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失败权威对话——探寻菲茨杰拉德文字背后的积极追寻精神

2014-03-06秦祥涛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盖茨时代

秦祥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法国著名文学家安德烈·莫洛瓦曾说:“一个人试图以文学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需要的愿望源自他对生活的不善调协或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他因无法诉诸于别的行动而将一腔怨愤倾注于笔端。”[1]2如果问哪位作家能在其作品中高度戏剧化地表现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同时也具体入微地浓缩了一代人的欢乐与悲哀,这个人便是菲茨杰拉德——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特征的旷世奇才。

国内不少研究者常将菲茨杰拉德定性为 “失败”的典型,并以“迷惘”、“美国梦”、“幻灭”、“悲剧”等词来予以佐证。他们认为菲茨杰拉德代言了“爵士时代”,时代赋予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肆意的欢乐和享受过后,最终以失败收尾。笔者以为,这种宏观的形象概括不仅抹杀了菲茨杰拉德作为“编年史家”、“桂冠诗人”对“美国梦”深刻描摹的历史作用,也忽视了他在时代的泥沼中所作出的个人努力以及他在小说中构筑的美好文本理想。他用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才华陪伴着一个时代的成长与毁灭,解析他文字背后隐匿的积极追寻精神,才能认识到这位旷世奇才的伟大。

一、“失败”的主题

有人曾把菲茨杰拉德比作果戈里《肖像》中的那位画家,称他像那位画家一样抵挡不住名利的诱惑,走捷径,在物欲的享受中挥霍了自己的才华,“他的一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美国式的一生,在虚幻的成功中充斥着失败阴影”[2]129。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允的,只看到菲茨杰拉德一生的外在表现,而未深入到他文字的内核。菲茨杰拉德曾在给自己女儿的信中说:“我不是个伟大的人,但是我的天才有一种无私的客观性质,我一小块一小块地牺牲它,为了保存它的基本价值。这有一种史诗式的庄严。”[3]131他的小说如实地描绘了美国年轻的一代面对“美国梦”幻灭时所表现出的迷惘、失落和悲哀的情绪,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精神苦闷而又焦躁不安的失衡心态,生动展现了美国社会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全景式画面。然而,他的伟大远不止于此。

菲茨杰拉德小说突出的魅力在于,他敢于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爱情、幸福的深刻理解和分析都融合在了作品里,并用“失败”的主题诠释它们,从他的小说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浓郁的现实主义的生活气息,又可以感觉出浪漫主义的神秘气氛”[4]380。小说的主人公都在虚伪、奸诈的社会中走向失败,走向毁灭,然而菲茨杰拉德却将这种“失败”描写得让人为之动容,让读者从中感悟到欢欣鼓舞的力量。从他的成名作《人间天堂》,到最后一部未竟之作《末代大亨的情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和那个时代所有的青年一样,在为“美国梦”唱一曲无尽挽歌的同时,又投身到认识自我、认识时代的追求道路上。因此,尽管“失败”一词笼罩着菲茨杰拉德的生活和小说创作,但“在任何情况下,菲茨杰拉德都不能算是绝对的失败”[5],他是一位敢于正视现实生活的作家。菲茨杰拉德非但不是“失败者”,反而是时代的受害者、感受者,如同盖茨比之流在美国纷繁多彩的“美国梦”中陨灭的众多青年之一。从表面上看,菲茨杰拉德如很多批评家所言那样,是“失败”的典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地清晰和明显”,但从深层次的文本研读去理解,他“敢于用这种失败作为他所有作品持续的主题”[6]。

有意思的是,菲茨杰拉德对自己早就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与海明威断绝关系后,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在与失败的权威对话,欧内斯特在与成功的权威对话。我们将永远不会再面对面地坐在同一张餐桌上了。”[7]593与同时代的海明威写“硬的”虚无感相比,国内一些评论者认为菲茨杰拉德写的是一种“软的”幻灭感,即“人的尊严如何最终走向虚无和毁灭”[8]130。其实不然,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在与自己、与妻子、与生活、与时代作着激烈的搏斗,他曾在一篇名为《我是谁,为什么?》的文章中这样说:“我的一生就是斗争的史诗,就是在不断力图写作和阻碍自己的现实中穿梭。”自从第一部作品《人间天堂》大获成功、获得金钱和娇妻后,他就一直在积极思考“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并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面对时代的历史现状,面对金钱及残酷现实的拷问,菲茨杰拉德一直在探寻“美国梦”背后的出路。

