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行李”一词古今发展变化的认识

2014-03-06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引申为行李词义

蒋 鹏

(南京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略论“行李”一词古今发展变化的认识

蒋 鹏

(南京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行李”一词,最初的使用是在《左传》之中,当时的词义为“外交使节”,即往来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但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行李”一词,逐渐发生意义的分化,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意义,本文就“行李”一词的命名原则和词义衍生变化的角度试做一个分析。

行李 词义 引申 行理

“行李”一词,在现代汉语书面及口语中主要是指出行的人所携带的包裹物件等用品。如:

(1)“晋江摩的司机索要双倍车费未果,放下乘客拉行李开走。”(来源:中国网2013-05-31)

(2)“国内公路运输随车行李物品定额保险”(来源:中国网2013-05-31)

(3)“糊涂外婆险将孙子当行李送入X光机”(来源:广州日报2013-05-31)

在以上的三个例子中,“行李”都是用作名词,指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东西。而事实上,“行李”这个词语在其形成之初并不是指物,而是指使者、外交使节,即来往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它发展成为今天的词义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故本文就“行李”一词的命名原则及其古今发展变化试作一个探究。

首先从“行李”一词的命名原则出发,“行李”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僖公三十年》中,其写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在这里,行李是指秦国和郑国的使者。《左传·襄公八年》中也记载:“君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也。”很明显,行李的本义为使者,是指往来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

那么,“行李”何以有外交使节之意呢?先从“行李”一词的“行”和“李”的单独释义出发,并通过关联和具体内容获知其义。“行”是个象形字,金文作“”,类似于十字路口的形象,故其又有行走的词义。《说文》:“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戶庚切。”而外交使节正是出国在外的外交官员,和行走义相关联。《说文》:“李,果也。从木子声。”清代段玉裁注:“李,果也。从木子声。良止切。一部。”《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清代段玉裁注:“从王里声。良止切。一部。”故先秦时期“李”“理”属同音,意义可以通用。而“理”的本意是加工玉石,雕琢玉器,引申为治理、正理、料理,再引申为治理政事之官吏。结合“行”与“理”(李)的意义正指的是出国在外的外交官员,亦即外交使节,由此可以得到“行李”一词的本意由来。

在“行李”一词的运用过程中,有几个词语与“行李”的意义有着紧密的关联,如“行理”与“行吏”。根据上文《说文》对“李”、“理”的解释,我们可以确定它们的读音是相同的,意义也是可以通用的,再看“理”与“吏”,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其上古音都是来母之韵,可见,“理”与“吏”上古音亦相同,因此“李”、“理”、“吏”三者的发音都是相同的。至于意义,《说文》:“吏,治人者也。”“吏”的基本意义是“官吏”。可见,“吏”在“官吏”意义上与“理”是相同的。因此,笔者认为“行李”、“行理”、“行吏”三者在很多情况下是相通的,可以互相替换的。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与科学的不断进步,语言,特别是词汇,为了满足新的工作需要,便随之孕育出新的词义。因而“行李”一词的词义逐渐发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显著的方面:

(一)引申为动词并且词义发生改变的如下:

A、“行李”词义引申,由“使者”引申为“出使”,词性也由名词变成了动词。如:

(1)“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伫之劳,为日久矣。”(《魏书·宗钦传》)

(2)“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峯壮。”(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

(3)“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宋叶适《送戴料院》)

例(2)当中,“行吏”与“行李”意义是相同的。在这3个例句当中“行李”的词性与词义都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名词“外交使节”变为了动词“出使”的意思。

B、“行李”词义引申,由“使者”引申为“路过、经过”,作动词。如:

(1)窦秀才是右卫将军七兄之子,是吾之重表侄……从宦异方,亲戚阻离,不因行李,岂得相逢。(唐郑蒉《才鬼记》)

此“行李”是路过经过的意思,译为“不经过这里,怎么能相逢呢?”

