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丰镇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4-02-26黄金德朱华翠张恒仕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

黄金德 朱华翠 张恒仕等

摘 要:介绍了安丰镇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适插壮秧,提高栽插质量,加强大田管理,防灾减灾等。

关键词: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安丰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50-02

俗话说“秧好一半稻”。过去几年安丰镇采用泥土育秧,常出现取土难,用工多,秧苗素质不平衡的现象。现在基质育秧技术在我地已经成熟。基质育秧安全性好,提高了出苗率、成苗率、秧苗素质、分蘖率及成穗率,拓宽了秧龄弹性,提高了适栽性,经济实惠,重量轻,能耗低,操作简便。

1 培育适插壮秧

采用塑盘培育适插壮秧。根据移栽期及适宜秧龄计算适宜播种期,我地适宜的播种期5月20日至6月3日。根据基本苗、千粒重等精确计算播种量。一般大田用种量3~3.5kg/667m2。适宜机插的壮秧,一般叶龄3.5叶,株高12~17cm,苗基粗大于2.5mm,不定根数大于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危害,秧龄18~20d,全基质育秧可以放宽到25d。

1.1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田块,按秧大田比例1∶(80~9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10~15d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苗床面宽1.4m,沟宽25cm,沟深15cm,田周围沟宽30cm,深25cm。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铺盘前2d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1.2 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分蘖性中等偏上、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穗型较大的优质品种,如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淮稻5号等。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d,每667m2应用“2mL氰烯菌酯”(恶苗病菌已对“18%盟歼—脒鲜胺和16%恶线灵清”产生了抗药性)药剂浸种48h,浸种后采取日浸夜露的方法,至种子自然破胸露白。

1.3 铺盘和上基质 将秧盘沿秧板长度方向并排对放,盘间紧密铺放,将基质均匀平整地铺放在盘内,使用的育秧基质放盘时将基质抄拌使其蓬松,不可结块装盘(表面更不得出现较大的颗粒,以防播种后种子滑落,发生空塘现象),也不需向基质中添加任何肥料或杀菌剂等农药,基质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

1.4 精量播种 芽谷播种应尽量(不提倡先窨水后播种,以防田间操作困难)提倡喷淋窨足底水,使底土水分饱和,以防止播种后未能及时窨水发生回芽现象。定量播种,粳稻每盘均匀播芽种160~180g,精播匀播,提倡机械播种。

1.5 均匀盖籽 播种后,再轻撒基质盖好种子,盖籽厚度0.8~1㎝(略厚于盖土),刮平并去处多余基质。使用简易播种、覆土机播种、盖籽。

1.6 盖无纺布 播种盖籽后,用幅宽1.6m的无纺布居中覆盖,用土将无纺布四周压实,以保温、保湿、防芽种灼伤。

1.7 清理沟系 播种结束后,清理内沟和围沟,开好排水口。

1.8 苗期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气温维持适温的低限,特别是夜温应取适温的低限管理,以控制幼苗徒长。如播种期早或播种后平均气温低于25℃,应在无纺布上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全苗。二是水浆管理。掌握芽前足水,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严禁水上板面,出苗前当基质表面干燥时,应即时补水。顶土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整个苗期均应保持基质湿润,切不可过度控水导致根系受伤;也不宜水太多,否则,不利于秧苗盘根。

2 提高栽插质量

2.1 耕作准备 在小麦收获后水稻栽插前7d开始整地。先选用大中型秸秆还田机,对小麦秸秆进行还田作业,再选用大中型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旋耕深度15cm左右,然后上水泡田、漫田。整地要做到田平,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表土上烂下实。为防止壅泥,水田整平后需沉实,沙质土沉实1d左右,壤土沉实1~2d,粘土沉实2~3d,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时不陷机,保持薄水机插。

2.2 精确栽插 (1)根据秧苗素质确定合理的栽插期,我的适宜的栽插期6月的上中旬,最迟6月25日栽插结束。(2)调整株行距,本地选用的高速插秧机,行距是固定的30cm,只有调整株距。根据我地合理基本苗要求,适宜株距为12cm,栽1.85万穴/667m2。(3)调节秧爪取秧面积,使栽插穴苗数符合计划栽插苗数,按照6万~7万/667m2基本苗要求,取苗数应掌握在3~5苗,平均4苗。(4)提高安装链箱质量,放松挂链,船头贴地,插深合理均一,控制栽插深度为2.0cm左右有利于高产,栽插过深,活棵慢,分蘖推迟,分蘖节位升高,地下节间伸长,群体穗数严重不足;栽插过浅,容易造成漂秧。(5)田间水深要适宜。水层太深,易漂秧、倒秧;水层太浅易导致伤秧、空插。一般水层深度保持1~3cm,利于清洗秧爪,又不漂不倒不空插,可降低漏穴率,保证足够苗数。(6)培训机手,熟练操作。行走规范,接行准确,减少漏插,提高均匀度,做到不漂秧、不淤秧、不勾秧、不伤秧。

