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文的美学特征

2014-03-06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公务活动美学语言

戴 晏

(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江苏 南京 210097)

浅谈公文的美学特征

戴 晏

(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江苏 南京 210097)

公文,简言之就是公务文书。它作为常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文体,长期以来留给大众实用的印象。而公文本身,与其他文体一样,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公文的艺术性体现于它的形式和本身的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公文美学特征的论述,探讨公文写作的更多方式,有助于人们发现公文之美,在实际写作中更有效地发挥公文的作用。

公文 美学特征 形式美 内容美 社会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要素,各类文体都有其不同的语言特点,公文语言也不例外。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1]在传统美学观念中,一般的文学作品才拥有“美”的特征,而公文因其特有的实用简洁的性质,被划在了美学范围之外。然而,这却是大众认知范围内的一个误区。“美”的概念一经提出,便与美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一开始,美和实用就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公文独特的美学特征就逐渐显现出来。

一、公文的内容美

(一)公文内容的实用美

公文是针对公务活动和公务管理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需要而制发的,有着明确的实用写作目的。公文服务于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从现实出发,其内容为现实情况服务,所以实用性是公文最显著的特征。公文因实用而生,为实用而作,是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必须服从实用的需要。公文是对公务活动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大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小到一个单位内部工作的有序开展,都需公文的内容规范。公文是加强公务活动联系的纽带,具有互通情况、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协调关系的作用。公文并没有传统文学作品的跌宕起伏,情感充沛的美感,却有自身直截了当、明快务实的实用美。艺术美以供欣赏为目的,实用美则以实用为目的。美学本身带有其功利性,需要满足大众需求,在公文中就体现为公文的实用美。

(二)公文材料的真实美

美来自真实,所以在公文和文学作品写作中,都要求材料具有真实性。公文作为为现实服务的文体,在真实性方面自然要求更高。如果说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是可以带有想象存在的“相对真实”,那么公文中的真实就是一种“绝对真实”。所选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关系与客观实际须完全一致,不仅具有本质真实性,而且具有客观实在性。公文材料的真实具有其必要性,公文涉及的事实及所引用的材料、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和错漏。材料真实准确,才能使受文机关了解真实的情况,掌握真实的信息。如果材料失实,就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上导致错误的决策,对下身形成错误指挥,降低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文还具有现实凭证作用,应是可靠的信息资源。公文应真实地反映公务活动的情况,负载公务的内容。公文失效后,还可以作为文献、档案、资料加以保存,是研究历史、政治、政策和形势发展趋势的依据。[2]因而公文中的情况、问题、事实、数据,都应是真实准确的。公文的真实美在公文一系列表象的掩盖之下,成为了公文的内在美,是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

(三)公文主题的鲜明美

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主题是整篇文章的灵魂。公文不同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主题是通过塑造一系列形象,书写一系列情节让读者去推测揣摩,藏得越隐蔽越发人深省为好。公文是根据实际需要,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的而写的,是作为“工具”直接用来办事的,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像文学作品一样是用以欣赏的,其主题需要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公文主题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含而不露,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叫人捉摸不定。公文不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能有任何歧义;直言不讳,明确表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哪些成绩应该表扬,哪些缺点需要克服,哪些经验应该吸取,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都应明确表明,不能含混不清。公文从标题开始便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点明文章的主题;正文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清晰地亮明主旨,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态度明朗,毫不含糊,体现了主题的鲜明美。另一方面,公文主题的鲜明特点使得受文机关可以更为迅速准确的理解公文主旨,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任务完成质量,这同时也实现了公文的实用价值。公文主题应该是单纯唯一的,这与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性不同,公文需要坚持一文一事的原则,由此保证行文的准确快速,公文单一主题的鲜明美在这里达到了极大的体现。

(四)公文写作的艺术美

1.简洁美

公文用途的特殊性要求公文必须简洁干练,简练性是指在公文写作中语言要简洁、精炼。所谓的“要言不烦”、“惜字如金”正是公文语言所追求的效果。好的公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作者非常重视语言的提炼,力争做到言简意赅。公文语言之所以特别强调简洁和精炼,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保证全面、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只有尽可能简洁、精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公文的准确性特征往往要求公文语言明确、直观、简练。三是公文语言简练,能达到庄重的效果,增强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公文具有法定的效力和强制执行的约束力,它所表达的意图是需要各级组织或个人去遵循、执行和办理的,所以,公文语言的语气多肯定、少模糊;多要求、少议论。“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3]由此可见,自古写作中就有简洁的传统。简洁美也是公文中最直观的美学特征。

