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BTEC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25任雪君

职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综合能力实践性

任雪君

摘 要:本文探讨了BTEC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建议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引入BTEC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BTEC 生本教育 实践性 综合能力

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是英国权威的职业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BTEC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新颖之处。BTEC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不同的知识结构,运用丰富的学习方法,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独特的考核评估方式,培养“人格本位”“能力本位”的新型人才,它可以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借鉴采用。

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没有出现网络教学软件之前,教师在计算机教室多采用黑板或投影仪来辅助讲解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但当学生面对计算机时又常常难于控制自己,容易分散精力,而且教师又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所以经常是教师在上面热血沸腾地讲,学生在下面乱七八糟地操作,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在网络教学软件出现后,大大改善了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控制计算机进行广播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增加,教师也得以解放。但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却很容易抹杀学生个人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一步步跟着教师走,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学生参与课堂不多,学习主动性差,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最后,评价学生最终成绩优异与否,却是以一学期的一两次理论考试作为判断依据。

二、BTEC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理念——学生本位

BTEC教学模式注重“人格本位”“学生本位”。学生本位主张三大理念:人是学习的人,人是发展的人,人有享受尊重、平等教育的权利。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的方法,转变以前重理念、轻实践的学习方式,强调动手,结合实践,做到理实一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不会令学生觉得枯燥,反而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通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还可以提高他们探究问题、创新思路的能力。

2.教学目标——综合能力的培养

BTEC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针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基本素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除了明确课程相关的教学目标外,还要明确本课程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收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获得以下的经验和能力:会说、会写、会做;会思考、会表达、会交流、会安排等基本技能。此外,教学目标应时刻围绕能力目标展开,通过制定具有符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购买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教学参考书籍,采用分模块、分层次、分阶段、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学习的方式,结合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周末下企业了解产业技术更新,着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方式——生本教学理论与实践式教学相结合

实践性教学是BTEC教学的主要形式,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和职业性。学生在完成实践过程中,要学会自主查找资料,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掌握实践进程的管理,应对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等。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实际,结合BTEC教学形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

(1)角色扮演——学生当小老师。在老师讲授全新的知识时,可能有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等方式已掌握了部分或全部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扮演“小老师”,鼓励他们勇敢地走上讲台,像老师一样在讲台上给其他同学“讲”课。在“讲”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台下的同学提出问题和看法,并要求“小老师”回答这些问题。“小老师”在无法回答问题时,再寻求其他帮助,比如求教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上台讲的勇气和胆识,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语言”才能让其他人听得明白易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是:学生能回答的,教师决不回答;学生不能回答的,教师创造条件努力让学生自己回答。

(2)任务书——学生自主学习。制定学习任务书,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并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课堂上,学生围绕任务书上的任务,通过实践操作、知识查阅或团队讨论等形式,运用自身能力解决任务书上的问题。任务书上任务的设置要注重由浅至深、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选择性。笔者采用任务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归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通过有选择性的学习还能体现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中职计算机课程多数以实践操作为主,特别是“Office软件的使用”均可以采用任务书的教学方式。

(3)小组拼图——项目交叉学习法。小组拼图——项目交叉学习法是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巧妙结合。笔者根据学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小组拼图——项目交叉学习法”的形式,先把学生分成N组(一般4人一组),各小组选择一个分块内容进行专门学习与操作;在完成第一轮的任务后,该小组被解散,根据一定的规则再组建新的课堂小组,去完成第一次分组时没有做过的任务,实现每个分块内容都有体验的特点。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还可以评选出“优胜组”“最佳合作组”等荣誉。结合不同的分组标准,组建不同的分块小组,这样使学生学习更加感兴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项目开展学习,从而克服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比较松散的缺陷,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更加紧凑,使项目的整个进度可控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图文混排课程教学就非常适合这种方法。endprint

(4)桌垫法——团队协作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大部分是操作课,它由一步一步明确的操作步骤所组成,比较适合团队合作学习。协作学习主要采用合作、伙伴的形式,教师先将4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桌垫纸,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学习,并将学习成果记录在桌垫纸上。每小组设置组长,各组长负责帮助、督促本组同学的学习。组长的人选以自愿或者轮流的方式确定,让学生们都得到亲身体验。最后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学习汇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PPT制作课程内容比较适合于这种方法。

(5)成功体验——作品展示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性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作出一个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作品标准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操作要求和考核评分标准,让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制作的层次。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给予评分,对作品的细节提出质疑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评价可以采用贴花、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

(6)实物展示——抽象理论具体化。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枯燥,如果教师只是照搬照抄,学生定会感到无趣,课堂教学陷入“教师无奈、学生无趣”的氛围。反过来,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直接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就能将枯燥化为生动、抽象化为具体,学生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此方法最适合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课程内容时采用。比如,在介绍软盘的使用时,3.5英寸软盘有一个写保护口,很多同学对这个写保护口的概念很模糊。笔者将写保护口的状态与功能总结成一句口令,即“通则不写”,意思是说光线能透过这个写保护口时说明软盘就不能写(不能修改)。为了防止学生混淆,笔者将一张3.5英寸软盘的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的孔对着眼睛,并告诉学生,3.5英寸盘上的这个孔相当于老师的眼睛,当这只眼睛睁开时,它就是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别人就无法侵犯(写保护了),而当闭眼时(把划片封上),它是处于放松警惕的状态,就不能进行写保护了。这样一个棘手而又枯燥的知识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学生理解了也记得更牢了。

4.评价方式——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BTEC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笔者根据十多年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学经验认为,评价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学生的学业评价分为四大块:基础理论知识(约占35%)、实践操作(约占35%)、学习兴趣(约占15%)和平时课堂表现(约占15%)。

(2)评价方式:把期中、期末一两次的测试评价转为由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例如学生自我评价20%、教师评价60%、同学评价20%。

(3)评价内容:一是结合学业日常测试,占40%。二是结合每年的“校技能大赛”和区、市、省技能大赛等比赛,根据不同的赛级,获奖的占30%。三是结合多证书考核,如计算机专业有很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常见的如“计算机操作工初级、中级、高级”“多媒体操作员初级、中级、高级”等等,根据考取证书的级别和数量,占30%。我们通过以上三方面评价的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

因此,BTEC可以贯穿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它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目标、全新的教学过程。把BTEC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延伸与拓展,可使中职计算机教学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综合能力实践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