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无界交流 共享办学资源盛宴

2014-02-25丁锐

职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学校

丁锐

美丽的西子湖畔一年四季都被似锦的繁花包围着,当您被一朵艳丽的无名花吸引时,会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它的信息呢?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园林专业的学生们就可以用手机拍下照片上传到学校“电子植物园”手机APP平台,@老师,就能很快得到相关信息。“这就是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张金英以此案例开启了2013年杭甬湖嘉绍五地中职校长论坛活动主题分享环节。

2013年11月19日至20日,由杭州市教育局主办,杭州市中华职教社、杭州市职教研究室承办的2013年杭甬湖嘉绍五地中职校长论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拉开帷幕,论坛围绕“推进泛都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这一主题展开,来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地的10位校长,分别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能力养成、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本校教学改革中的精华,五地职业教育的分管局长、处长以及国家级、省级示范校校长和行业企业代表一百多人共享了这场资源“盛宴”。

现代职校学生均出生在信息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巧用信息化于教学和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办学的智慧之选。

“植物识别”是该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实训课程,学校教师屠伟伟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了“电子植物园”学习平台,改进了植物信息编写模式,在校内植物上编印二维码,并与网络平台实现对接。学生既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识别校内植物的名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上传校外无法识别的植物图片、视频,提出问题后等待老师和同学的回答。教师则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教学指导和评价考核。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开展识别考核、竞赛等实践,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

“这是学校在教学上运用信息化的典型事例,我们学校搭建的这个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五大功能,即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和教中改,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无缝对接和互动,实现了课程、实训、实践的三位一体,情景感知、三维数字展示、游戏式虚拟仿真教学、生成性混合教学四大教学实训子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实现了旅游服务、酒店管理、园林技术、金融事务及商务助理五大专业群跨专业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共用、多维发展的目标。”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校长夏茂忠不无自豪地阐释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还将信息化运用于学校的管理中,相继建立和利用OA办公系统、师生一卡通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努力打造集数字教学、数字资源、数字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校园,得到了湖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毅伟的赞赏,“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备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值得与会兄弟学校学习和借鉴。”

与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巧用信息化办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宁波市北仑区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林绿洋积极开展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不断推进学校的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制度,以早日实现办学的现代化。巧用信息化智慧办学,已经成为很多职业学校校长们的共识。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以“三改”为切入口,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专业教师带着企业难题进课堂、进实习工厂,学生带着企业问题求知、解惑,既达到了产教研结合的目的,也为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模式和路径。

“三改”即改良工具、改造工序、改进工艺。通过企业“送进来”、教师“沉下去”、学生“想出来”来发现并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拥有三位宁波市首席工人,并以这三人牵头成立了“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师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工作室通过热线接受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求助,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在攻克难题时,既可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还可借机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活动。

李善东是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的牵头人,他多年来一直结对象山新港汽配有限公司,并帮助公司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慢慢成长起来,他们研制出的“自制钻模”,帮企业解决了旧设备打孔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学生朱振霖和同学们一起在象山奥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实习时,发现维修师傅在安装变速器输入轴密封圈时遇到了技术问题,后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利用锥形原理将密封圈安装工具做成像漏斗一样的锥形,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难题,还成功申请了专利。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韩晓东在介绍经验时说:“以‘三改为切入口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让师生有工具可以改良、有工序可以改进、有工艺可以改造,同时也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了校企双赢。”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的专业建设,倪国兴校长在深入分析绍兴县域经济的整体情况下,依据绍兴经济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对接地方产业。于2013年上半年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着力打造现代新型纺织专业群,增设了智能纺机、纺织品花样设计、楼宇智能等新兴专业,积极对接企业,以实现职业教育“绍兴模式”的新突破。将论文写在产品上,将研究做在项目中,将成果转化在企业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逐步向深水区迈进。

