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数字音乐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2014-02-09钱思舒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呼吸声波形图音量

钱思舒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高校声乐教学中数字音乐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钱思舒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将传统声乐教学与当代数字音乐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减轻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工作压力;减少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技术问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难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提升高校声乐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填补数字音乐技术在实际声乐中运用的空白,同时为传统声乐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有效渠道和思路。

高校声乐教学 数字音乐技术 教学运用

目前,国内外的音乐制作领域都已经很完善地应用了数字音乐技术。即将听觉表现为视觉等其他更直观的形式。并根据视觉观察,发现声音或演唱的问题;并通过直接对视觉等其他感官形式的调节,间接地改变声音、演唱的内容,纠正其缺陷,提高其水平。然而,在声乐教学领域,数字音乐技术的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艺术类院校教师团队关于声乐教学和数字音乐的分工过于明显,且双方合作机会比较欠缺,因此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处于相对匮乏甚至空白的状态。

在高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国内各类大学院校的教育体制很明确提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教育理念。而在各大高校声乐课程的设置中,依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给学生的大部分是学习技巧,导致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数字音乐技术在声乐自主学习方面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自主学习理念,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辨别乐感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减轻声乐教师的负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相关术语(适于本课题应用的)

1.重要声乐术语概述

(1)音律类

音准:歌唱中,演唱者发出的音高与作品所在音律、调式中对应音阶的符合程度称为音准。歌唱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的控制提高音准,是衡量演唱者演唱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倚音:倚音是歌唱中常用的装饰音之一。指在某个旋律音的前方或者后方,添加一个或者多个短促的、快速经过的音符,用于修饰这个旋律音。加在被修饰旋律音前面的,叫做前倚音;加在被修饰旋律音后面的,叫做后倚音;只加了一个的叫单倚音;加了超过一个的叫复倚音。在演唱过程中,适当添加各种倚音,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丰富程度。倚音是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三度创作(词曲为一度创作,编曲配器录音为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

颤音:颤音是为增强嗓音的表现力而加的轻微的震颤效果,由发音的微小快速的音高变化、气息变化、音量变化等因素构成。颤音是当代歌曲演唱中,长音处理的重要手段。合理、均匀的颤音可以避免音符长时间持续带来的呆板感觉。

(2)节奏类

抢拍:演唱者所演唱的音符,早于正确的节奏出现,演唱速度过快。

掉拍:演唱者所演唱的音符,晚于正确的节奏出现,演唱速度过慢。

(3)动态类

音量: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指人耳对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

起伏:在声乐艺术中主要指音量大小的变化趋势,是表现演唱情绪的重要手段。

(4)其他类

唇齿音:通过唇与齿、齿与齿的咬合而发出的音。唇齿音(尤其是齿音)往往由高频组成,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咬字清晰的重要决定因素。

呼吸声:是乐句与乐句间进行换气的声音,是当代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呼吸声的演唱是不真实的、没有生命力的。有些适当的位置,声音的表现力非常出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口水声:由于不自觉发出的口水、牙齿、舌头与口腔各个部位的多余声音,多数比较细小,但是清晰可闻,是演唱声音干净的重要组成因素。

2.重要数字音乐术语概述

波形图:通过录制,显示演唱者演唱内容的视觉化体现方式的一种,如图1:

图1

修音图:通过专业修音工具展示的另一种波形图。如图2:

图2

通过修音图,可以直观看出演唱者演唱内容的音高、节奏及音和音之间的转换方式等很多重要因素。

频谱图:显示声音频率分布的专业示波图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声音的明亮与否,浑厚与否及声音音色的特点。

图3

光谱图:用颜色或亮度表现声音频率分布等特征的专业示波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声音的一些小的咔哒及爆音。如图4(本图示将光谱图与波形图结合了,正常是没有波形显示的):

图4

宿主:能够为其他一些插件软件提供运行的母体(载体)的大型软件,如本文使用的Steinberg Cubase。

插件:能够插入母体(载体)也就是宿主软件,丰富宿主功能的一些小型软件。这类软件不能独立运行,一般都提供相对单一的功能,需要附着宿主软件才能运行。如本文使用的iZotope Ozone5。

