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晶晶与曹立业:跳台背后的分水岭

2014-02-17刘子倩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立业郭晶晶国家队

刘子倩

曹立业,一个公众足够陌生的名字,国家跳水队助理教练。在圈内,他小有名气,15岁就夺得全国冠军。在他的小伙伴中,不乏日后的世界和奥运冠军,其中最知名的是“发小”郭晶晶。

曹立业与郭晶晶的缘分似乎命中注定。两人是保定老乡,7岁相识,一起练习跳水;两个小伙伴数次代表河北跨省“作战”;4年后,一同进入河北省跳水队,转为职业运动员;曹立业从事教练工作后,又恰巧成为当时已颇有名气的郭晶晶的助理教练。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两个小伙伴身上可见一斑。一个战胜伤病,几经蛰伏最终加冕为一代“跳水皇后”,成为全民偶像;另一个则不得不在无法痊愈的伤痛下黯然告别十米跳台,默默从事教练工作。

从儿时身边的玩伴、队友到奥运冠军、广告宠儿、绯闻主角,尽管两人的身份在数年之间已有天壤之别,可曹立业眼中的郭晶晶却从未变过,永远是那个大大咧咧、无话不谈的小伙伴。望着曾经的队友一次又一次站在领奖台上,曹立业早已没有了出师未捷的沮丧,“我是站在他们背后鼓掌最卖力的那个。”曹立业说,望着曾经的小伙伴们一个个摘金夺银,他早已有了新的梦想。

百里挑一

大年初三,一身标准的运动装,背上一个四方的双肩包,曹立业急匆匆地从老家保定赶回位于北京南二环的国家跳水队报到,对于已干了26年跳水的曹立业来说,三天的春节假期已经极为奢侈。

曹立业今年33岁,身材匀称,1米7的个头,典型跳水运动员的体形,头发从中间隆起,有些莫西干头的味道。或许是长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因,他身上透着些鲜明的活力,显得十分年轻。

多年南征北战,曹立业很少在保定家中过节,即便没有比赛,也大多在训练中度过,离家不远的河北省游泳馆几乎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

曹立业出生在保定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在化纤厂上班,母亲是棉纺厂工人。曹立业小时贪玩,喜欢看动画片,身体不是很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发烧。

1988年,7岁的曹立业进入保定化纤子弟小学。这是一所河北省体育传统名校,以乒乓球见长,不过,曹立业却被分到了游泳班。

正式开学之前,河北省游泳训练基地的教练李芳来挑选小队员。曹立业依稀记得当时场景,班主任让同学们保持安静,小朋友们仍闹个不停。被点到名的同学在讲台上做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再回答一两个问题。曹立业不记得被问的是什么问题,但他肯定他的答案是教练想要的,因为整个年级6个班300余人,只有5个同学被选中,曹立业是其中之一。

若干年后,身为河北跳水队教练的曹立业来到小学挑队员时,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当年被选中的原因,身材均匀,能说好动,有股聪明劲儿。“孩子都还小,除了身材之外,最主要的是看是否机灵。”曹立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那个时候,家长对跳水也没有概念,亲友问什么是跳水,曹立业说,就是从十米高的台子上往水里扎,想着多参加体育锻炼总不会有坏处,曹立业父母没有细问就答应了。曹家还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北省游泳训练基地的贺信,这让父母喜出望外,“毕竟是百里挑一”,这封已经发黄的信至今仍珍藏在家里。

位于古城保定乐凯北大街的河北省游泳训练基地成立于1970年代初,原隶属于保定市体育局,后改为河北省体育局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包括游泳、跳水、花样游泳、蹼泳四个项目。

游泳和跳水一直是河北省的优势项目,大部分运动员来自保定,在这个如今已显破旧的游泳馆里,诞生了多位世界和奥运会冠军。在曹立业被选中一个月后,从训练基地走出的游泳运动员钱红,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夺得100米蝶泳铜牌,后来成为中国游泳“五朵金花”之一。

曹立业这批小队员共30人,选拔自市区多个小学,在这群刚满7岁的孩子眼中,虽然还没有强烈的竞争观念,可一个叫郭晶晶的女孩还是吸引了小伙伴们的目光。

少年冠军

“一个女孩子理了一个板寸,只比男孩的头发长一点儿。”曹立业对这个别致的发型记忆犹新,“她就是个假小子。”

童言无忌的孩子们开着各种玩笑,可这个小姑娘并不介意。郭晶晶与曹立业有着颇多相似之处,两人同岁,都出身工人家庭,均来自体育传统名校,都是被教练李芳相中。然而,两人最大的不同是练习跳水的初衷,曹是为了锻炼身体素质,郭则是因为身体条件出众。

