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城县干汊河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2014-02-26武立菊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对策

武立菊

摘 要:该文概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在畜牧养殖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快全镇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对策。主要包括:大力调整畜牧牧业内部结构,重视牲畜品种改良;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等。

关键词:舒城县干汊河镇;畜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32-02

1 干汊河镇畜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镇生猪饲养量达6.05万头,出栏3.95万头,存栏2.38万头,比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6%、8%、3%;肉牛饲养量1.30万头,出栏0.81万头,存栏0.46万头,比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0.7%、0.3%、0.5%;家禽饲养量70.3万羽,出笼47.60万羽,存笼18.10万羽,与2012同期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0.26万t,比2012年同期增长4%。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镇在畜牧业内部畜种结构中,生猪比重过大,牛羊和禽类比重偏低。养殖品种中,良种比例小,低档产品质量不高,竞争较弱。产品结构中,肉类产量过多,蛋产量过少,奶产量甚至没有。

2.2 缺乏畜产品深加工企业 全镇没有一家上规模的肉类加工企业,蓄禽产品只能原产原卖,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较低。畜牧业生产及深加工的产业链还没有良好形成,直接影响到畜禽产品的价值、综合效益及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 发展资金相对短缺 畜牧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其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低,对畜牧业发展投资不足,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农民渴望养殖牛、羊、猪、鸭等,有的养殖场还想再扩大规模,由于缺乏资金,只能到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但散户经济实力大部分都比较差,农村信用联社在发放贷款时散户往往很难找到担保人,从而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此外,信用社贷款高利息,周期短,这对于一般要1a以上才能见成效的畜牧业来说显然是不适用的。

2.4 标准化养殖发展缓慢 由于广大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上还跟不上市场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健康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还没有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我镇虽已成立了一个养猪协会和一个养鸡协会,但由于这2个协会刚刚起步,养殖协会职能还尚未显现,养殖户还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相当脆弱。

2.5 传统养殖模式 规模较小的养殖农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他们只根据自己的情况,怎么方便怎么建场,畜舍简陋,人畜混居;场区选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和检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不能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导致整体效率不高;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标准不高,虽然有些规模养殖场存出栏量上去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废物处理、预防疾病和标准化等,仍有一定的差距;畜禽良种繁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很难保证动物产品的质量;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重视牲畜品种改良 坚持镇畜牧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原则,从实际出发,优化产品结构,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大力发展牛和家禽等行业。要大力发展牛和家禽养殖,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在畜牧业中的比重。二是要重视牲畜品种改良,建立和完善畜牧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发展商品仔猪、雏鸡养殖户、场,以提高全镇畜牧养殖的质量和数量;加大二元良种母猪和二元良种公猪的推广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生猪繁育推广体系;加大黄牛改良力度,推进牛改冷配系统的建设。

3.2 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标准化养殖 一要要争取税收、财政、金融等部门对畜牧养殖企业、大户的扶持。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组织,通过招商引资、内育外联等方式建设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或引导龙头企业与畜牧小区、生产基地建立密切的产销联系。二要加强对生猪和家禽行业协会的指导,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也要培育其它畜牧业合作组织,从而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在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中,以推广沼气为纽带,积极培育畜—沼—菜、畜—沼—茶、畜—沼—粮等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在规模化养殖场、户中,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实现规模养殖场、户粪便排放零污染的目标,使养殖畜禽产业不再污染环境。

3.3 出台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促进畜牧业发展 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设立畜牧业发展基金,用于畜牧业生产,畜牧养殖推广,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开发投资;二是要对购买良种种畜禽实行优惠和补贴;三是政府应做好银信部门工作,以提高对养殖大户的贷款限额,延长贷款期限,保障生产所需的养殖基金;四是建立政府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运销大户以及对养殖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强保险工作,降低养殖风险。在生猪保险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猪保险政策,确保参保率达100%。

3.4 转变养殖方式,加强制度引导 一要转变传统饲养方式。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扩大单元饲养规模,逐步减少散养户,提倡“各有重点、集中连片、你我不同、优势互补”的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并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要严格新建养殖场审批制度。新建养殖场必须经过畜牧部门审核、审批,才能动工建设。凡是场址选择、布局结构、环保条件、饲养规模、技术力量、疫病防控等达不到标准的,一概不允许开工建设。三要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原则。小规模的养殖户要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进入小区、进入市场、进入规模;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环保相结合、与龙头企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花园式、生态化养殖小区,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促使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

3.5 强化技术培训及信息服务 举办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村、入场、入户行动,与村、场、户对接活动。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生产调研,掌握生产第一手资料,收集市场信息,分析价格走势及供求关系,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畜牧业现状对策
映像畜牧业
诊错因 知对策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对策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