3 加强大田管理

3.1 合理施肥 (1)施足基肥。应结合整地时使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用40%水稻配方肥667m2施30~35kg。没有配方肥可选用45%复合肥,667m2用25~30kg,加施有机肥,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

(2)早施分蘖肥。栽后7d左右施第一次分蘖肥,用量占分蘖肥总量的70%左右,一般667m2施尿素7.5~10kg。第一次施肥后的7~10d,再施第二次分蘖肥,施尿素10~15kg。用于看苗补施,捉“黄塘”促平衡。

(3)施好穗肥。促花肥通常在叶龄余数3.5~3.1时施用,保花肥通常在叶龄余数1.5~1时施用为宜。我地促花肥施用时间在7月底8月初,保花肥施用时间在8月中旬。一般促花肥可667m2用尿素15kg加氯化钾10kg,保花肥可667m2用尿素7.5kg。

(4)补施粒肥。在水稻抽穗前后追施,一般每667m2施尿素3~4kg。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对有早衰趋势的田块,结合防病治虫,用1%~2%的尿素溶液或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3.2 化学除草 栽秧后5~6d,当秧苗全部扎根竖直后,保持田间2~4cm水层,用37.5%银抛手100g(2包)拌土撒施,施药后4~5d不排水。

3.3 科学管水 (1)栽后至分蘖阶段。栽后上浅水护苗,移栽后4~5d,应保持浅水层,切忌淹深水。整个有效分蘖期间宜保持1~2cm的薄水层或采取湿润灌溉方法,其他时间则可采取间歇灌溉的方法。

(2)适时搁田。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快,群体茎蘖增加迅速,应适时搁田,及早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当群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的60%时,也就是单穴平均茎蘖数10个时,开始自然断水搁田,机插水稻根系比较浅应采取分次轻搁的方法,逐步搁实,搁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褪淡落黄即可。

(3)拔节长穗阶段。这个阶段是幼穗分化时期,对水分比较敏感,应配合浅湿交替的灌溉方法,即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后,露田1~2d再上浅水,保证田土沉实不回软,以利于壮秆大穗的形成。

(4)抽穗结实阶段。抽穗开花阶段应以水层灌溉为宜,抽穗后应采取浅水间歇灌溉,以达到田间水气协调,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粒重的目的。蜡熟期,可采取灌“跑马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一般在收获前5~7d停止灌溉。

(5)预防早衰。科学管水,以提高水温为主,齐穗后到灌浆期,要浅水勤灌,增温促熟。乳熟到黄熟要间歇灌水,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增强根系的活力,养根保叶。合理施肥,要巧施穗粒肥,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3.4 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大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具体按照植保信息进行。

4 防灾减灾

4.1 水灾补救 一是尽早排水。对受淹田块,要及时清理沟渠,及早排水。二是清水洗泥。对稻叶粘有泥浆的水稻田,边放水边洗苗,并用清水喷淋清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三是及时施肥。一般在退水后3~5d左右适量施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可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液等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水稻恢复生长。四是及时改种。对受灾特别严重的水稻田,要及时改种其他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4.2 台风补救 台风过后,水稻叶片损伤严重,特别容易暴发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要注意进行防治。

4.3 旱灾补救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及时灌溉追肥,促进恢复生长。二是及时补播或改种其他作物。

4.4 倒伏后补救 一是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都有积极作用。二是根外追肥。用1%~2%的尿素溶液或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三是喷药。每667m2用10%洋生或翠禾(已唑醇)40mL;或12%纹曲奇(井·烯)60~80g;或佳穗(咪·已)40g加水150kg喷雾防治纹枯病,也可和磷酸二氢钾混施。

4.5 预防热害和青枯 水稻后期常遇到极端高温、异常低温、台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如连续3d以上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就会形成高温热害,造成授粉不良,空瘪粒增加,应及时采取日灌夜排的灌水方式,或通过根外追肥的方法,调节田间小气候,改善植株生理功能,减轻高温热害影响。抽穗扬花或灌浆期如遇20℃以下低温,会使抽穗速度减慢,严重的将产生包颈难抽现象,开花期延迟,甚至不能开花或闭花授粉,结实率大幅下降,低温后突遇高温还会导致青枯死苗发生。因此,低温来临时应及时采取灌深水、喷施叶面肥、保温剂等措施,减轻低温危害,防止青枯死苗。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苹果元葱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