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C可编程控制器教学方法浅谈

2014-02-25李莉

职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梯形图梯级延时

李莉

摘 要:PLC课程的教材重点多放在指令讲解等问题上,缺乏对编程方法的讨论,学生感到PLC指令学习很容易,编程却很难。本文以三菱FX2NPLC为例,从实用角度出发,结合编程实例,重点介绍PLC教学的方法,提高PLC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启、保、停 编程过渡 梯形图程序 定时器 串行工作

在PLC教学中经常要利用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容易忽略PLC和电力拖动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互联系,这恰恰是学习PLC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在此阐述在PLC 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梯形图程序中的“启、保、停”

在PLC编程教学时,我们要根据电气控制要求结合继电器控制特点编写梯形图程序,充分体现“启、保、停”的规律。学生掌握此规律后就能很容易地编写出梯形图程序。所谓“启”,即电路的启动控制;所谓“保”,即电气控制中的自锁和互锁;所谓“停”就是总停控制。在讲课中我们还要强调PLC中软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同样是用于启动控制,PLC中软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同样是用于停止控制。

下面,我们以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启动系统为例,讲解“启”“保”“停”的应用。

控制要求:三相电动机Y―△启动的主电路。在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使接触器KM1、KM2的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以Y形接法启动。x秒后,断开KM1,接通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使电动机以△形接法运转。按停止按钮时,电动机停止运行。

1.继电器控制线路分析

自锁控制:由KM2和KM3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并联在各自线圈的回路里。

互锁控制:由KM1和KM3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串联在对方的线圈回路里。

2.继电器控制到PLC梯形图的过渡

三相交流电动机Y―△启动控制中定时器T设定为x秒,编程时设定T=5秒。

图1是从继电器控制图向PLC梯形图程序的过渡。从图中可看出KM2和KM3常开触头的自锁,KM1和KM3常闭触头的互锁,同时清晰反映了“启”“保”“停”的控制规律。

图1 图2

3.PLC梯形图程序的编写

输入端口:启动按钮为X0,停止按钮为X1。输出端口:KM1为Y0,KM2为Y1,KM3为Y2。经过过渡处理后,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梯形图程序的编写。这种方法容易理解,经过题目训练,学生能很快掌握梯形图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

梯形图程序如图2,可以看出,电动机做Y启动,同时定时器T开始计时,5秒时间到,第二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闭触头T0断开,切断Y启动;第三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开触头T0闭合,电动机做△运行。T的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起到了切断KM1和接通KM3的作用。

二、定时器的解析

在上例中,定时器起到了延时控制的作用,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中的时间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有两种,分别是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在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学生只是盲目设置定时器T,对定时器的作用却不了解。借助这个程序,学生明白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图2梯形图中,当第二个梯级中的定时器线圈得电后,此梯级中常闭触头T0没有立即断开,等待5秒后才断开。同理,第三个梯级中的常开触头T0没有立即闭合,等待5秒后常开触头闭合,接通第三个梯级电路。这样就充分说明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的时间继电器。

三、串行控制和并行控制的比较

学生对继电器控制的并行工作方式很熟悉,对PLC的串行工作方式却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PLC的串行工作方式?笔者抓住调试程序的机会,让学生看到二者的区别。在程序运行时,梯形图程序先转换成指令语句表才可传输监控运行,可以看出指令语句是被逐条扫描的,说明PLC是串行工作方式。扫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运行,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进行循环扫描工作。可见,梯形图只是PLC编程的一个手段而已。

PLC教学经过上述处理,教师讲授深入浅出,让学生逐步掌握PLC的编程技巧,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endprint

摘 要:PLC课程的教材重点多放在指令讲解等问题上,缺乏对编程方法的讨论,学生感到PLC指令学习很容易,编程却很难。本文以三菱FX2NPLC为例,从实用角度出发,结合编程实例,重点介绍PLC教学的方法,提高PLC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启、保、停 编程过渡 梯形图程序 定时器 串行工作

在PLC教学中经常要利用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容易忽略PLC和电力拖动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互联系,这恰恰是学习PLC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在此阐述在PLC 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梯形图程序中的“启、保、停”

在PLC编程教学时,我们要根据电气控制要求结合继电器控制特点编写梯形图程序,充分体现“启、保、停”的规律。学生掌握此规律后就能很容易地编写出梯形图程序。所谓“启”,即电路的启动控制;所谓“保”,即电气控制中的自锁和互锁;所谓“停”就是总停控制。在讲课中我们还要强调PLC中软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同样是用于启动控制,PLC中软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同样是用于停止控制。

下面,我们以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启动系统为例,讲解“启”“保”“停”的应用。

控制要求:三相电动机Y―△启动的主电路。在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使接触器KM1、KM2的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以Y形接法启动。x秒后,断开KM1,接通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使电动机以△形接法运转。按停止按钮时,电动机停止运行。

1.继电器控制线路分析

自锁控制:由KM2和KM3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并联在各自线圈的回路里。

互锁控制:由KM1和KM3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串联在对方的线圈回路里。

2.继电器控制到PLC梯形图的过渡

三相交流电动机Y―△启动控制中定时器T设定为x秒,编程时设定T=5秒。

图1是从继电器控制图向PLC梯形图程序的过渡。从图中可看出KM2和KM3常开触头的自锁,KM1和KM3常闭触头的互锁,同时清晰反映了“启”“保”“停”的控制规律。

