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及经济效益分析

2014-02-26刘晓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塞罕坝经济效益

刘晓兰

摘 要:通过对塞罕坝不同海拔高度的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了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坝下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好于坝上地区,经济效益也高于坝上地区。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经济效益;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8-0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树种,耐寒、耐瘠薄、耐旱,适应性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重要的组成树种。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3年引种,196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造樟子松人工林,现有樟子松人工林9 354hm2,其中21a以下的幼龄林4 000hm2左右,目前樟子松人工林是塞罕坝地区第二大造林树种。笔者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塞罕坝合理经营、确定科学的林业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县境内,地处河北、内蒙古交界处。东、南与冀北山地林区相连接,北面与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为邻,西面为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海拔1 010~1 939.9m,属高海沷丘陵地带,多为沙质土壤,多湖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是典型的高原—丘陵—曼甸移行地段和森林—草原交错带。年日照时数2 400h,平均降雨量530mm,最高气温28.1℃,最低气温-43.3℃,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67d。春季不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样地设置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境内的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和阴河林场。在这3个林场境内分别选择坝上和坝下2个地区设置样地,每个地区设置3块样地,共计18块样地。样地面积为600m2(20m×30m)。

2.2 样地调查 在每块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测样地内林木胸径、树高,并在每个样地内分别随机选取5棵正常木作为解析木和10棵正常木用于造材。

2.3 解析木的伐倒与测定

2.3.1 解析木的选择和伐倒 在每块样地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的正常木作解析木。选择好树木之后,准确确定根径位置并实测胸径,然后在树干上标明直径的位置和南北方向,最后沿着根径伐倒。

2.3.2 截取圆盘 首先测量整个树木的长度,然后按照2m一段分成若干段,并取其每段的中心位置截取圆盘(即1m、3m、5m、7m…),胸径处以及不足一个区分段长度的树干梢头处也需要截取圆盘,截取圆盘时应尽量与干轴垂直;最后在圆盘的一面标明南北方向、样地号、解析木号。

2.3.3 解析木的测定 首先将每个圆盘工作面抛光,通过髓心划出东西、南北2条直径线。(1)在根径圆盘上查取年轮数。然后由髓心向外按照5个龄阶标出各龄阶的位置,最后不足一个龄径的作为一个不完整龄阶;(2)在各个龄阶处按照南北、东西方向测定直径;(3)各区分段树高均是2m,梢头部分树高用内插法按比例算出;(4)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计算出各年龄的材积。

2.4 计算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对解析木和造材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计算,并绘出相关图表。坝上、坝下地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按照解析木数据计算,并分坝上和坝下地区计算平均值。坝上、坝下地区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率是根据造材数据取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地区樟子松生长情况对比 通过样地测算,将数据整理归纳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樟子松松生长情况好于坝上地区。坝下地区樟子松胸径年均增长量为0.68cm,高于坝上地区0.07cm;树高年均增长量为0.39m,高于坝上地区0.07m。

3.2 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较 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都高于坝上地区。生长初期,两者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速生期的差异较大,这说明不同的土壤、管护,特别是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生长量不同。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林分材种出材率及出材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坝上地区樟子松售价较高的经济用材出材率为74.17%,明显低于坝下地区的81.28%,而售价较低的薪材和废材出材率则高于坝下地区。

(2)坝下地区樟子松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坝上地区,因此建议林场在造林时多设计在坝下地区,充分发挥樟子松的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董金伟.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01.

[2]段旭.贵阳市二环林带主要树种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32).

[3]胡作民.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马建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5,06.

[5]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6]王保林.树干解析制表法[J].黑龙江省:林业勘查设计,2000.02.

[7]王战.中国落叶松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8]周桂香.四川盆地坝下地带日本落叶松林分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技,2007,10.

[9]赵文智.河北坝上疏缓丘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沙漠,1994,12.

[10]赵存玉.中国沙漠.河北丰宁坝上的治沙造林问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06.

[11]Ellis RH,Hong TD,Roberts EH.An intermediate category of seeds to rage behaviour I.Coffee[J].J Exp Bot,1990,41:12-13.

