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05张文蔚张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张文蔚+张蕊

摘要: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涵。《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门专业特色主干课,课程建设涵盖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09-02

一、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高职院校正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而实训课程在此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课程是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训课。实践教学建设涵盖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等多方面,下面就本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建设目标

《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实践教学建设目标是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及知识水平,围绕岗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掘现有技术潜力,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与调整集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课程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实训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通过课程建设,增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凝聚力,提升专业团队的协作水平,狠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质量工程建设。通过教学试验、教材试用,总结经验,构建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具有创新思路的课程体系。为课程编制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辅助资料,规范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成为实践教学的典范。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教学情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实践教学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建设的最根本任务之一。

作为一名合格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能够以敬业精神、优良作风感召学生,以个人的意志品质、协作能力影响学生,用一颗爱心、耐心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精通理论、熟练实践,具备“双师”素质,理论联系实践,突出应用,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还应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重视教学研究,能够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调控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对培养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研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成功的经验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习,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在职进修、教学研讨、老教师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学习,提高业务;加强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安排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加强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科研项目、参编实践指导教材等。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课程以物料分拣、机械手搬运、物料存储入库为主线,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以典型自动控制流水线为载体,开展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形成爱岗敬业、合作进取的职业素养,树立安全文明的作业意识;训练学生具备对由PLC、变频器、旋转编码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气动电磁阀、传感器等常用电气装置的安装、调试,及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组合使用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创新思维、科学工作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组织从任务布置、知识链接、任务分解与训练、课题小结与考核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出发,建设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训练体系。在每个任务中,首先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任务中涉及的各个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感性认识,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有针对性地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课程内容设置与安排基于专业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学知识、练技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

(三)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展教学活动所受到的所有外部条件及其影响的总和。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投入不断,无论是公办还是私立的职业院校在教学环境的硬件方面都有很大改善。教学环境的软件方面则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环境建设是课程建设的物质保障。在校内实训中心建立专门的物料分拣自动控制系统装调流水线实训车间,探索实践“车间教学”组织模式,为职业教育大班制实际情况下开展项目教学出思路、出方案、出成果。开展本课程校内生产性实训研究,形成一套包括学生(或准员工)的管理办法、教师(或车间主任)的管理指导办法和现场管理程序等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先进的现代化设计软件,贴近工程实践,基于AUTOMATION STUDIO的自动化设计平台,建立伪三维的课题资源库,让教学方式、教学途径更为生动、直观,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并富有成效。做好教材建设,把握专业技术、行业工艺发展脉搏,针对课程教学收集相关资料,以就业为导向,开发、调整项目内容。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编写质量高、有特色的实训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着力点在于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形式,讲练结合,开展多层次实训、现场体验式教学、学生科技创新等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上,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结合先进的现代化设计软件等,贴近工程实践,运用AUTOMATION STUDIO自动化设计平台开展实训项目,在原有验证型课题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型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结语

做好课程建设,需要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与时俱进地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软硬皆佳的教学环境。面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更要不畏艰辛、开拓创新,探索和实践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小萍,朱民.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与制造技能培训刍议[J].职教论坛,2012,(35).

[2]王斌.关于《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1,(2).

[3]杨润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5).

作者简介:张文蔚(1978-),女,上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张蕊(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