教练李芳在乐凯小学挑选队员时发现,这个“假小子”弹跳力好,远超同龄孩子,并且爆发力强,速度出众。十年之后,身体状况成为两人走向殊途的分水岭。

郭晶晶的“假小子”形象延续了多年。曹立业还记得,两年后外出比赛大多是两男两女的搭配,但在安排住宿时,组委会工作人员常将郭晶晶误认为男孩,为三男一女如何分两个房间发愁。

9月开学后,小队员们白天在各自小学上课,放学后到游泳馆训练。第一课是学游泳。说是训练,更多是在水中嬉戏。孩子们很快就能摘掉游泳圈游泳了,而郭晶晶20多天还没学会,教练们有些纳闷。郭母告诉李芳,郭晶晶早就学会了游泳,但曾被水呛过,对水有些畏惧。

不过到了岸上,这个“假小子”彻底让小伙伴们惊呆了,不管是30米短跑还是几百米的长跑,男生女生都不是她的对手,每次赢得都很轻松。

虽然只有六七岁,他们就要做一些力量练习,俯卧撑一做就是50个,由于队员太多,教练无法顾及,曹立业和小伙伴总会愉懒并谎报个数。性格外向的郭晶晶也喜欢在训练中交头接耳,教练李芳叮嘱其他同学对她实行“孤立政策”,第二天郭晶晶就哭着向教练承认错误。

一年半后,小队员们集中到保定新市场小学,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自习写完作业后方可回家。“当时就算有点半专业的意思了。”曹立业的印象中,基本都是晚上9点后才能回家,他开始对训练有些抵触,“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我还要去训练?”

训练间隙少有的休息时间,曹立业都充分利用起来。游泳馆地下有个与食堂相连的防空洞,他们常在里面捉迷藏。

虽然有些叛逆,但悟性高,协调性好,训练刻苦的曹立业还是脱颖而出,他与郭晶晶迅速拉开了与其他小伙伴的距离。1990年,在贵州六盘水举行的全国少年暨“幼芽杯”跳水比赛中,曹立业获得跳台第一名,跳板第六名,郭晶晶的两项实力更为平均,分获第二和第三名。尽管只是全国少年赛,小将的成绩让沉寂数年的河北跳水重燃希望。教练李芳在运动员时期最好的成绩是全国亚军,她坚信这批孩子中必定会诞生世界冠军。

一切为了职业灶

回到保定,曹立业感觉到冠军的分量。教练比原来温柔了,其他队友向他投以羡慕的目光,教练还向他俩透露一些报批进入河北队的进展。那时,跳水梯队建设断档,没有市级队伍,加入河北跳水队就意味着“一步登天”——直接转为职业运动员。

10岁时,两人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些高难度的动作做不出来时,教练就叮嘱他们观察揣摩老运动员的动作。一个比他俩大一岁的男队员成为他们的榜样,动作一气呵成,水花压得漂亮。他叫王克楠,十年后也成为世界冠军。

这一年,郭晶晶不幸腿部骨折。教练担心她年纪小,回家养伤会懈怠,就在游泳馆搭了木板,让郭晶晶边养伤边观看队友训练。仅一个多月后,郭晶晶就开始恢复训练。

那时,曹立业已主动要求加练。11岁的曹立业并不是梦想得冠军,他努力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吃上职业灶。训练基地食堂分为业余灶和职业灶。业余灶几乎是永远不变的馒头、白菜,职业灶则丰盛得多,早餐是牛奶、黄油、鸡蛋和火腿肠,中午有软炸虾仁等三四个炒菜。“只要让我进去吃,训练多辛苦都无所谓。”曹立业说,吃上职业灶也成了两个伙伴交流最多的话题。

河北跳水队短时间内没有编制,但为了表示对他们成绩的认可,基地批准他俩可先进入职业灶用餐。两个小伙伴击掌相庆,二话没说就往职业队食堂奔。曹立业还记得那天有八道菜,饭后每人还有一份水果,一瓶北冰洋汽水和一个只有大城市才见到过的瓷罐装的酸奶。

1992年,两人终于正式成为河北跳水队运动员。时间带来的不止是年龄的增长,还有职业体育的残酷,一个个曾共同训练的小伙伴都被淘汰出队。事实上,1988年那批队员中,最终留队的仅有曹立业和郭晶晶两个人。

他们成为当时河北跳水队最小的职业运动员,曹比郭大6个月,两个人的关系更像兄妹。每天训练,动作稍有走形,教练就会高喊,“这个不算,重新跳。”两人常在跳台上讨论“今天你有几个不算的”。