二、“失败”的隐喻

纵观菲茨杰拉德的五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无不在悲惨的局面里失败,如盖茨比被黛茜、布坎农设计陷害死去、迪克远离城市在不知名小镇孤独终老。所有故事的结局,都如菲茨杰拉德在《美与孽》中的预言一样落下帷幕,唯有菲茨杰拉德还在苦苦思索故事背后的意义。《人间天堂》中描绘了一个奇异的时代,是读者认识二十年代美国生活的绝佳材料。在喧嚣的时代里,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一个尚未成熟、略显稚嫩的主人公艾默里,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磨砺,拼命追求理想的“人间天堂”,而留给他的只有怅惘和哀伤。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认识后期菲茨杰拉德文学创作的一个基调,是菲茨杰拉德积极追寻的前奏。《美与孽》中,男女主人公没有任何生活的条理,常常沉溺在放荡不羁的狂欢作乐中,自始至终都没有采取过一次严肃认真的行动。但读完后,读者便能感觉他们是具有“理性”的人。相比之下,它可以算作完完全全的“失败”典范,安东尼的颓废表演让读者直摇头,因为这个时代并无任何道德抉择可言。它留给读者这样一个印象:“在如此杂乱无序的文明社会里,最理智、最体面的出路便是逃离现实社会的桎梏而去及时行乐。 ”[9]12

在前两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德的确显现出“迷惘”的表征,但原因在于:作者试图和小说主人公“重合”,因为没有任何内部的准则将他们分开,他们经历同样的时代气氛、情感和道德。但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始,菲茨杰拉德实现了“分离”,已经能够把自己从时代的氛围里解脱出来,了解大众的心理,也更加理智和负责地担任小说的叙述人——变成浪漫的、怀揣梦想的作家,或者是圣保罗和普林斯顿出来的青年,或者是传说中的杰伊·盖茨比。所以,盖茨比绝非仅仅是“美国梦”虚幻本质的象征,菲茨杰拉德赋予了他更多的内涵:他成为作者的化身,致力于揭露那庸俗且华而不实的文化。作品说的不仅是盖茨比的故事,也是“失败”的故事,是有关青春如何抉择现实与梦想,知晓生活的需求和它的实际给予的叙述;它同时也不仅是叙述者尼克的故事,而是一个成功的超越,它试图将二十年代悲惨的、危险的因素转化为同情的、平静的感受。威廉·特洛伊在一篇名为《菲茨杰拉德:失败的权威》中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个记录从青年迷惑走向成熟的艰苦通道。”[10]

及至《夜色温柔》、《末代大亨的情缘》,菲茨杰拉德便逐步加深“失败”的隐喻意义,迪克悲惨的命运以及他对自己的忏悔是向世人和未来发出的沉痛箴言,与其说它是一个主观悲剧,不如说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施塔尔是菲茨杰拉德笔下的英雄,他的“失败”蕴含着一种“最终也无可奈何的悲哀与讽刺”,作者试图用一种从成功走向失败,即英雄的毁灭来表达一种斗争的意识,象征着一种“伊卡洛斯飞向灾难”的神话式警告。

三、“失败”的崇高

菲茨杰拉德一生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感,他的生活赋予了他写作的反面教材,而他却依旧能保持心灵的真诚,如《美与孽》中的安东尼即便在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之际,仍然敢对布洛克曼大打出手。菲茨杰拉德对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细细研读他的文字,便可窥见一个时代的面貌、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出版《菲茨杰拉德文集》九卷本的编辑黄昱宁曾说:“数年后,当我和同事龚容定下做一套国内规模最大、材料最全的‘菲茨杰拉德文集’时,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人与时代’。”[11]无论菲茨杰拉德是成名后纵乐享受还是失意后潦倒困顿,他始终清醒地审视这个时代,他的文字承载了这样一个美好愿望:他渴望能过上普通人想象出的真实美好的生活。如同盖茨比一样,他也“对未来的生活具有高度的敏感”,他深切地感受到这个时代只有富人才能有美梦的机会,而芸芸众生根本是无望的。这就是“美国梦”的现实。这个词,由于政治上的过度滥用和商业上的炒作,如今已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空洞的笑谈。它与菲茨杰拉德紧紧地拴在一起,但很少人能从中剖析出积极的追寻意义。