二、相关工具概述

1.Steinberg Cubase 7.5.1

图5

Steinberg Cubase 7.5.1是德国Steinberg公司开发的 (隶属于日本yamaha集团)的主力音乐工作站软件,是目前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音乐软件之一。本文将用该软件提供和显示波形图,以及为其他一些插件提供宿主。

2.Celemony Melodyne 3.2

图6

Celemony Melodyne 3.2是一款专业进行声音修正美化的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对声音的音准、节奏、动态等进行专业修正,堪称演唱领域的“整容师”。本文用其显示及修正人声的音准、节奏、齿音等多方面内容。

3.iZotope Ozone5

图7

iZotope Ozone5是当今世界最专业的母带处理软件,它是一个插件,需要依托宿主运行。本文将使用它的频谱模块进行声音的频谱显示。

4.iZotope RX3

图8

iZotope RX3是一款专业的音频修复软件,自带了各种修复工具。本文将使用其Declick&Decrackle模块,进行各类口水声的显示及修正。

三、上述相关概念的综合分析与论述

1.音律类的声乐要素与数字音乐视觉化的对应论述

(1)音准

音准不但是衡量演唱者水平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同时音准的精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听众对于作品情感的衡量。也就是说,音准欠缺的演唱对于听众尤其不太专业的普通听众而言,会让他们感觉作品不但调子不准,而且演唱者的情绪处理和表达也不好。

在传统声乐教学中,音准往往由授课教师演奏钢琴键盘辅助,主要依靠教师的听觉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这种传统的做法往往很难做到教师对学生的一对多模式。同时,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效率相对低下。

通过使用数字音乐技术,将演唱者的音准直接可视地用图形显示出来,从而解决以上问题。同时,还可以用专业软件随手修正,以直接对比唱准和唱不准的听感。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方便学生自发寻找自身问题。现在我们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和论述。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1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1b

通过试听音频我们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1a听起来音准一般,情绪感觉相对比较凌乱,而修正版本的audio1b则要好得多。

②用melodyne软件打开这段演唱的音频看这句演唱的修音图,如图9: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发现,图9中红色箭头标注位置的音,与正确的位置有明显偏差,有的高了,有的低了,一目了然。

图9

通过melodyne软件的修正功能,修正后的修音图如图10:原本那些偏离了正确音符位置的音,现在都被拉回正确位置。图10所示的就是audio1b对应的修正后的演唱,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学生可以借由上述手段,自行观察演唱的音准情况,以备调整。

图10

(2)倚音

倚音对主音的修饰功能,不容忽视。通过修音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演唱中倚音的添加情况。甚至可以在没有演唱倚音的位置,手动添加倚音。这样可以由学生自行判断倚音的演唱情况,以及自行试验决定是否要在一些地方添加倚音。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2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2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2a,演唱者演唱时加入很多倚音进行处理,显得情感细腻。而修正版本的audio2b,则减少了倚音的成分,显得情感更直截了当。

②用melodyne软件打开这段演唱的音频看看这句演唱的修音图,如图11。通过视觉可以发现,图11中箭头标注位置的音都是明显的倚音,图12中则取消了这些倚音,这样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上均与原版本有明显区别。

图11

图12

(3)颤音

最能表达颤音唱法的,一般都是围绕正确音高的上下振动方式。那么每一下振动偏离主音多少,以及振动的快慢,就成了决定颤音演唱水平高低的关键。在声乐教学当中,我们发现针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只用文字语言描述其每一下颤动的质量、颤音演唱存在的问题时,很难精准领会教师所说的内容。而用数字音乐手段,则可以通过视觉更直接地让学生看出自己的问题。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3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3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3a,演唱者演唱的长音尾音显得没精打采,而修正版本的audio3b,则使感情很集中,比较到位。

②用melodyne软件打开这段演唱的音频看看这句演唱的修音图,如图13。通过视觉可以发现,图13中箭头标注的位置,首先该长音颤音的起始部分存在不规则抖动,同时音准偏低;其次,长音尾部的颤音随着颤动,整体向下偏移了,而且第一下颤动速率明显加快。正因为这些问题,引起audio3a听感不佳。而图14则修正了这些问题。

