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两优628在霍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02-26乔兰兰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霍邱县高产栽培技术

乔兰兰等

摘 要:两优628是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连续多年在安徽霍邱县连片示范种植,均表现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高、高温结实性好、丰产性好、米质好等特点。为充分发挥组合的品质和产量优势,该文介绍了两优628在霍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选秧田,适时播种;精细管理,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等。

关键词:优质杂交稻;两优628;高产栽培技术;霍邱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52-02

两优628是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033S与R62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2006。2011-2012年连续2a在安徽霍邱县马店、孟集、潘集等乡镇进行连片示范种植,均表现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高、高温结实性好、丰产性好等特点。2013年在霍邱推广面积达到4 000hm2,普遍受到广大种植户的一致好评,稻谷被粮食加工企业加价收购。为加快该组合在霍邱的大面积推广,充分发挥组合的品质和产量优势,提升产粮大县种植户的种植水平,特将两优628在霍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区试与示范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安徽省水稻中籼组区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8.993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6.25%,达显著水平;2010年续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9.016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7.22%,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5个点平均产量8.997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4.20%。在参试期间,公司在霍邱县的马店镇、孟集镇等地安排小面积示范,平均产量10.45t/hm2。2011-2012年扩大示范面积,60hm2平均产量达10.5t/hm2。2012年在全县共安排10个乡镇示范种植,在历经高温热害等恶劣自然条件下,1 500hm2平均产量达到9.8t/hm2。2013年在霍邱全县推广面积达到4 000hm2,平均产量达到10.1t/hm2。总体来看两优628正常年份产量在9.7~10.2t/hm2,高产栽培可达到11.7t/hm2。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1] 两优628全生育期140d左右,比对照II优838迟熟2d。株高123cm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强、抗倒性强,生长清秀,穗形较大,每穗总粒数188.9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8g左右,谷粒长形,稃尖黄色,灌浆速度快,熟期转色好,籽粒饱满度高,不早衰。

2.2 稻米品质 2010年由安徽省中籼区试送样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整精米率61.6%,垩白率16%,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5.2%,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米饭松软而不黏,适口性好。2012年,我们在霍邱孟集种植户收获的两优628商品稻谷中取样送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分析,米质主要指标均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

2.3 综合抗性 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9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7),中抗稻曲病(病株率18.0%),感纹枯病(病指45.4),感白叶枯病(病指47.8)。2010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3.9),中抗稻曲病(病株率20.0%),中抗纹枯病(病指38.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28.9)。经多年在霍邱的示范过程中,田间均未发现稻瘟病危害,稻曲病轻度发生。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选秧田、适时播种 根据各地的播种习惯适时播种,原则上尽可能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霍邱县播种时期一般在4月上旬。4月上旬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必须浸种催芽后播种。浸种前应晒种3~4h,时间不宜过长。晒种后应用药剂浸种消毒,时间一般应保持在8~10h为宜。药物浸种后应用清水清洗,再少浸多露让种子吸足水分,早春低温吸水时间应在60h以上,待种子吸足水分后,用40℃左右温水浸泡种子10~15min,使种子达到发芽理想温度,然后沥水保温催芽,催芽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热烧芽。

3.2 精细管理,培育壮秧 秧田应选择通风向阳田块,以冬耕冻垡过的空闲田为最佳,为培育带蘖壮秧打下基础。播种时秧田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翻整秧田前应在厢面上撒施3%克百威30kg/hm2防治各种地下害虫。旱育秧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壮秧剂以培育矮壮秧,秧田播种后应用薄膜覆盖保温,秧苗达1片真叶展开时即可通风炼苗。2~3叶时每1hm2应用高效氯氰菊酯300mL、10%吡虫啉150g兑水225kg喷雾,防治稻象甲、灰飞虱等虫害。插秧前7d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kg/hm2做“送嫁肥”。秧龄以30d~32d为宜。

3.3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两优628分蘖力中等偏上,栽插时应确保基本苗达到高产栽培的要求。理想的栽插模式是宽窄行栽培,宽行方向为南北向,有利于通风透光。密度为13.3cm×30cm或16.7cm×26.7cm,每穴栽2粒种子苗,大田茎蘖基本苗7~8万/667m2左右。

3.4 科学、环保施肥 肥料施用以基肥为主,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底肥和追肥比例为7∶3或6∶4。基肥一般选用氮磷钾含量为45%的复合肥525kg/hm2,尿素150kg/hm2。有条件的还可施农家猪牛粪12.5~15t/hm2,冷浸田加施硫酸锌22.5kg/hm2。栽秧后5~7d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尿素112.5~150.0kg/hm2,及时提苗,促进低位分蘖。要及时看苗补肥,由于雨水、低温、冷浸、板结等原因易造成肥料流失,秧苗吸收力减弱,从而导致僵苗,插后15d内如发现水稻僵苗,应结合除草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20kg/hm2。烤田复水后,根据禾苗长势酌情追施穗、粒肥,以促进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为夺得高产打下基础。水稻幼穗分化Ⅱ期和Ⅴ期,分别每hm2追施氯化钾112.5kg和高档复合肥75kg,尿素施用视苗情而定。水稻破口期,每hm2施尿素45kg、氯化钾75kg,同时在始穗和齐穗分别hm2用磷酸二氢钾3.75kg,多菌灵1.5kg对水喷雾。原则上,水稻整个生长过程氮的总量控制在230kg/hm2,做到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3.5 合理、科学管水 科学管水可以满足水稻生理、生态和高产对水分的要求,也可以调节稻田的养分状况,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水稻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大田应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干湿交替至成熟。秧苗移栽后约25d左右或够苗(300万/hm2)开始烤田,烤田至田间有鸡爪裂,叶色褪淡后即可复水。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寸水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交替为主。为保证米质,灌浆期间田间一定要保持湿润或浅水层,收割前7d断水,有利于干物质向籽粒输送,充实籽粒,提高品质。

3.6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预测预报和田间调查结果,认真搞好病虫防治,确保不出现虫灾、病灾。秧苗期主要是防治稻蓟马危害,中期主要预防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后期注意稻飞虱和稻曲病预防。近几年稻曲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着粒密度大的组合,谷粒之间容易形成湿润的小气候,更利于后期穗部病害的滋生,所以后期重点做好穗颈瘟和稻曲病的防治工作,经典的防治药剂为富士一号和爱苗。水稻破口期是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的关键时期。在破口期前7d用40%富土一号乳油600倍液喷施可预防稻穗颈瘟;破口前3~5d用30%爱苗乳油225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预防效果好。也可将两种病害对结合预防。如需防治第二次,则在水稻破口50%左右施药,齐穗期防治效果较差。

3.7 适时收获,确保丰收 一般在90%籽粒落色成熟时及时收割,注意匀晒,以提高稻米加工品质。

参考文献

[1]包富生,刘世年,程昆,等.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628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3,28(3):18-20.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霍邱县高产栽培技术
霍邱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