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赎罪》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2014-03-06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赎罪

张 焱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浅析《赎罪》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张 焱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2007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赎罪》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导演乔﹒怀特以他独特的领悟和别出心裁,将他最感兴趣的“人的面孔“与“人的情感”技巧性地表现出来,打破了传统影片擅长讲故事、调动观众抽象思维能力去破解影片意义与价值的格局,从而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自由感受的向度。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对比来探究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赎罪》 电影与小说 改编

一部电影的成功,不能不谈到其优秀的电影剧本。近年来,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已然成为热潮,影片《赎罪》便是其中一个完美的范例。这部由乔﹒怀特导演的电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赎罪》,这也是乔﹒怀特与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继改编《傲慢与偏见》之后的再度合作。

电影《赎罪》并没有完全严密地紧扣着小说的步调,其中导演有意地融入了自己的见识和想法,不仅改变了小说一贯的缓慢悠然的叙述节奏、基调和叙述视角,同时也整合或删除了小说含混复杂的主题,使得电影同小说一样血肉丰满、震撼人心。

一、叙述视角

小说《赎罪》除了尾声变为第一人称的显身叙述,交代了这盘亘64年的错综复杂,每一章都是以一个主要或次要人物的限制性视角为主,通过打乱时序,不断地切换叙述视角来重复同一事件,深入不同人物的内心进行“窥秘”,探索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在真实与虚构、谎言和误解中,全面地建构起小说文本。采用这种限制性视角易于描写出人物的个人感受,通过呈现貌似真实的细节和不容置喙的真相,给读者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与忧虑。小说中塞西莉亚和罗比在水池边发生争执的这一场景,先从塞西莉亚的视角写出了事情的原委,从容不迫的叙述让读者深信其字里行间的严密逻辑。接着就隔章从布里奥妮的视角来写,她老于世故的愿望那个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她产生了误解,埋下了怀疑和愤怒的种子,也让读者对以后要发生的不幸产生了预感。又例如,塞西莉亚和罗比在藏书室的激情一幕,小说选择先让布里奥妮的限制性视角作陌生化的观感,而后再由罗比这个主要人物的有限视角来做详细的说明。通过这两次误解,让人心中产生无限的遗憾与痛心。

而电影在处理这些片段时,抛开了自我意识的单维演绎,在影片中建构起三种叙述角度。第一种视角是童年布里奥妮的有限视角,这是一个极富主观性的视角,与她的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相契合,渗透着色彩斑斓的幻想、揣度和猜测。因为双胞胎和表姐罗拉带给她的“难堪”,她一个人生着闷气回到房间,却无意中透过玻璃窗窥见了喷泉旁的罗比和姐姐。她只能看见罗比挥舞着双手,而姐姐脱掉了衣服,她无法判别他们脸上的表情,更无法听见两人的交谈,在她稚嫩脆弱而又异常顽固的认知里,罗比似乎主导着这一切,她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只是有一种非常恐慌的预感,当她再一次回转身时,姐姐已近乎赤裸地站在罗比面前。而在藏书室里的那一幕,更是将布里奥妮这一有限视角的主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先是地板上那枚熠熠闪光的钻石头花引起了布里奥妮的注意,当她拾起这枚头花,顺着一缕从门缝中透出来的幽光而走进藏书室时,她看到了惊人的一幕,而这一幕又是多么令她惊慌失措啊!罗比看上去是那么的狂野巨大,而塞西莉亚双肩裸露,又是如此虚弱无力。她像是一只羔羊,只能无助地承受着这暴风骤雨,只能无声地期待着未知的救赎。她不仅是走入了由于自己的误解而产生的阴谋里,同时也将两个无辜的人一同卷进了这个漩涡里。镜头一次又一次地推至布里奥妮面前,让观众看到她困惑、不安、忧虑和恐惧的眼神,感受到她不解、紧张、愤怒以及悲伤的心情,跟着她一起失落、一起怨恨、一起同情,并且试图救赎。

第二重视角是全知视角,它不仅作为现实延展了整个故事的线索和逻辑,也是导演和观众相互间达成的一个默契,沿着它的提示和脉络洞穿了事件的真相。通过布里奥妮的视角所看到的罗比和塞西莉亚在水池边和藏书室中的那两幕场景,影片分别对其采用了闪回的处理方式,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让观众明白了水池旁发生的一幕是一对有情人在爱情初始阶段的忸怩、暧昧以及夹杂着焦虑的凌乱,而在藏书里里,在布里奥妮看来是侵犯暴力的场景,实则是罗比和姐姐之间爱情的升华,是肉体的碰撞和心灵的坦诚。这一重视角与童年布里奥妮的视角切割着观众的感受,将观众从布里奥妮的误解的迷雾中拽扯出来,置身于另一种感受维度里,静观布里奥妮的误解和谎言是如何一步步摧毁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生活,将一朵尚未开放的爱情之花过早地扼杀在了灾难的狂风暴雨里。与此同时,这一视角也贯穿在长大成年的布里奥妮的内心世界中,成为她延续一生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对医院繁重工作的坚持,还是她从未停息的对写作的热情;她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藉以摆脱“罪”的困扰。通过这一视角,观众可以感受到布里奥妮内心的懊悔、挣扎和痛苦。

