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城县花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2-26任仲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蒙城县现状对策

任仲

摘 要:介绍了蒙城县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生产概况及花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花生生产对策,主要包括: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研究推广良种良法、全程机械化以及培育花生加工企业等,以期使蒙城县花生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蒙城县;花生生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74-02

1 地理位置及农业生产概况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 341.2h,年平均气温14.3℃,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无霜期211d,无霜期较长;年降雨量821.5mm,雨量适中。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由29.5m降至21m端差8.5m,坡降1/8 500。

蒙城县是一个地处皖北平原的农业大县,国土面积2 091km2,耕地15.33万hm2,总人口124.6万,其中农业人口109.94万,占全县人口的90%左右。全县年均产粮120万t,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山芋、大豆等[1]。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实施科技引领和项目带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花生是蒙城县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主要农作物。蒙城县具有传统的花生种植习惯,种植水平较高。高峰时全县年种植花生面积1.33万hm2以上,其中仅篱笆镇就达到0.4万hm2左右[2]。近些年,蒙城县花生种植面积急剧萎缩,目前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0.33万hm2左右,主要集中于篱笆镇、楚村镇等几个乡镇。

2 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导向所致 2008年起,省农委、省财政厅对包括蒙城县在内的11个玉米大县联合启动实施“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建设,省财政对示范区进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在核心示范区推广重点关键技术,同时11个玉米大县与6家龙头企业进行产销对接,实行收购保护价,确保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省财政虽然从2010年起也对花生的良种良繁进行了补贴,但覆盖面窄,只有泗县、灵璧、怀远、砀山、五河、明光、埇桥县的43个乡镇,蒙城县不在其中;没有稳定的花生收购商,花生收购价年份间波动大,种植花生收入不稳定。导致蒙城县原来种植花生的农户多数改种玉米,玉米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3.90万hm2迅速增长至2013年的10.67万hm2,花生种植面积急剧萎缩。

2.2 缺乏良种良法 目前蒙城县乃至淮北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是来自于山东、河南的花生品种,如山东的鲁花8号、花育25、花育29,河南的豫花15等。同时农民为了减少投入,长期自留种,造成花生品种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加之基层推广人员少,很少推广与当地主栽品种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3],从而导致茎腐病、叶斑病、蛴螬等病虫害时有发生。病虫害发生严重年份花生可能会减产30%,甚至更多。缺少良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导致蒙城县花生产量低,降低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2.3 机械化滞后 蒙城县当前花生种植没有实现机械化,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种植模式:实行人工播种和收获,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在相邻的固镇县,花生种植从整地、播种、打药、覆膜直至收获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淮北花生区实现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是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唯一出路。因此,机械化水平低下也是造成蒙城县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2.4 加工水平低 目前,花生加工业发展缓慢,花生产后加工处于低水平状态,加工产品种类少,且多为初加工产品。花生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导致花生价格年度间差异大,农民种植花生不能得到利益上的保证,降低农民花生种植的积极性。

3 蒙城县花生生产发展对策

3.1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地方政府应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花生良种补贴,努力促使蒙城县的几个花生种植大镇如篱笆镇等进入财政补贴范围。通过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整个蒙城县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另外,加强花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开展花生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工作。

3.2 研究推广花生良种良法 花生良种繁育工作应交由当地企业,县农业部门、良繁企业加大技术服务和培训力度,指导农民抓好花生良种繁育,同时加强主推品种的发布、宣传工作,引导农民选用主推品种。无论是当地育成品种,还是外来引进品种,当地农机推广人员均要研究出与之配套的农艺栽培措施,实行花生良种的及时更新繁育工作,重点推广机械化播种与一播全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花生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和化控技术。确保优良的品种在当地能高产稳产优质,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3.3 大力推广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 积极向邻县固镇县乃至花生种植大省山东和河南取经,引进可一次完成旋耕、起垄、开沟、施肥、播种、喷药、铺膜、镇压和覆土等多项作业的花生覆膜播种联合作业机;根据蒙城县花生生产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牵头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花生种植制度,规范栽培方式;选定花生良种,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形成高产、优质的花生机械化技术体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花生生产成本。

3.4 培育当地花生生产加工企业 目前,花生的产业化程度低,尤其是花生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不够,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花生的综合效益没有能够真正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首先应在种植面积大的乡镇建立花生生产基地,扶持一批油脂加工和花生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开拓流通市场。实现花生生产基地与加工龙头企业的对接,全面提升蒙城县花生产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金全,丁辉.蒙城县养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禽种业,2008(03):77-79.

[2]李远,李保金.花生茬小麦攻高产要把好六个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06(01):35.

[3]倪皖莉,郭高,刘磊,等.安徽省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87-89.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蒙城县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县城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研究——以蒙城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为例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