[12]Willan RL.A guide to forest seed handling[R].FAO Forestry Paper 2012,19.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塞罕坝不同海拔高度的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了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坝下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好于坝上地区,经济效益也高于坝上地区。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经济效益;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8-0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树种,耐寒、耐瘠薄、耐旱,适应性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重要的组成树种。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3年引种,196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造樟子松人工林,现有樟子松人工林9 354hm2,其中21a以下的幼龄林4 000hm2左右,目前樟子松人工林是塞罕坝地区第二大造林树种。笔者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塞罕坝合理经营、确定科学的林业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县境内,地处河北、内蒙古交界处。东、南与冀北山地林区相连接,北面与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为邻,西面为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海拔1 010~1 939.9m,属高海沷丘陵地带,多为沙质土壤,多湖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是典型的高原—丘陵—曼甸移行地段和森林—草原交错带。年日照时数2 400h,平均降雨量530mm,最高气温28.1℃,最低气温-43.3℃,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67d。春季不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样地设置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境内的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和阴河林场。在这3个林场境内分别选择坝上和坝下2个地区设置样地,每个地区设置3块样地,共计18块样地。样地面积为600m2(20m×30m)。

2.2 样地调查 在每块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测样地内林木胸径、树高,并在每个样地内分别随机选取5棵正常木作为解析木和10棵正常木用于造材。

2.3 解析木的伐倒与测定

2.3.1 解析木的选择和伐倒 在每块样地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的正常木作解析木。选择好树木之后,准确确定根径位置并实测胸径,然后在树干上标明直径的位置和南北方向,最后沿着根径伐倒。

2.3.2 截取圆盘 首先测量整个树木的长度,然后按照2m一段分成若干段,并取其每段的中心位置截取圆盘(即1m、3m、5m、7m…),胸径处以及不足一个区分段长度的树干梢头处也需要截取圆盘,截取圆盘时应尽量与干轴垂直;最后在圆盘的一面标明南北方向、样地号、解析木号。

2.3.3 解析木的测定 首先将每个圆盘工作面抛光,通过髓心划出东西、南北2条直径线。(1)在根径圆盘上查取年轮数。然后由髓心向外按照5个龄阶标出各龄阶的位置,最后不足一个龄径的作为一个不完整龄阶;(2)在各个龄阶处按照南北、东西方向测定直径;(3)各区分段树高均是2m,梢头部分树高用内插法按比例算出;(4)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计算出各年龄的材积。

2.4 计算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对解析木和造材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计算,并绘出相关图表。坝上、坝下地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按照解析木数据计算,并分坝上和坝下地区计算平均值。坝上、坝下地区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率是根据造材数据取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地区樟子松生长情况对比 通过样地测算,将数据整理归纳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樟子松松生长情况好于坝上地区。坝下地区樟子松胸径年均增长量为0.68cm,高于坝上地区0.07cm;树高年均增长量为0.39m,高于坝上地区0.07m。

3.2 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较 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都高于坝上地区。生长初期,两者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速生期的差异较大,这说明不同的土壤、管护,特别是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生长量不同。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林分材种出材率及出材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坝上地区樟子松售价较高的经济用材出材率为74.17%,明显低于坝下地区的81.28%,而售价较低的薪材和废材出材率则高于坝下地区。

(2)坝下地区樟子松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坝上地区,因此建议林场在造林时多设计在坝下地区,充分发挥樟子松的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董金伟.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01.

[2]段旭.贵阳市二环林带主要树种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32).

[3]胡作民.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马建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5,06.

[5]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6]王保林.树干解析制表法[J].黑龙江省:林业勘查设计,2000.02.

[7]王战.中国落叶松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8]周桂香.四川盆地坝下地带日本落叶松林分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技,2007,10.

[9]赵文智.河北坝上疏缓丘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沙漠,1994,12.

[10]赵存玉.中国沙漠.河北丰宁坝上的治沙造林问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06.

[11]Ellis RH,Hong TD,Roberts EH.An intermediate category of seeds to rage behaviour I.Coffee[J].J Exp Bot,1990,41:12-13.