2.严谨朴实之美

要表达明确的主题,必须借助准确的语言。公文的严谨是公文的可执行性要求的。公文的语境是针对开放的现实世界,它必须以明确的语义作用于人们的实践行为,让人一目了然,准确地遵照执行。因此,公文所用的语言符号的语义是惟一的,其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有肯定的属性和规定性,不允许产生歧义和漏洞,更不能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语言表达上常给人无可挑剔的严谨美。要做到公文语言严谨首先语言应当明晰。公文具有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其内容的严肃性决定了公文语言的严肃性。公文语言选词严谨规范,不用口语方言;表意一语中的,不点缀铺陈;语气坚定有力,不模棱两可;格调严肃郑重,不诙谐幽默。这样,公文的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公文的效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4]另外,公文读者的特定性也对其语言的严谨性提出了要求。公文的阅读对象具有限制性,公文的读者大多是特指的受文机关,与行文单位或是上下级的关系,或是不相隶属的关系,这就要求公文的写作要符合礼仪标准,严守交往的行为规则。公文语言的典雅、端庄、郑重,不仅能体现发文单位办理公文所持态度的严肃、严谨,也能表现出对受文单位的充分尊重。

所谓朴实美,就语言特色而言为不事藻饰铺陈,于平淡中见神采,呈现语言本色之美。公文作为实用文体强调的是实用性、操作性和传达反馈功能。在文辞上,无须过多的修饰,语言不能冗长繁杂,要求通俗易懂,使受文单位或个人能准确地理解公文的含义。平实,是指公文语言平易朴实,清新自然,简洁明了,表达出事物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这也是公文语言区别于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公文的朴实美体现在它的陈述性叙述,朴实的用词与情感上。

3.修辞美

修辞手法在公文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公文中应用较多的是排比、对仗等句式型修辞手法。通常,使用排比可以使要说明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清晰,气势更加恢宏;使用对仗可以使语言整洁优美,易于传颂,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使说理更有力、更充分;使用短句可以较好地掌握公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在传统认知中,公文语言的修辞美几乎是被忽略的。然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修辞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使得公文的语言也能带有其独特的“生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文的修辞美也使得它更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二、公文的形式美

公文内容美离不开其载体的美,即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内容等)的有规律的组合,同时,又渗透于各类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表现为外在美。公文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特色,不仅在行文格式上有固定要求,而且在基本要素的构成,各部分的先后顺序,甚至习惯用语等都有统一规范,虽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毕竟有限。公文所体现的单纯的形式美表现一是公文文面的严肃、齐整之美。公文的格式、文面,既是公文的外貌,又是公文发挥其作用的外在标识,是公文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在形式上的具体表现,是构成公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公文的格式、文面,是由公文的用纸规格和排印、字体和字号、数据项目与书面式样等内容构成的,为了与公务活动的严肃场合相适应,确保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以充分发挥行政效力,公文在用纸的规格、排印的方式、字体字号、数据项目和书面式样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公文文面的齐整之美,要求在外观上能给人和谐的美感,并能够让受文者肃然起敬。同时,公文结构的规范性也是形式美的体现之一。公文具有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程式化的结构,这种程式化的结构,一方面使公文的制作更加规范、简便,更便于表达;另一方面使受文者更易于理解、领会公文意图,充分发挥公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是公文形式美形成的两大主要方面。

三、公文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它是人工创造的美,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和一定阶段、阶层利益为目的,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实用性,不仅直接体现了人的需要,而且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各种法规,施行各种管理措施,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反映了社会的生活实践、精神面貌和道德风范。因此,公文内容体现了鲜明的社会美。

其次,公文显示出人们规范社会、改造社会的力量。一般而言,人们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设计自己的社会活动,去规范社会、管理社会,使社会有序地运行和发展,而公文正是这种设计的体现。一系列改革、管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政策,往往都是通过命令、决定、规定、办法等大量的公文发布和实施来实现的。正因为公文有这样的功能,它才会成为人们交际和管理的工具。事实上,每当发布一份公文,它都会对一定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社会美可以说是公文与现实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美学特征,迎合了现实社会的各种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公文的美学特征为公文本身的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平台,使公文更具有实用性和法定性,更好地服务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在传统认知之外的公文美学,改变了社会上对公文的普遍既定观念,公文写作也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1]杨文丰.高职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伟.应用写作.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3]刘勰.文心雕龙.

[4]周安华.公共关系写作.北京:线装书局,2001.

猜你喜欢

公务活动美学语言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公务活动中应高度重视“函”的使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纯白美学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