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探讨

2014-03-05吴娅妮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反思

摘要:绘画基础课程我们又称为造型课程,是设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包含了素描、色彩等基础教学内容,此课程是设计类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为必修课程,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在设计类课程中绘画造型基础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体会课题设置的深刻含义,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运用学习的绘画基础能力达到深入理解设计中整体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整个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关键目的所在。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进行了一定探讨。

关键词:绘画基础;反思;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5-02

一、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绘画基础课程我们又称为造型课程,是设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包含了素描、色彩等基础教学内容,此课程是设计类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为必修课程,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

在造型基础课程中,学生首先要掌握的知识是造型知识问题。面对造型基础课程,我们开发了新型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静物或人物的描绘;也不似传统绘画表现技法及表现方式,而是采用课题的研究方式,进行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我们在造型基础课程中设置了不同的课题,每个课题都会解决绘画基础造型中的相应不同问题。但是解决造型问题并不是设计类学科开设造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在解决基础造型问题的同时开发设计类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及对设计题材更好的理解力,这才是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

二、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面对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同样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学生进入一个没有过多先进设备的环境中,能够左右学生思维的恐怕也只有对艺术的理解和热情。虽然受到外界条件的过多限制,但是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却没有受到影响。当学生进入到这样的环境中,处于教师的角度中,此时的学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伙伴、朋友,有的时候甚至是我们教师学习的对象。在不断的、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了解加强了彼此的感情,也让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进一步认识,并让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中进行深刻的探讨,且研究该怎样去解决此类问题。

在设计类造型基础课程中,课堂中很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反馈,从学生的反应中,教师也在不断地思考着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是否合理。首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的课题,这在起初看来是非常完美的。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课题的一些问题学生不很了解,问题就逐渐显露出来了。学生对于快速变化的课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且会迷惑此课题的用意。面对这种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讨,以便建立课题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程的反思

当课程学习进行到中期时,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课题的设置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此课程。怎样去分辨课程的问题所在是此刻所面临的主要事情,以便于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走入到课题学习中来。

此刻对于学生的学习调查是尤为重要的,将学生的学习意愿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这也是我们造型基础课程的宗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教学方式,下面就举个课程中教学的例子: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来制定其分组的情况。每个小组分别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大胆地给出其作品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每个小组的内部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小组内部先完成对于作品的分析探讨,再全班进行共享。在分享的同时,每个小组会挑选一张觉得优点较多的作品在全班进行讲述点评。这样的讲述点评我认为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是有必要的,原因如下。

1.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此课程中已经理解了哪些关于艺术作品的评价。

2.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认识不足之处,或者是对艺术作品的有误的评价。

3.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分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共同学习,而非独立的、封闭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4.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的不足,也就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要去思考的问题,并且去解决的主要教学目标。

四、建立课题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设计类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课题练习中掌握素描、色彩的理论知识并在作品中发挥出创造力的作用,调动学生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趣及能力的提高、加强。

在造型基础课程中,教师常常会为学生提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讲解。在讲解的同时,作为课程的组织者,我会用随机的方式问不同的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有时学生也会主动地提出若干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也往往是出自学生讨论后。这样的讨论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思考和探索,虽有时会与实际的作品意义相背离,但这个过程是值得我们去鼓励的。当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力逐步提升后,他们的绘画能力或绘画方式自然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无疑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除了讲授与互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体会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有时会大于对固定模式的学习,也就是学生对于知识渴求的过程有时是超过真正学习的内容。

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问题,也正是我们课题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除了使学生在课程中体会课题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还需要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方向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学习。观看有特点及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创作视频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学生可以从中提升艺术创作的信心和能力。作为教师也同样是艺术创作者,分享创作心得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

作为教师,我个人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艺术素养为宗旨,而非单一追求课题中作业完成的效果。学习过程中将全面呈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力及参与度,这也将作为我们教学评价的一部分。

在教学评价中,学习过程将占有整个评价过程的重要部分,而每次课程的作业量及呈现效果仅仅是学习过程的体验结果。学生不必过于担忧自己的学习评价,因为整个课题学习过程中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课程学习结束时,教师也会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冷场”的现象和效果。课堂中学生的活跃气氛是进入学习的主要引导点,教学内容是课题的“隐藏”目标。教师会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题学习中的主要目标,加强艺术修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杰,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吕胜中.造型原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邓福星.艺术的发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摇三联书店,2010.

作者简介:吴娅妮(1984-),女,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艺术类绘画。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反思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