正如“美国梦”曾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一样,菲茨杰拉德一直试图将这种积极的追寻意义传达给那些正在寻找自我道路上的美国青年。所谓“美国梦”,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也是一种欲望。人们认为,在这块充满财富和机会的土地上,只要遵循一组明确的行为准则,就能够实现物质的成功。这组行为准则在富兰克林、杰斐逊、卡耐基等人的言行中都有所体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它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促使人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实现梦中设定的目标,去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它可以超越历史,使人脱离沉沦,走出困境,忘却腐朽的过去,去争取真正的自由。这也正是菲茨杰拉德作品在“失败”氛围外显示出的独特内涵。在《菲茨杰拉德研究》中,吴建国用了一段很诗意的文字来概括这种魅力:“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只有菲茨杰拉德最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一具有浪漫色彩的美国理想: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充满希望的金色的早晨,一切美好的未来,一切年轻而又浪漫的追求目标都在向人们招手,等待人们用英雄般的壮举去实现它。”[12]347如若认识不到这一点,自然就难以看到菲茨杰拉德文字背后积极的追寻精神。

笔者以为,菲茨杰拉德之所以代表了那个年代,正是因为他首先成为了自我的代表——洞察并如实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菲茨杰拉德通过笔下的人物,将个人生活与客观世界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他文字的无穷魅力 “源自于他那使‘个人意识和外部世界’、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的‘第一流的才智’”[13]。因此,如果我们单从时代角度去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难免成为“资产阶级的推销员”,“失败”的那种崇高感自然消失殆尽,而盖茨比之流也不可避免地沦为追求物质的“美国梦”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典型。

四、结语

如果非要说菲茨杰拉德是失败的,那么唯一的原因便是:他一生坚守着如盖茨比那般“柏拉图”理念的信仰,他太需要用心去解读这个时代。他以及他笔下人物的“失败”只能算是他高尚精神的一点瑕疵。这是他能够与海明威、福克纳并驾齐驱成为大文豪的资本,也是他留给美国青年和年轻作家最宝贵的财富。他在人生最后几年曾这样勉励自己:“人生,十年前的人生,大体上是件私事。我必须在‘努力无用’和‘务必奋斗’这两种感觉之间保持平衡;明明相信失败在所难免,却又决心非‘成功’不可——不仅如此,还有往昔的不散阴魂与未来的高远憧憬之间的矛盾。”[14]91

相比于同时代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责任,敢于将自身的不足与时代的弊端联系在一起,并怀着美好的憧憬在自己的文本中建立一个理想精神家园。正如他在小说中预言的那般,正如果戈里《肖像》里的那位画家一样,在人生后期以出卖才华赚取财富,生活潦倒不堪,“失败”几乎不可避免,但关键在于菲茨杰拉德承认了“失败”并努力剖析“失败”,像威廉·特洛伊说的“他仅有的力量,就是意识到了这样的事实”[15]。

[1]Matthew J.Broccoli.Some Sort of Epic Grandeur[M].New York:Carroll&Graf Publishers,1993.

[2][8]汪介之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查尔斯·显恩.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林以亮译.见威廉·范·俄康纳编.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M].三联书店,1988.

[4][12]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6][10][15]William Troy.Scott Fitzgerald—the Authority of Failure[J].From Accent(Autumn 1945).

[7]吴富恒等主编.美国作家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9]Harold Bloom,ed.Modern Critical Views on F.Scott Fitzgerald[M].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5.

[11]黄昱宁.推开菲茨杰拉德之门[J].编辑学刊,2013(4).

[13]霍华德·沃尔夫.菲兹杰拉德与自我的曙光[J].田青雁译.外国文学动态,1996(1).

[14]菲茨杰拉德.黄昱宁,包慧怡译.崩溃[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菲茨杰拉德盖茨时代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认真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学英语,从听开始:《了不起的盖茨比》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