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90年后成都都市小说叙写的欲望之象

2014-02-25田茂东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物质化

摘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都市日趋繁荣,都市小说的审美视点开始从侧重对精神内容的叙写转向为对现代社会欲望化的叙事。本文以《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成都粉子》、《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三部成都都市小说为例,阐释其叙写的欲望之象。

关键词:成都都市小说;物质化;欲望化

作者简介:田茂东(1983.11-),女,硕士,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具有鲜明“物质化”和“欲望化”特征的符号,如“金钱”、“别墅”、“名车”、“性”、“身体”等,逐渐成为了都市小说家日益明确的表现主题。发达都市中令人眼花缭乱、绚烂纷繁的物质文化景观最先、最直接进入都市小说家的创作视野。“这里集中了很多高档酒店和本地最为时尚的购物场所。自春天百货往蜀都大道以东,伊藤洋华堂、太平洋百货、百盛购物广场,经总府路过街天桥到王府井百货,这些地方都是本地时尚男女趋之若鹜的购物天堂。”在《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成都粉子》和《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这三部成都都市小说中都充满着有关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直插云霄的商业大厦、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等成都日趋繁荣的外在景观的描写。小说中描写的都市物质盛景,不仅是物质繁荣的彰显,更是一种绝对的话语权力的象征。

20世纪90年代繁荣的商业浪潮激起了人们对物质利益前所未有地狂热追求。在都市日益膨胀的物欲生活环境中,生活的主潮变成无止境的追求物质和金钱。,衡量价值的标准也变成金钱。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主人公陈重,凭借个人的努力,当上了月收入过万的销售经理,并买房买车娶了美丽贤惠的赵悦为妻。但由于他无节制的追求官能享受,不仅入不敷出,而且还欠公司20多万元的借款。他虽然为此担心,但无法抑制内心的欲望,仍沉溺于一场场名利、性欲的追逐中。为获得更多的金钱与权力,陈重利用手中的职权虚报费用;在替公司追讨债务时,收受回扣、同合作商私吞公司货款;不择手段地打击竞争对手。陈重在追求纯粹的爱情的同时追求无爱的性欲,将爱情践踏于性欲之下。他借谈业务之名进出各类的色情娱乐场所,毫无原则的同碰到的女人上床,恬不知耻地勾引最好朋友的未婚妻。

《成都粉子》的主人胡向东,大学毕业后混迹于广告公司,一路拼搏事业、追求爱情。他表面上小有成就,实际上是个 “在新跨越公司, 虽说我是副总和美术总监,但设计上我比不过做平面的小谢,真实才华比不过王建南, 我无非是老板的弄臣,送他‘二奶打打胎,用口才和酒量陪他应酬应酬;带客户嫖嫖妓, 拍所有人马屁,用白天的虚荣,换夜晚的悔恨。”一无所能的人。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 他巧取豪夺, 投机钻营,“对于我们来说,除了自己我们谁也不关心,除了诺言我们什么也不相信,除了钞票我们一切都可以放弃, 除了肉麻我们什么也不必保留。”神圣、崇高的爱情在他的观念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爱情已经被物欲、金钱性泛化了。“这世界上究竟有爱情吗?西方人说,世界上本没有上帝,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上帝。中国人说, 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就有了路。那么爱情呢, 也是如此: 世上本没有爱情, 谈的人多了, 也就有了爱情。” “戴绿帽子宜起早,晚戴不如早戴好。”小说中的二号主人公刘至诚,深知经营之道,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用金钱、美色贿赂拉拢政府官员。在面对“利”与“义”的选择时,他果断出卖朋友王建南。他迷恋女色,而女人却只是他泄欲的工具、身份的附庸和商业交易的筹码。

在《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中,起初柳擎松和陈盛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公司的壮大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然而随着公司日益强大后,两人急剧膨胀的金钱和权力欲望,促使他两从同心同力的战友变成水火不容的仇敌。最终因争斗落下鱼死网破的下场。配角章鱼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欲至上者,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凭借家里优厚的经济实力,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出入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追求各种类型的漂亮“粉子”。主角江树也沉迷于性欲之中,常常把工作和追求MM两者联系起来。帮朋友追求女人,出谋划策充当狗头军师。自己因背叛爱情心怀对女友萧萧的愧疚,但仍旧深深陷入同热裤、电台小妹等其他女人“性”的狂欢之中,无法自拔。

当代都市人在网络、电视、杂志等大众媒体引导下,不知疲倦地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在性欲的驱使下,盲从于欲望,消解爱情。男人们忙于追逐名利、女色, “权力,就像鸦片,令人无比陶醉而每每回味” “现在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时代,谁都不敢预言明天,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女人们竭尽所能地装扮自己、搔首弄姿,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可以交换更多物质利益的资本,宣称“开桑塔那以下车型的男人,不可能让我湿润”,处女膜换手机、广告会变“嫖客大会”、澡堂里开会……这一幅幅消解神圣、崇高,盲目追求金钱、性欲的物欲横流、迷乱沉沦的都市欲望狂欢图景,正是小说家们透过这些对都市及都市人现状的逼真摹写而折射出的。

参考文献:

[1]深爱金莲:《成都粉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2]江树:《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3]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物质化
数字化
权力控制与规范认同的相互关联
花山岩画是一种原始精神面貌的物质化存在
美国文学中的“伊甸园”意象分析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洪范》五行的本义
“奖孝金”争议
泛物质化思潮背景下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
“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
物质化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