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河谷川区设施蔬菜种植模式分析

2014-03-03张晓峰郭景致白丽花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纯收入钢架产值

张晓峰 郭景致 白丽花

陇东河谷川区设施蔬菜种植模式分析

张晓峰 郭景致 白丽花

陇东河谷川区位于甘肃省东部边缘,为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处于其中的灵台县达溪河川区,海拔890~1520m,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适宜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近年来,灵台县大力发展高效、优质蔬菜和观光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目前,该县设施蔬菜栽培仅限于辣椒、黄瓜、番茄、西葫芦及部分叶菜,蔬菜品种少,不能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确定种植品种。同时,现有设施规模和生产水平,仍不能实现蔬菜自给,调入菜数量大。因此,亟需实现生产基地规模化、设施建造科学化、种植模式多样化、产供销一体化。

1 发展现状

灵台县设施蔬菜基本上是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发展,以陇东泾河支流达溪河、黑河河谷川区为重点。设施蔬菜基地分别分布在中台、梁原、新开三个乡镇。中台镇西川(包括水泉、杨村、坷台三村)设施蔬菜基地,有各类日光温室443座,各型钢架大棚3500座;梁原乡官村共有钢架塑料大棚650座;新开乡寺沟村共有钢架大棚150座。2011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左右,总产量1.5万t,以均价3元/kg计算,产值4500万元。2012设施蔬菜种植面积0.32万亩,总产量1.6万t,产值4800万元。至2013年,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0.48万亩,累计建成日光温室443座,搭建大中拱棚4300座,总产量2.4万t,总产值达7 200万元。推广集约化育苗等新技术8项,引进陇椒5号、樱桃番茄等蔬菜新品种12大类85个,每年可实现工厂化育苗550万株,蔬菜自给率达到60%以上。

虽然该县设施蔬菜近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持续扩大,设施蔬菜生产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与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先进技术应用率低、种植模式单调、高附加值蔬菜种植少、产供销一体化程度低、设施类型较为陈旧等突出问题。如二代标准日光温室每亩年产量只有10500kg,而寿光等地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亩产量可达17500kg,差距显著。

2 设施类型

2.1 钢架大棚类型采用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其跨度一般为5~8m,高2.5~3m,长20~50m,面积180~400m2,棚膜使用天水天宝无滴膜。每亩大棚造价2.5万元,使用寿命10年。主要类型有:

1)五连体大棚。长40m,跨度8m×5栋,占地面积0.16hm2。

2)六连体大棚。长40m,跨度8m×6栋,占地面积0.2hm2。

3)中拱棚。长30m,宽8m,占地面积0.03hm2。

4)小拱棚。长24m,宽6m,占地面积0.01hm2。

2.2 日光温室类型

1)标准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2010年共建造20座,位于中台镇杨村。该结构日光温室净跨度8 m,长50m,占地0.04hm2,温室脊高3.5m,后墙总高2.6m,厚度1.37(顶部)~1.7m(底部),后屋面水平投影1.4m,后屋面仰角40°,温室开间3m×4m,后排立柱间距1.8m,造价9万元。

2)改进型连体日光温室。2011年建成4座,位于中台镇杨村。每座占地2亩,该结构日光温室净跨度15m,长90m,温室脊高5.9m,双拱架,拱架间距1.2m,造价约15万元。连体温室的利用空间与传统温室相比,超大空间是一个亮点,其利用面积远大于传统温室。管理方面较传统温室更统一,操作更科学,节约时间,集约化程度高。

3)半地下式日光温室。2012年10月建造110座。该结构温室净跨度8m,长50m,占地0.04 hm2,墙体底部厚度4m,顶部厚度2m,脊高3.9m,后墙高度3.3m(其中地下部分0.8m),拱间距1.2 m,造价8万元。

4)全钢骨架与草砖装配式日光温室。2013年建成24座。该结构日光温室净长度50m,净跨度8.2m,脊高3.9m,后墙高2.8m,无立柱,温室骨架安装在地平之上,不需开挖土方,造价约6万元。

3 主要模式及效益

3.1 钢架大棚蔬菜种植模式(以30m×8m规格中拱棚为统计标准)

1)春辣椒(或番茄)。辣椒1月份育苗,3月底定植,5月下旬开始上市,9月底采收结束。每棚最高产值3020元,最低2200元;每亩产值7250元,扣除生产费用1000元,纯收入6250元。

2)春黄瓜+秋甘蓝(或花椰菜、大白菜、速生萝卜)。辣椒1月份育苗,3月底移栽定植,5月下旬采收上市;秋甘蓝于7月中旬播种,8月底9月初定植,11月上市。每棚最高产值5134元,最低3500元;每亩产值10529元,扣除生产费用1200元,纯收入9329元。