图13

图14

2.节奏类的声乐要素与数字音乐视觉化的对应论述

(1)抢拍和掉拍

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个别字抢拍或者掉拍的现象,引起节奏凌乱、呼吸混乱。对作品整体情绪的把握会顾此失彼,尤其一字多音的情况下,每一下转音其实都是有节奏上的要求的。但是很多学生对此重视不够,出现问题时,教师难以细致精准地指出具体问题出自哪儿。应用现代数字音乐手段,可完美地解决以上问题。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4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4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4a,演唱者的节奏把握能力不好,感觉节奏不稳(但是没法特别细致描述到底错了多少),而audio4b则没有以上问题,显得节奏很准确,其他方面也相对有明显改进。

②用melodyne软件打开这段演唱的音频看看这句演唱的修音图,如图15。通过视觉可以发现,图15中箭头标注的位置,也就是“爱上了你”这几个字明显抢拍了,唱得过于提前。图16中,我们修正了这些问题。同时,我们还修正了前述的音准等问题,所以显得整体听感提升很大。

图15

图16

通过此例可以看出,应用数字音乐手段,通过视觉配合观察歌唱的节奏,是更显而易见的。

3.动态类的声乐要素与数字音乐视觉化的对应论述

(1)音量

音量在演唱中,除了作品整体的音量以外,更有价值的体现在单个字或者词的音量强弱上。作品的抑扬顿挫主要就是靠各字词的音量差异体现的。同一字词的不同音量处理方式,会明显体现出不同效果。结合视觉,将更好地认识音量差异的处理。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5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5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5a,演唱过程中的音量控制比较平稳,各字词之间的音量差异尽管存在,但不是特别明显。这样显得歌曲四平八稳、比较稳重。而修正版本的音频audio5b,“看不见你的眼睛”这句中,“的”和“眼”字则音量明显变大,增加了作品的跳动感和波浪律动感觉,但是削弱了作品的稳定性。具体的差异,通过图示可以更好地呈现。

②用Steinberg Cubase载入这两次不同的演唱,显示波形图如图17。其中上图对应音频audio5a,可以看出箭头所指两个字的音量较适中;下图对应音频audio5b,可以看出箭头所指两个字的音量明显增大,与其他字相比有显著的动态提升。

图17

(2)起伏

起伏一般多数指音量的线性渐变 (比较少的情况下也有音量突变的可能)。最基本的起伏就是增大,或者减小。复杂的起伏可以归结为不同阶段增大或者减小的组合。增大或者减小的速率及长音内部多次增大减小的变化,是声乐教学中很难用语言说清楚的问题。通过数字音乐手段,可以将此问题用视觉方式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学变得简单,让学生的认识变得直观。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6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6b

通过试听音频,我们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6a,“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的“娘”字,音量起伏相对简单。基本就是平直状态,到最后快速渐弱至消失;而修正版本的audio6b,“娘”字处理则较为丰富,明显感觉到该字在进行当中,大致经过了从小变大最后变小的过程。具体音量曲线用波形图显示出来,则一目了然。

②用Steinberg Cubase载入这两次不同的演唱,显示波形图如图18。其中,上图对应音频audio6a,可以看出箭头所指两个字的音量较适中;下图对应音频audio6b,可以看出箭头所指的长音,下波形起唱后,音量基本呈平直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最后进行了渐弱处理;下一波形起唱后,迅速降低音量,然后逐渐增大,增大到高点以后,持续一段时间,最后进行渐弱处理。由此例可以看出,通过图像显示音量变化趋势,比耳朵更准确,是辅助教学的良好手段。

图18

4.其他类的声乐要素与数字音乐视觉化的对应论述

(1)唇齿音

唇齿音是汉字发音的重要组成因素。很多汉字,其咬字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字头也就是唇齿音,这部分发音声带不振动,只发出不带有任何音高的声音;第二阶段是字尾,这部分发音声带振动,往往发出带有音高的声音。