而第三重视角则是老年布里奥妮写作的故事《赎罪》这一视角,这是一个虚拟的视角。童年的布里奥妮由于想象而歪曲了事实,破坏了姐姐和罗比正常的生活秩序,于是老年的布里奥妮则尝试通过写作,通过想象来弥补现实,救赎自己。她在自传小说《赎罪》中虚构出与姐姐和解的那一幕,虚构出姐姐与罗比的重逢以及日后幸福的结局。现实虽然残酷,但想象却可以冲淡现实带来的伤痛,作为一种补偿来完成心灵一生的救赎,让观众感受到希望。

二、主题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围绕着“罪”展开的叙述,“罪”是小说文本和影片的关键词,是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它们的核心主题。

赎罪。什么“罪”?谁犯“罪”?又如何赎“罪”?

小说和电影都不加掩饰地表现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悲剧以及对战争的无情控诉。从最浅的层次来看,犯“罪”的是童年的布里奥妮。她曾经爱恋罗比,无论是她跳水求救的那个玩笑,还是她向罗比勇敢的告白,观众都可以洞悉这一点。然而这种单纯美好的爱恋却在一个燥热的夏天演变成了恐惧和憎恶,背叛与愤怒。13岁的布里奥妮正在经历着从孩童向少女的转变,她的身上既有孩童的稚嫩、天真,又有少女的敏感和纤细,而热衷写作、耽于幻想更加重了她内心的复杂和多疑,她那诡谲变换、跃动不已的想象困扰了她对真相的感知与判断。于是罗比和姐姐之间的暧昧难言的气氛增添了“控制”和“侵犯”的意味,原本亲切、熟悉的罗比变成了陌生、恐怖的人物,而那封送错的信件上的某个字眼,更是让布里奥妮为他定下了“色情狂”这个精炼而又充满“医学诊断”分量的名号。尽管她并没有看清湖边犯案的那个一闪而过的人影,但她毫不犹豫地指认了罗比。老于世故的愿望和所谓深切的拯救心理,让布里奥妮编织了自以为真实的谎言,阻断了罗比和姐姐的爱情,将罗比送进了监狱,更将他推向了战场,于是就引出了战争的“罪”。

如果说布里奥妮的谎言改变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命运,摧毁了他们的爱情,那么,战争的谎言便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家庭,留给人们难以抚平的永恒创伤。布里奥妮编织了一个小谎言,破坏了姐姐和罗比两个人的生活秩序,而战争则是编织了一个涉及广袤空间、众多人群的大谎言,它成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主宰,它掩埋了那些鲜活的血肉之躯,吞没了所有琐屑微小的生活。战争之“罪”在于它远非官方宣称的那样崇高和伟大,它不过是某些利益集团和大资产家打着正义的旗号而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它将对土地、金钱、权势的欲望凌驾于众多无辜的生命之上。在它的阴影之下,人们丧失的不仅是生命、自由、秩序,还有身份和尊严;所谓的士气鼓舞,节节胜利,不过是苍白、荒谬的美化,千千万万的人受到了欺骗,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和心灵回家时,等待他们的不是鲜花和光明,而是无尽的失望与渺茫,而罗比和他的伙伴,亦不过是这千万千万中的一个,两个。