(2)“后数十日,佩因出南街中,忽逢夫人行李,佩呼曰:‘夫人何久不归’?妇人不顾,促辔而去”。(唐薛渔思《河东记·卢佩》)

此处“忽逢夫人行李”是恰逢夫人经过或路过。

C、“行李”词义引申,由“使者”引申为“启程、上路、动身”,作动词。如:

(1)“璠乃诈为溥命,谓之曰:‘请支行李归阙下。’支以为诚也,翌日遂发。璠伏甲于七里亭,至则无少长皆杀之,沛人莫不流涕。其后溥受朝命,乃表璠为宿州太守。”

“请支行李归阙下”即请支启程归阙下。(《太平广记》卷三五三《陈璠》)

(2)“四郎又拜曰:‘行李有期,恐不获袛候!’。琚迳归,易服而往,则已行矣”。(唐薛用弱《集异记·王四郎》)

“行李有期”即启程有期,上路有期。

D、“行李”词义引申,由“使者”引申为“行走”,作动词。如:

(1)“郭子仪,华州人也,初从军沙塞间,因入京催军食,回至银州十数里,日暮,忽风砂陡暗,行李不得,遂入道旁空屋中,籍地将宿。”(《太平广记》卷一九《郭子仪》)

(2)“宪堕水之际,便思念观世音。见水底有异光,久而视之,见所画七菩萨,立在左右,谓宪曰:‘尔但念南无菩萨。’宪行李如昼,犹知在水底,惧未免死,乃思计云:‘念阿弥陀佛。’”(《太平广记》卷一一一《僧道宪》)

(二)词性不发生改变,依旧为名词,但词义发生改变的如下:

A、到汉魏时期,“行李”词义引申,由“使者”引申为“行旅”、“行旅的人”、“关驿”,虽然词性没有发生变化,依旧为名词,但行走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为官吏,甚至在有的引申义中“行李”直接引申为“行旅”或“关驿”而无对象了。如:

(1)“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汉蔡琰《胡笳十八拍》)

(2)“命延客,与相拜谒,曰:‘行李得无苦辛有弊庐,不足辱长者。’客窃怪其异,且欲审察之,乃俱就馆。”(唐戴君孚《广异记·黎阳客》)

(3)“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唐杜甫《赠苏四徯》)

(4)“什悦然下马,入两重门,内有一青衣通问引前。什曰:“行李之中,忽蒙厚命,素既不叙,无宜深入。”(唐常沂《灵鬼志·刘导》)

(5)“行李,关驿也。”(张楫《广雅·释诂四》)王念孙疏证:“行李所以传命,关所以通往来,故皆谓之驿”。

上述例子中,例(5)“行李”引申为“关驿”,后人很少使用。例(1)的“行李”引申为“行旅之人”,例(2)、(3)(4)中“行李”犹言在行程旅途之中,词义都引申为“行旅”。

B、引申为“去处、去向”,如:

(1)“元平拜求请见,不许。须臾,女自出院四顾,忽见元平,有如旧识。元平非意所望,延入,问其行李。”(《太平广记》卷一一二《李元平》)

(2)“酒酣欢甚,乃同房而宿。中夕,相问行李,客答曰:‘吾非人,乃地曹耳。地府令主河北婚姻,绊男女脚。’”(《太平广记》卷三二八《阎庚》)

C、引申为“官府导从之人”,特指官员出行的仪仗、导从。如:

(1)“臣闻元和长庆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旧唐书·温造传》)

(2)“一字天王与绍欲回,大王出送。天王行李颇盛,道引骑从,填塞街衢。”(唐牛僧孺《玄怪录·崔绍》)

(3)“柏台简行李,兰殿锡朝衣。”(《文苑英华》一七七卷张唐说《奉和圣治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诗》)

D、引申为“出行时所携带之行装”,这与我们现代汉语中所指的“行李”意义最为接近。如:

(1)“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

(2)“宵则沐浴,戒行李,载书册。”(唐韩愈《送石处士序》)

(3)“贞元十二年,赵齐嵩选授成都县尉,收拾行李兼及仆从,负札以行,欲以赴任。”(唐谷神子《博异志·赵齐嵩》)

“行李”作为行装的意义保留,其它意义消失。在行装意思产生后,就一直被普遍使用,直到今天,“行李”被人们所熟悉,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意思,其它的意思已经渐渐地被忽略了。

综上所述,在表达同一意义或概念时,起初是用几个词表达,逐渐发展为用某个词表达,词义相同的词或者被淘汰,或者发展成为其他意思。就拿“行李”来说,它取代“行理”、“行吏”,自身意思也由最初的“使者”变为了“行装”,这一发展变化受到了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用语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只有弄清词的细微变化,才可能做到正确用词来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1]辞源(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辞源》修订版,全四册.

[2]尔雅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胡奇光方环海撰,2004.

[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第五版.

[4]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清]段玉裁.[注]许慎,2004年出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引申为行李词义
兔死狗烹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行李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带上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去流浪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