曹立业此时已将目标从吃上“职业灶”改为夺得奥运冠军。次年北京举办的世界杯跳水赛上,中国队赢得9个项目的所有金牌,10米台金牌获得者池彬就是河北跳水队的同门师姐。

可事与愿违。在1993年举行的“幼芽杯”比赛中,曹立业因为高烧不退,放弃参赛,郭晶晶则一举包揽三个冠军。按照当年国家跳水队的规定,“幼芽杯”的前三名可进入国家队集训。

送别郭晶晶时说了什么,曹立业已经有些模糊。作为上一届“幼芽杯”冠军,曹立业觉得,如果没有伤病,自己也会成为国家队的一员。但机遇对于体育运动员同样重要,当时国家队已进入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备战周期,错过了就要再等4年。

“这成了我们的分水岭。”20年后,曹立业总结说。

为了冠军的梦想

曹立业和王克楠很快收到了郭晶晶的来信,介绍在国家队的情况,希望与两人在国家队重逢。进入国家队一年之后,郭晶晶就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爆发,将十米台和三米板两枚金牌收入囊中。

“我只跟同时期的男队友对比。”曹立业坦言跳水渐入佳境的郭晶晶并不是自己的衡量的标尺,可到1996年当年小伙伴已站在亚特兰大奥运会跳台上时,曹立业仍在省队训练,巨大的落差让他第一次体会到竞技体育的无情。

曹立业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期待着小伙伴夺金,但郭晶晶意外地排名第五。郭晶晶事后告诉曹立业,当时站在跳台上,紧张得身体已经不受控制了。

这一年,曹立业也取得突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冠军赛上,与王克楠搭档,获得双人跳台冠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唯一的成人组冠军。

还没有完全享受冠军的喜悦,曹立业就遇到了技术瓶颈,一个转体动作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位。郭晶晶则遭遇的人生的第二次重大伤病,右腿迎面骨螺旋开放式骨折。在河北队养伤时,教练并没有让郭晶晶停止训练,在打石膏的四个月中一直进行上肢力量练习。曹立业经常看到满脸痛苦的郭晶晶边流眼泪边做动作,“教练太残忍了。”曹立业有时悄悄拍着郭晶晶肩膀说。

曹立业一度萌生了退役的想法。教练来他家做思想工作,建议他降低难度,巩固基础。一段时间魔鬼训练后,曹立业终于迈过了这道坎,郭晶晶随后也伤愈复出。不久,郭晶晶、曹立业和王克楠同时进入新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中。

向着世界冠军的梦想更进一步的喜悦尚未消退,坏消息便来了。曹立业被告知他的右手患上了舟状骨骨折。舟状骨位于腕部,骨折经治疗后虽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几乎难以痊愈。“这块骨头折了基本上就与跳台告别了。”

曹立业不想这样轻易与跳水告别。1999年,他得到一个机会,成为国家队金牌教练钟少珍的助手,当时钟少珍带的队员正是郭晶晶。

两人在训练馆里一见面,都憋不住笑了出来。不过训练过程中,两个都严肃地各司其职,助理教练曹立业严格要求,运动员郭晶晶严肃完成。

世界女子三米板也开始进入郭晶晶时代。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郭晶晶夺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尽管只是助理教练,郭晶晶的金牌仍令曹立业兴奋不已。雅典奥运会后,曹立业回到河北队担任教练,从挑选队员,训练管理,文化课安排,事无巨细。他与郭晶晶的联系变少,大多是从网站的娱乐版上得知昔日队友的消息。

从不八卦队友生活的曹立业还是通过媒体知道霍启刚这个名字。在北京的一次聚会上,郭晶晶将男友正式介绍给了曹立业。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曹立业重新回到国家队担任助理教练,已经退役的郭晶晶在香港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听说还会在保定举办婚礼,曹立业特意向队里请假,打算当面送上祝福,但回门宴最终取消。“不论在哪儿,我们都希望她能幸福。”

曹立业的跳水生命在教练这条路上得以延续。他说,他现在的目标是亲手调教出世界和奥运冠军,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

今年春节,怀旧的曹立业在朋友圈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在一个叫河北游泳训练基地的地方,我们曾经一起训练,一起流汗,三五成群吃夜宵,泳衣成行绳上挂,为了梦想,我们各奔前途,散去后方知,这一别或许就是一世。

猜你喜欢

立业郭晶晶国家队
“跳水女皇”郭晶晶: 嫁入豪门这7年
成家立业之我见
“跳水女皇”郭晶晶:嫁入豪门这7年
天然气处理站的管线配管
两个儿子怎比优劣?“双面胶”父亲哟酿命案
榜单
郭晶晶被曝10月嫁霍家
田亮、郭晶晶:如临大敌的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