“名,即产品必须要有名字;特,即产品生产后要有企业的特质;优,即产品的生产过程要优化学生的素质。”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贺陆军以“名、特、优”三个关键字,精炼概括了学校“产品导向,技术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服装研发入手,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量力而行确定研发产品,以研发促教学。由于男式衬衫的款式、面料相对稳定,工艺要求适中,所以将研发产品确定为男式衬衫。产品选定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衬衫的主题策划,进行面料缩率的测试实验,根据面料缩率确定各部位的规格参数。当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就要带学生到企业学习,系统学习品牌开发的操作程序、衬衫设计流程、衬衫专用设备的选用、生产流水线的设计、设计任务书的编写、数据库的建立等技术。并在企业内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学区”,专供师生研发和生产之用,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生产过程。endprint

“产品导向,技术主线”的教学过程,没有了40分钟一节课的概念,没有了“长9米、宽6米”的教室环境限制,教师来自校企双方,教学内容融合了课本和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专业知识。

湖州市教育局金毅伟副局长指出:“‘产品导向、技术主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精准的市场分析和对技术进步的判定,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产学研高度集成,从生产实践到设计研发,主动对接‘工业设计、机器换人的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需求。”这与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陆志松校长提出的以“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为培养目标的“锐蓝领”职业人培养模式,及湖州市职教教研室吕永城主任所分享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在于培养的固定法则,不在于考试的分数高低,而在于慢慢开始从培养一技之长的专门化人才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

什么是职业的教育?什么是技术的教育?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引发了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的思考与实践,校长黄桂众说:“成功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全面关注学生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教育,而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应当是对学生就业负责,即获得技术成长和职业发展。”基于此,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走出了“四点共圆”的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之路。

“四点共圆”的理论来源于杜威“做中学”和泰勒“经验学习”的课程理论,是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重构、整合,建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程教室—专业实训室—能力训练中心”的四点共圆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适应实际生活、生产需要的理实一体的基本能力和职业品质。

在职业能力训练的实践探索中,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于2011年提出了“信校人”“职场人”“社会人”三大模块和16项能力的训练体系,即“3-16”体系。“信校人”是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是全体学生的必修科目;学校建设了“弘毅职业能力训练中心”来培养“职场人”的核心能力和“社会人”的通用能力。训练中心现有通用技术、解决问题、创新发明、创业等13个工作室,各室配备2名指导教师,实施“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的训练和“能力为重、作品为果、创新为优”的评价方法。

创新发明工作室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之一,曾进行过很多有创造性的有趣课程。如“一枚鸡蛋从10米高空自由落下,如何使鸡蛋保持完整?请设计一个方案并完成操作。要求:允许包装,但包装后能看到鸡蛋;包装最大尺寸不得大于20×20×20厘米,落地后垂直位移小于50厘米,时间为3课时。”在课堂上,学生三四人一组合作进行,共产生了5类方案,经过比赛,多面体型获得一等奖。

通过这些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成长与职业能力发展交互作用,融合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最终实现“四点共圆”的职教梦想。

中职学校要培养一流的技能型人才,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胜任?

绍兴市职教中心基于这一思考,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做了全新的定位:是知识传授的“人师”、技能传授的“技师”、职业指导的“军师”、心理健康的“导师”和职教科研的“大师”。校长钱金星说:“我们要打造的是五项‘全能型的教师,这需要拥有突出的教学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职业指导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扎实的职教科研能力。想要培养一流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全能型的教师队伍做后盾。”

在分析学校师资现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绍兴市职教中心构建了“一核两翼三维四径五项全能”的“全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一核”是以提升教师的技术技能为核心;“两翼”为教师技能领雁工程和学生技能领雁工程;“三维”是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径”则指教师培养的四个路径,即教育教学能力工程、校级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梯队工程和教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绍兴市职教中心培养五项“全能型”的四项工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对教师的培养层次逐渐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工程是根本,从加强德育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实战演练等方面进行培训,学校为教师提供或创造培训的条件,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更上一层楼。如创新教学园,按照“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解题、学生破题”的模式,做到专业、教师、教学、实践的无界化。教师在接到企业项目时,要与真实的市场技术同步,了解真实的企业需求,选择专业细分方向,并形成教学案例用于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新的校企合作做好协调。

“绍兴职业出高招,五项全能育大师”,金毅伟副局长对绍兴市职教中心在教师培养方面的“无界化”发展大力赞赏,他还建议学校扩展“军师”的外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军师和企业的军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