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疫病防控

2014-02-24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12期
关键词:马属缓冲区疫区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广州 510440)

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疫病防控

谢月优,彭南秀,梁卓粤,薛 红,沈 丹,张海明,彭 聪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广州 510440)

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即没有规定马属动物疫病的区域。广东从化成功建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即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以下称“从化无疫区”),并在强有力维护的保障下,2010年广州亚运马术比赛完美落幕,实现了在国内首次举行国际性马术赛事的历史性突破,赢得了众多国际业界的赞誉。同时,也再一次向世界成功展示了我国兽医工作者防控动物疫病的能力。

维持无疫的根本手段主要是阻断外疫、控制内疫。其中,阻断外疫主要通过对输入的易感动物实行检疫监管来实现,控制内疫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易感动物采取一系列的疫病防控措施来实现。自2007年启动从化无疫区项目至今,8年来,从化无疫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检疫监管和疫病防控模式,并不断完善和提升,在此与大家分享。

1 区域区划

从化无疫区,包括无疫区和缓冲区。其中无疫区指从化市行政区域,缓冲区指与无疫区相邻的8个县级行政区域。

2 检疫监管

2.1 检疫监管措施

马属动物疫病极易通过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传播,因此,要防止外疫进入,须通过采取建立屏障体系措施控制马属动物自由进出从化无疫区,以降低动物疫病传入无疫区的风险,维持区域内动物卫生水平。

2.2 检疫监管流程

2.3 检疫监管经验

2.3.1 简政放权,高效运作。为进一步提升输入审批效率及监管效力,以政府综合体制改革为契机,

广东省于2012年正式将原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受理输入无疫区的检疫申报权限逐级下放至从化市,更加便利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输入前审批及输入后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

图1检疫监管流程

2.3.2 创新报备要求。目前,国家对输入缓冲区或安全通道的检疫监管要求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规范》提出“缓冲区采用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同样的措施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流通控制”,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但缓冲区毕竟不是无疫区,既没有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指定通道,也没有专门的动物隔离检疫场,更重要的是,对不按要求强行输入缓冲区或安全通道的行为缺乏处罚法律依据,因此,缓冲区或安全通道很难执行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同样的措施。鉴于缓冲区在无疫区马属动物疫病控制中发挥的重要屏障作用,尤其是对调动相对频繁的马属动物而言,疫病风险较明显加大。因此,我们提出了对输入缓冲区的马属动物实行输入前报备的要求,即养殖场在引入马属动物前须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备所要输入马属动物的数量、来源地、输入时间等相关信息。便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马属动物移动情况实施监管。

3 马属动物疫病防控

3.1 防控措施

从化无疫区所控制的疫病包括非洲马瘟等14种马属动物疫病,既有马流感等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有日本脑炎等虫媒、野生动物传播疫病。根据疫病传播的规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控制疫病发生的有效方式。据此,我们结合从化无疫区控制病种的传播流行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疫病防控措施,实现了马属动物疫病的零发生。具体的疫病防控措施见图2。

图2疫病防控措施

3.2 疫病防控的具体作法

3.2.1 提升饲养与防疫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马场饲养与防疫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马属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指引》,对饲养环境、防控要点、移动要求等明确指引。同时,由于发热是大多数传染病的重要症状,我们要求马场实行每日对马属动物体温测量及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2.2 芯片管理。为高效识别区域内的马属动物身份,我们在马属动物饲养与防疫管理中引入了国际先进的RFID技术,对区域内所有马属动物植入永久、唯一识别号的电子芯片,通过专用电子扫描器,对马属动物进行身份识别。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马属动物个体信息库,利用电子芯片管理实现了对马属动物的来源、免疫、监测、移动等情况的实时监控,满足了对区域内马属动物追溯的要求。

3.2.3 风险评估确定免疫措施。经对非洲马瘟等14种马属动物疫病发生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认为马流感是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境内有发生;而日本脑炎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虫媒传播疫病,主要经蚊子叮咬传播,其宿主范围十分广泛,发生风险也较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高质量的马流感疫苗和有效的免疫能较好地防止马流感的发生,而适当的免疫对马日本脑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经风险分析,将马流感和马日本脑炎列为免疫控制病种,并对马属动物实行免疫。

3.2.4 科学监测。通过监测证明无疫,因此开展马属动物疫病监测是评估从化无疫区防控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从化无疫区每年开展两次马属动物疫病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为确保监测采样的代表性和合理性,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监测采样计算软件--Survey Toolbox软件科学计算采样量,根

据养殖规模、分布状况、流行病学特点等来确定采样地点和数量;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优先采用OIE推荐的试剂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国际要求。而事实证明,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是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3.2.5 媒介调查研究与防范治理。从化无疫区所控制的14种马属动物疫病中,日本脑炎等10种疫病与虫媒、野生动物传播有关。为将虫媒和野生动物传播疫病的风险降到最低,从化无疫区自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每季度开展虫媒、野生动物等相关马属动物疫病传播媒介的种类分布、消长规律、活动规律等情况的摸底调查,并对虫媒和野生动物携带马属动物疫病病原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消杀、治理和防控措施。通过采取切实有力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了区域内相关马属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4 讨论

4.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输入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国家层面有关无疫区管理法规要求仍不是很完善。比如,对缓冲区输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要求缺乏,导致对输入缓冲区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和外疫防控无据可依,相关工作难以开展或落到实处。又如,为防止由于易感动物的引入而可能将有关病原带进缓冲区从而增加无疫区的疫病风险,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易感动物输入无疫区、缓冲区的准引标准及检疫监管要求,全国一盘棋,降低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区域的外疫输入风险。

4.2 监测阳性动物处理缺乏国家指引

从化无疫区规定控制的14种动物疫病当中,除马传贫和马鼻疽有相应的防治技术规范外,其他病种均没有。而农业部出台的《<无马流感区标准>等16个无规定动物疫区规范》也只是明确了临床病例的处理,对抗体阳性动物如何处理没有明确指引,而且仅适用于相应疫病无疫区的建立与评估。而从化无疫区所控制病种有12种为非免疫控制病种,对于该些病种检测抗体阳性但未检出病原且没有临床症状的动物如何处理亟待解决。建议国家针对目前国内已建成无疫区的相关病种,尽快制定相关的防治规范指引,全国统筹,也可避免出现各地做法不一而难以进行疫病净化的情况。

4.3 电子芯片标记便于马匹管理

目前,国内马匹标识方式、追踪技术较为落后,基本依靠马匹外观、烙印号等来对马匹进行原始、简单的身份鉴别,容易出现马匹身份调换的情况,不适合在追踪溯源要求较高的区域使用。而电子芯片标记,由于其可实现全球唯一号码,用任何符合ISO 11784/11785标准的识读器均可读取,更利于马属动物区域化管理区域对马匹身份的追踪溯源和管理。

S851.33

:C

:1005-944X(2014)12-0027-03

彭 聪

猜你喜欢

马属缓冲区疫区
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感染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串行连续生产线的可用度与缓冲库存控制研究*
基于ARC的闪存数据库缓冲区算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