影片捕捉到了小说试图想要表达的这二重主题,但却没有一味地停留于道德说教的层面,通过诉诸感受的形式,更揭露出了小说的另二重主题。

影片中的表姐罗拉因家庭变故而暂时借住在姨妈艾米莉家中,她那没有责任心的母亲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抛弃了家庭、丈夫和孩子,和情人远走异国。从这个角度来看,罗拉是“受害者”,但无论是小说的叙述,还是影片呈现出来的感受力,都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个女孩在“抢风头方面是不甘人后的”,更可以说,罗拉和她的母亲一样,都是极度自私的。布里奥妮在湖边撞见了她和马歇尔﹒保罗的苟合,她趁着夜色,掩护马歇尔逃走,把自己定位成无辜的被强暴了的少女,不仅狡猾地推卸掉自己不贞的罪孽,还煽动了不知情理的布里奥妮去诬告罗比。罗比被送进了监狱,被推向了战场,最终没能回来;而罗拉却与马歇尔结为夫妇。布里奥妮受邀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并且醒悟了当年的真相。她本以为他们结婚的教堂会是一座 “罪恶累累的哥特式大教堂”,但是看到的却是一座“结构优美的砖石库房”,就像一座希腊神庙,当阳光透过天窗照射进来洒落在罗拉脸上时,看起来是那么肃穆圣洁,毫无瑕疵。马歇尔夫妇拥有罪恶的人性却依然得到好报,罗比的善良、热忱却遭受了残酷的磨难,善恶的颠倒混淆造成了命运的错位与不公,这也是小说或是影片借以传达的另一重“罪“。

小说《赎罪》在开篇引用了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的一段话:“你要牢记我们是英国人,我们是基督徒啊……我们所受的教育会叫我们犯下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吗?我们的法律会默许这样的暴行吗?”在教育和文明的粉饰之下,人人似乎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或优雅高贵的小姐,人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尊崇着对上帝的信仰,在法律的指引下,恪守着严肃的秩序。可是《赎罪》以故事内容本身对这一言论做出了有力的反击,让看似完美的谎言变得苍白无力,事实上,正是在这文明的国度里,恶人的暴行得到逃脱,被法律遗忘,而无辜的人却遭受着不白之冤,而那些自诩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却只是冷眼旁观。当历经了生死劫难,罗比在黑暗的地下室里思考到:“这年代什么叫有罪呢?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每个人又都是无罪……”正像罗比所思考的那样,人们每天都在目睹着彼此间犯下的罪过而缄默不语。也许你未曾杀人,但是你却对那些犯下的罪行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样一来,罪恶就变得难以界定了。有罪的自是不必多说,无罪的也因为对罪恶的漠视而同样犯下了罪。罪恶不计其数,罪恶似乎不能“赎”了。为了缓解这种罪无可赦、罪不能赎的压抑和沉重,小说中的布里奥妮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友善的想象和虚构,她掩去了罗比和姐姐在战争中死亡的事实,虚构了姐姐和恋人的幸福结局,尽管小说在最后道出了真相,但仍然给读者留下了希望。

导演乔·怀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拍 《傲慢与偏见》之前,我从未拍过任何有完美结局的电影。也是拍摄那部电影的时候,我才开始有这些周全的考虑,因为我感觉设定一个大团圆结局将更卖座。”而导演在处理上述情节时,不仅虚构出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重逢和快乐的生活,并在片尾通过新闻采访的形式让老年的布里奥妮道出了事实,而且在影片的最后还设想了一组塞西莉亚和罗比在海边的镜头。镜头中,晶莹的浪花如蝴蝶翩飞,塞西莉亚和罗比在温暖的阳光中拥抱,欢笑,在海边并肩而行。如果说小说中的的虚构,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那么这最后一组镜头,便是导演的最后一大善行。罗比和塞西莉亚依然活着,依然相爱,而且他们的爱,生生不息,至此,这个结局“虽不完满但已然接近完美”。对于叙述者而言,尽管叙述者虚构出故事,试图通过文字的想象来恢复从前被破坏的正常秩序,但她在最后仍然承认了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她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是会宽恕她的,“赎罪”对于她而言,是一项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而电影跳出了小说的限制,凌驾于其上,通过这一组镜头,通过这个想象的美好结局,使得整个故事叙述具有了疗伤的力量和爱的勇气,而这正是《赎罪》真正意欲表现出来的主题。

三、多种电影元素对小说的呈现或强化

影片《赎罪》不仅从主题上对原小说进行了升华,还调动了多种电影表现形式,通过色彩、光线、节奏、音响、长镜头、蒙太奇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1.节奏

从电影一开始,在打字声中跳出了片名,然后声画合一,出现了童年布里奥妮敲打字机的场面。在之后的多个场景中,打字声作为无声源效果声音,像敲击的节奏点,或是渲染了布里奥妮内心的紧张,或是营造了悬疑的氛围。

2.长镜头与色彩

敦刻尔克海滩大撤退的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是导演的极其用心之作,其场面调度中的人有受伤的士兵,醉酒的士兵,玩耍的士兵,齐唱圣歌的士兵,还有相依偎的平民,等等与布景例如破烂的摩天楼,旋转木马,大帆船等展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大场面。而画面色彩是暗色调,渲染了士兵们内心的痛苦与无望之感。这一长镜头以宏大的全知视角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抒发了对和平的向往。电影通过视听元素对小说中原有故事的突出强化,使整个故事的意义不致断裂并显得清晰有条理。