[12]Willan RL.A guide to forest seed handling[R].FAO Forestry Paper 2012,19.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塞罕坝不同海拔高度的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了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坝下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好于坝上地区,经济效益也高于坝上地区。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经济效益;塞罕坝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8-0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树种,耐寒、耐瘠薄、耐旱,适应性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重要的组成树种。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3年引种,196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造樟子松人工林,现有樟子松人工林9 354hm2,其中21a以下的幼龄林4 000hm2左右,目前樟子松人工林是塞罕坝地区第二大造林树种。笔者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塞罕坝合理经营、确定科学的林业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县境内,地处河北、内蒙古交界处。东、南与冀北山地林区相连接,北面与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为邻,西面为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海拔1 010~1 939.9m,属高海沷丘陵地带,多为沙质土壤,多湖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是典型的高原—丘陵—曼甸移行地段和森林—草原交错带。年日照时数2 400h,平均降雨量530mm,最高气温28.1℃,最低气温-43.3℃,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67d。春季不明显,昼夜温差较大。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样地设置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境内的大唤起林场、第三乡林场和阴河林场。在这3个林场境内分别选择坝上和坝下2个地区设置样地,每个地区设置3块样地,共计18块样地。样地面积为600m2(20m×30m)。

2.2 样地调查 在每块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测样地内林木胸径、树高,并在每个样地内分别随机选取5棵正常木作为解析木和10棵正常木用于造材。

2.3 解析木的伐倒与测定

2.3.1 解析木的选择和伐倒 在每块样地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不断梢的正常木作解析木。选择好树木之后,准确确定根径位置并实测胸径,然后在树干上标明直径的位置和南北方向,最后沿着根径伐倒。

2.3.2 截取圆盘 首先测量整个树木的长度,然后按照2m一段分成若干段,并取其每段的中心位置截取圆盘(即1m、3m、5m、7m…),胸径处以及不足一个区分段长度的树干梢头处也需要截取圆盘,截取圆盘时应尽量与干轴垂直;最后在圆盘的一面标明南北方向、样地号、解析木号。

2.3.3 解析木的测定 首先将每个圆盘工作面抛光,通过髓心划出东西、南北2条直径线。(1)在根径圆盘上查取年轮数。然后由髓心向外按照5个龄阶标出各龄阶的位置,最后不足一个龄径的作为一个不完整龄阶;(2)在各个龄阶处按照南北、东西方向测定直径;(3)各区分段树高均是2m,梢头部分树高用内插法按比例算出;(4)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计算出各年龄的材积。

2.4 计算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对解析木和造材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计算,并绘出相关图表。坝上、坝下地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按照解析木数据计算,并分坝上和坝下地区计算平均值。坝上、坝下地区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率是根据造材数据取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地区樟子松生长情况对比 通过样地测算,将数据整理归纳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樟子松松生长情况好于坝上地区。坝下地区樟子松胸径年均增长量为0.68cm,高于坝上地区0.07cm;树高年均增长量为0.39m,高于坝上地区0.07m。

3.2 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较 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坝下地区林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都高于坝上地区。生长初期,两者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差异较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速生期的差异较大,这说明不同的土壤、管护,特别是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生长量不同。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林分材种出材率及出材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坝上地区樟子松售价较高的经济用材出材率为74.17%,明显低于坝下地区的81.28%,而售价较低的薪材和废材出材率则高于坝下地区。

(2)坝下地区樟子松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坝上地区,因此建议林场在造林时多设计在坝下地区,充分发挥樟子松的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董金伟.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01.

[2]段旭.贵阳市二环林带主要树种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32).

[3]胡作民.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马建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5,06.

[5]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6]王保林.树干解析制表法[J].黑龙江省:林业勘查设计,2000.02.

[7]王战.中国落叶松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8]周桂香.四川盆地坝下地带日本落叶松林分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技,2007,10.

[9]赵文智.河北坝上疏缓丘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沙漠,1994,12.

[10]赵存玉.中国沙漠.河北丰宁坝上的治沙造林问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06.

[11]Ellis RH,Hong TD,Roberts EH.An intermediate category of seeds to rage behaviour I.Coffee[J].J Exp Bot,1990,41:12-13.

[12]Willan RL.A guide to forest seed handling[R].FAO Forestry Paper 2012,19.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塞罕坝经济效益
献给塞罕坝的青春记忆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江苏“塞罕坝”水上绿森林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塞罕坝之歌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