3)春番茄+秋蒜苗。番茄2月中旬育苗,3月底移栽,6月中旬采收上市。蒜苗于8月中旬左右催芽播种,11月上市,每棚最高产值5500元,最低3900元;每亩平均产值11463元,扣除生产费用1200元,纯收入10263元。

4)春甜瓜(或黄瓜)+速生叶菜+秋架豆。春甜瓜或黄瓜于2月份育苗,3月底前定植,6月上旬采收,随后膜下播种速生叶菜,于7月中旬采收。架豆于7月下旬播种,9—10月采收。每棚最高产值9600元,最低7800元;每亩平均产值21219元,扣除生产费用1500元,纯收入19719元。

5)春黄瓜+秋芹菜。黄瓜2月下旬育苗,4月初移栽,5~8月采收。秋延后芹菜7月底催芽播种,10—11月陆续采收。每棚最高产值5400元;最低4230元;每亩平均产值11743元,扣除生产成本1300元,纯收入10443.9元。

6)春辣椒+耐寒性叶菜(菠菜等)。辣椒1月育苗,3月底移栽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上市;耐寒性叶菜10月播种,第二年3月上中旬上市。每棚最高产值4200元,最低3100元;每亩平均产值8902元,扣除生产费用1000元,纯收入7902元。

7)春甘蓝+秋番茄。甘蓝2月上旬育苗,3月中旬移栽,5月中旬开始上市;秋延后番茄5月中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9月中旬上市。每棚最高产值5300元,最低4200元;每亩平均产值13250元,扣除生产成本1300元,纯收入11950元。

3.2 日光温室种植茬口模式(以二代日光温室为统计标准)

1)集约化穴盘育苗。辣椒穴盘育苗从1月中旬开始,2月底前结束。每座温室可置穴盘1680盘,纯收入5680元,每亩产值可达26583元。

2)越冬一大茬黄瓜(或番茄)。黄瓜9月中旬育苗,苗龄35天,10月下旬定植,元旦前后开始采收,春节前后进入产量的高峰期,5月底采收结束。每座温室产值最高达13250元,最低11320元;每亩产值24570元,扣除生产成本1500元,每亩纯收入23070元。

3)早春茬番茄+秋芹菜。番茄11月育苗,第二年2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收;芹菜8月下旬播种,12月开始采收,可收至第二年1月下旬。每棚产值最高达16700元,最低15400元;每亩平均产值30333元,扣除生产成本2500元,纯收入27833元。

4)西甜瓜+春番茄。西甜瓜8月上旬育苗,元旦前后上市,番茄11月中旬育苗,第二年2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至6月底采收。两茬产值29000元,扣除生产费用3200元,亩纯收入25800元。

5)秋番茄+春架豆。番茄7月上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至第二年2月中旬采收;春架豆于1月底播种,4月中旬开始采收至8月底。两茬产值27166元,扣除生产费用1500元,每亩纯收入25666元。

6)秋西芹+集约化育苗+早春茬番茄(或黄瓜)。芹菜8月上旬直播,12月开始采收至第二年1月下旬;集约化育苗从1月中下旬开始,至2月底结束;早春茬番茄2月中旬移栽定植,5—7月采收。三茬每亩产值32900元,扣除生产成本2500元,每亩纯收入30400元。

4 效益分析与模式选择

4.1 效益分析

1)钢架大棚效益分析。钢架大棚设施多茬种植实行两种两收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种植效益。如采用“春大棚架苦瓜+夏秋凉棚青蒜”模式,农户每亩纯收入可达14000元以上。采用三种三收如“春甜瓜+速生叶菜+秋架豆”模式可使钢架大棚生产效益每亩接近20000元。而种植模式单一及模式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2)日光温室效益分析。日光温室采用两种两收茬口模式,每亩纯收入多在25000元以上。采用三种三收茬口模式,如“秋西芹+集约化育苗+早春茬番茄(或黄瓜)”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每亩超过30000元。

4.2 模式选择由上述调查分析可知,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差异明显。日光温室无论二茬种植还是三茬种植均比钢架大棚产量效益高。同样种植三茬蔬菜,塑料大棚的种植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因此,应适当放缓钢架大棚发展速度,逐步扩大日光温室建造规模。种植模式则以实行两种两收为基础,试验推广三种三收等高效益种植模式。

张晓峰,郭景致,白丽花,甘肃省灵台县蔬菜生产办公室,邮编744400。

2013-12-12

猜你喜欢

纯收入钢架产值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基于销轴连接的承力钢架强度校核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