3.蒙太奇

(1)平行交叉蒙太奇

在聚餐前,塞西莉娅在自己凌乱的房间烦躁地换衣服、化妆,而与此同时,罗比在自己的小屋里一遍遍地改正措辞,在打字机前给塞西莉娅写道歉信。电影在刻画这一情节时使用了一段平行交叉蒙太奇,镜头在罗比和塞西莉亚之间不断切换,而连接两个场景的关键要素,是罗比在唱机上播放的那段男女声美声合唱的音乐。唱机里男声对应罗比的场景,女声则对应塞西莉娅的场景,高亢深情的歌声暗示出二人心中涌动的激情。在最后男女声合二为一,同时也就实现了两个场景的相融合。在这一段华丽的蒙太奇中,通过白天户外透入的明亮且柔和的太阳光线,和香烟烟雾缭绕造成的朦胧,以及反射镜头的多次调动,创造出一种似梦似幻、华美明丽的画面效果,表现了塞西利亚和罗比之间爱情的觉醒。

(2)心理蒙太奇

电影中罗比在最后撤退之时体力难以支撑,产生了精神幻觉,他仿佛能感觉的到母亲正在笑盈盈地为他洗脚,又好像他独自走向一片火红的花地深处。在这里,电影运用了心理蒙太奇,来暗示罗比的身体状态已经濒临崩溃。那红色绚烂的画面,正是象征着生命不断流逝的罗比所拥有的美丽、热情的灵魂。

4.老电影的插入

这是讲述二战前的一段爱情故事的黑白片老电影。它的插入犹如小说中插入小说一样,是一种互文性手法。在这里的运用,既强调了其时代感,也渲染了战时的感伤氛围。老电影中的爱情悲剧又暗示了现实中罗比与塞西莉娅的爱情也将因战争而悲剧收场。在一片狼藉的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小酒馆居然还会放着当时流行的电影。这一场景设置的合理性值得怀疑,但插入老电影这一艺术手法,恰好暗示了电影这一媒介有异于其他艺术媒介的独特性。

5.新闻影像的插入

在国外,敦刻尔克大撤退被说成是一场胜利;在国内,女王会见巧克力大王马歇尔夫妇。这里既浓缩地表现了罗拉与马歇尔的婚事启开了布里奥妮对当年真相的觉悟,又暗讽了电视新闻这一传媒的虚伪和意识形态性。战争与命运都是可笑,又捉弄人的。电影因为弱化了罗拉的命运这一条线,而大大减少了对命运无常的刻画。但即使如此,这段影像依然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切实讽刺与哀。

6.新闻采访

影片在快要结束之时制造了一个讲述场面,主人公布里奥妮以白发苍苍、耄耋之年的形象再次出现,她从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一下子变为一个老妇人,直接就给人以岁月沧桑之感。这是电影视觉上的直观性带来的好处。但演播厅的新闻采访这一场面设计,有着十足的当代口吻,缺少了一种岁月的古朴沉淀。相比之下,小说的结尾讲述布里奥妮回到童年老宅参加家庭聚会,历经64年,《阿拉贝拉的磨难》重排上演,她在感慨中追忆往事,道出真相。这样的结尾与故事开头有了照应,具有一种田园式的浪漫氛围。

四、结语

小说《赎罪》以文字的线性和缓慢悠游的叙述节奏去引领读者探索叙述者无边浩瀚的心路历程,在字里行间感受无声的诉求,体会那种赎罪的渴切和对绝望的抗衡,完成了叙述意义上的赎罪。而电影则是让观众在这一静一动、或明或暗的起伏变化里,不停地调动着各种感官,使观众不仅得到了理性思维的满足,同时也获得了更自由、深刻的认知,完成了叙述意义和心理期待层面上的双重“赎罪”。

[1]万丽娅.电影《赎罪》的多重叙事悖论与叙事张力[J].外国电影评论,2013(14):60-62.

[2]黄一畅.电影改编叙事缺失了什么?——从麦克尤恩的《赎罪》说起[J].外语教学,2012(5):82-85.

[3]刘丹凌.一个人的战争——评新感受力影片《赎罪》[J].电影文学,2008(23):19-21.

[4]徐晨.音乐中的救赎——电影《赎罪》音乐解读[J].当代电影,2010(9):128-132.

[5]杜维平,高一琼.麦克尤恩的自由过度——论《赎罪》的陌生化叙事结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0-63.

猜你喜欢

赎罪
《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对话”
用精神分析法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