图1 图2

3.PLC梯形图程序的编写

输入端口:启动按钮为X0,停止按钮为X1。输出端口:KM1为Y0,KM2为Y1,KM3为Y2。经过过渡处理后,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梯形图程序的编写。这种方法容易理解,经过题目训练,学生能很快掌握梯形图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

梯形图程序如图2,可以看出,电动机做Y启动,同时定时器T开始计时,5秒时间到,第二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闭触头T0断开,切断Y启动;第三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开触头T0闭合,电动机做△运行。T的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起到了切断KM1和接通KM3的作用。

二、定时器的解析

在上例中,定时器起到了延时控制的作用,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中的时间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有两种,分别是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在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学生只是盲目设置定时器T,对定时器的作用却不了解。借助这个程序,学生明白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图2梯形图中,当第二个梯级中的定时器线圈得电后,此梯级中常闭触头T0没有立即断开,等待5秒后才断开。同理,第三个梯级中的常开触头T0没有立即闭合,等待5秒后常开触头闭合,接通第三个梯级电路。这样就充分说明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的时间继电器。

三、串行控制和并行控制的比较

学生对继电器控制的并行工作方式很熟悉,对PLC的串行工作方式却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PLC的串行工作方式?笔者抓住调试程序的机会,让学生看到二者的区别。在程序运行时,梯形图程序先转换成指令语句表才可传输监控运行,可以看出指令语句是被逐条扫描的,说明PLC是串行工作方式。扫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运行,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进行循环扫描工作。可见,梯形图只是PLC编程的一个手段而已。

PLC教学经过上述处理,教师讲授深入浅出,让学生逐步掌握PLC的编程技巧,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endprint

摘 要:PLC课程的教材重点多放在指令讲解等问题上,缺乏对编程方法的讨论,学生感到PLC指令学习很容易,编程却很难。本文以三菱FX2NPLC为例,从实用角度出发,结合编程实例,重点介绍PLC教学的方法,提高PLC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启、保、停 编程过渡 梯形图程序 定时器 串行工作

在PLC教学中经常要利用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容易忽略PLC和电力拖动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互联系,这恰恰是学习PLC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在此阐述在PLC 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梯形图程序中的“启、保、停”

在PLC编程教学时,我们要根据电气控制要求结合继电器控制特点编写梯形图程序,充分体现“启、保、停”的规律。学生掌握此规律后就能很容易地编写出梯形图程序。所谓“启”,即电路的启动控制;所谓“保”,即电气控制中的自锁和互锁;所谓“停”就是总停控制。在讲课中我们还要强调PLC中软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同样是用于启动控制,PLC中软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同样是用于停止控制。

下面,我们以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启动系统为例,讲解“启”“保”“停”的应用。

控制要求:三相电动机Y―△启动的主电路。在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使接触器KM1、KM2的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机以Y形接法启动。x秒后,断开KM1,接通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使电动机以△形接法运转。按停止按钮时,电动机停止运行。

1.继电器控制线路分析

自锁控制:由KM2和KM3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并联在各自线圈的回路里。

互锁控制:由KM1和KM3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完成,它们分别串联在对方的线圈回路里。

2.继电器控制到PLC梯形图的过渡

三相交流电动机Y―△启动控制中定时器T设定为x秒,编程时设定T=5秒。

图1是从继电器控制图向PLC梯形图程序的过渡。从图中可看出KM2和KM3常开触头的自锁,KM1和KM3常闭触头的互锁,同时清晰反映了“启”“保”“停”的控制规律。

图1 图2

3.PLC梯形图程序的编写

输入端口:启动按钮为X0,停止按钮为X1。输出端口:KM1为Y0,KM2为Y1,KM3为Y2。经过过渡处理后,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梯形图程序的编写。这种方法容易理解,经过题目训练,学生能很快掌握梯形图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

梯形图程序如图2,可以看出,电动机做Y启动,同时定时器T开始计时,5秒时间到,第二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闭触头T0断开,切断Y启动;第三个梯级中定时器的常开触头T0闭合,电动机做△运行。T的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起到了切断KM1和接通KM3的作用。

二、定时器的解析

在上例中,定时器起到了延时控制的作用,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中的时间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有两种,分别是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在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学生只是盲目设置定时器T,对定时器的作用却不了解。借助这个程序,学生明白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图2梯形图中,当第二个梯级中的定时器线圈得电后,此梯级中常闭触头T0没有立即断开,等待5秒后才断开。同理,第三个梯级中的常开触头T0没有立即闭合,等待5秒后常开触头闭合,接通第三个梯级电路。这样就充分说明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通电延时型的时间继电器。

三、串行控制和并行控制的比较

学生对继电器控制的并行工作方式很熟悉,对PLC的串行工作方式却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PLC的串行工作方式?笔者抓住调试程序的机会,让学生看到二者的区别。在程序运行时,梯形图程序先转换成指令语句表才可传输监控运行,可以看出指令语句是被逐条扫描的,说明PLC是串行工作方式。扫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运行,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进行循环扫描工作。可见,梯形图只是PLC编程的一个手段而已。

PLC教学经过上述处理,教师讲授深入浅出,让学生逐步掌握PLC的编程技巧,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梯形图梯级延时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经济运行初探
基于VC的梯形图编程软件开发技术
继电器电路转为梯形图教学经验浅谈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远程集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集中调控的探索与思考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
光控触摸延时开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