春虽然感到“数年之情难舍”,掉了眼泪,但司棋求她去说情,她却“连一句话也没有”。最后终不免悲惨的结局。

三、作者偏爱佛教思想的证据

尽管《红楼梦》中又参禅又悟道,但在寻求悲幻出世的精神归宿方面,显然更倾向于佛禅一派。道家虽然也讲“无”,但这种无首先是指面对至高无上的自然之道的 “无为”,因此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生出来的“万物”[4];庄子虽然也谈“梦”,但这种梦所强调的主要还是人在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中与夭地万物的并生为一,是人“乘物以游心”[5]的身与物化;相形之下,佛学禅宗的空无梦幻观念,则更有心灵空寂、人世虚幻的色彩,所谓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6]。

纵观全书,世事无常在《飞鸟各投林》一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所有功名富贵,所有爱恨情痴,最终都统归于“无”。世间诸法无常,一切都是短暂虚幻的泡影,唯有空不空处才是清净真实的,永恒绝对的。唯有向佛,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免于人生颠沛流离之苦。

《红楼梦》第五回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走向。太虚幻境门口有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九十四回写通灵宝玉丢失,第一百十六回写和尚送玉来,第一百十七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又写入太虚幻境。借由这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梦境暗示了佛教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影响俗世的人生,特别是主人公宝玉的人生抉择。

贾宝玉最后的出家也是符合佛教思想的。从《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贾宝玉的解悟出家是必然的。他的那些具有“叛逆性”的思想和言行,在当时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历史条件下,总是碰壁,给他造成了很多烦恼。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在当时封建没落社会的俗世中人看来,贾宝玉就是一个没有上进心,整天只知道在女孩堆里玩闹的纨绔子弟。除了黛玉,没有人理解宝玉。命运弄人,连唯一知心的林妹妹都不在了,困顿无路的宝玉因苦恼而求解脱,因受佛家思想影响而通过参禅达到解脱,最后干脆出家了。这条路其实走得顺理成章。宝玉看透了红颜枯骨终成灰,在俗世中没有了牵挂,这是他出家的心理条件。他的家庭中就有惜春出家,还有几个小戏子芳官、葵官、药官出家。他家出资建立了几个寺和庵。他还同带发修行的妙玉密切友好。这种浓厚的佛教氛围则是使宝玉易于走上出家之路的环境条件。佛教的禅宗讲顿悟,一朝开悟,就可以超脱世俗,这是宝玉出家的宗教条件。禅宗讲顿悟并非不经过渐修和遇到某机缘就能顿悟的。禅宗史上有相当多的人出家之后,修习多年,才在某种机缘的触动下,自识本性,顿悟成佛。而在顿悟之后,还要继续修习,方能进一步根除旧习,巩固和提高悟性,真正进人最高层次的涅架境界。从前八十回的描写中已经显示,贾宝玉是有悟道根器的。他反对儒家思想,倾向于佛家思想,当他感到困惑和寂寞时,就想到参禅,写偈子。如《寄生草》就是《参禅偈》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反映了贾宝玉性格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些都暗示他会走上出家的道路,达到解悟的,这是宝玉出家的根基条件。

小说所构建呈现出的以佛为尊的佛道世界主要指向小说主角贾宝玉的人生困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人生困顿。贾家经历了由繁荣到树倒猢狲散的过程,这样的遭际和变故,极易让人产生幻灭感。而佛教视俗世万物为虚无,一切皆“空”的哲学观,符合作品的主题“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由此可见,在《红楼梦》中,佛教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佛道思想在《红楼梦》中屡次出现,对行文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实为外道内佛。

[1]李雄燕.《〈红楼梦〉宗教思想浅探》.文学理论,2010(06).

[2]杨莉,周丁力.《试论〈好了歌〉的佛道观念及其文学表达》.作家,2010.

[3]高国藩.《〈红楼梦〉中的谜语》.红楼梦学刊,1984.

[4]卫广来.《老子》四十二章.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孙通海译著.《庄子》人间世篇.北京:中华书局,2007.

[6]鸠摩罗什.《金刚经》.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佛道道人贾宝玉
笔有禅意绘神姿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窦圌山绝顶飞渡表演(外一首)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