如汉字“搜”,按照这种方式分析,则第一阶段由牙齿和舌头通过气息,发出S音(注意,声带不要振动);第二阶段,声带振动发出OU音,两者结合形成了“搜”字的正确读法。

唇齿音中,最重要的是齿音。齿音往往决定歌手的咬字清晰程度,也常常反应歌手的普通话标准程度。如上面所举例子的“搜”字,有些普通话不准的歌手,会将之读为“收”。就是因为其在发音的第一阶段,由于舌头位置不对,将齿音S,读成SH,进而引起整个字咬字的问题。

齿音以S,SH,CH,C,X最明显,齿音主要集中在中高频区域,一般处于3500hz到8000hz之间。其中,男性齿音多数集中于3500hz到6000hz左右的区域,男性的齿音多数集中于4500hz到8000hz左右的区域。根据这个经验可以通过声音的频谱图,有针对性地发现演唱者的齿音所处区域。并根据自身的齿音多少情况,结合频谱图进行自我矫正练习。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7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7b

通过试听音频,我们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7a中,很多地方的演唱有一种“呲呲”的刺耳感,这一般就是齿音在作怪。audio7b中,则没有这种刺耳的感觉,但是咬字则显得不如audio7a清晰。优良的演唱需要适度的齿音。齿音量不足的话,会引起咬字不清晰;齿音量过大的话,会产生这种“呲呲”的刺耳感。

②用Steinberg Cubase载入这两次不同的演唱,显示波形图如图19。其中,上波形图对应音频audio7a,上一波形图对应音频audio7b,可以看出箭头的位置,就是齿音所在的位置。上一波形图中的齿音明显大于下一波形图中的。

图19

齿音需要唱出多少,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听觉舒适、咬字清晰的两个层面上找到一个平衡。平时衡量齿音多少的时候,除了可以采取上述波形图的方式辅助练习外,还可以采用频谱图的方式观察自己每次演唱的齿音增减情况。

用Izotope Ozone插件,查看这两次演唱的频谱情况,可以实时看出,如图20中对应audio7a的齿音区域的中高频部分明显多于图21。该插件可以实时显示歌手演唱的频谱情况,歌手可以对照图示人为增减演唱中齿音的量。

图20

图21

(2)呼吸声

呼吸声是歌曲演唱中必要的组成因素。合理的呼吸声让人觉得作品的演唱富有生命力。但是过大的呼吸声会让人有演唱不干净、气息不合理、粗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因此,合理控制呼吸声在演唱中的比重,对于声乐表演很重要。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8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8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8a中的呼吸声非常明显,具有明显的抽吸感觉,不具有美感。而在audio8b中,呼吸声则相对合理。

②用Steinberg Cubase载入这两次不同的演唱,显示波形图如图22。其中上波形图对应音频audio8a,下波形图对应音频audio8b,可以明显看出箭头所指的位置,就是呼吸声所在的位置。上一波形图中呼吸声明显过大,而下一波形图中呼吸声则相对合理得多。

图22

呼吸声类似于齿音,往往因人而异。每个演唱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呼吸声合理的大小比例,记住这个比例。应用数字音乐的手段可辅助自己评判呼吸声,以及练习演唱呼吸声。

(3)口水声

如前所述,本文所讲的口水声其实包含演唱过程中口腔不由自主或者不小心发出的各类无用的杂音。这类杂音在现场演出中,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录音制作环节中会比较明显,引起演唱声音不干净,听起来别扭等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加以注意,通过数字音乐手段用视觉进行观察,可以取得良好的辅助效果。

①音频试听

A.原始试听:见音频auido9a

B.修正试听:见音频audio9b

通过试听音频发现,原始版本的audio9a中的呼吸之前有几声不干净的声音,最后的长音中间也隐约有一点小爆音的声音,总体感觉不够完美。而在修正后的audio9b中,则没有此类声音,显得很干净。

②用Izotope Ozone载入这两次不同的演唱,显示光谱图如图23和图24。其中图23对应音频audio9a,可以通过光谱图看出,在箭头所示位置,确实有光谱的不规则小扰动,就是我们听到的不和谐的声音。而图24中,则没有此类不规则扰动。

图23

图24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通过当代数字音乐技术和工具,针对声乐表演中的音律类、节奏类及其他一些类别的问题,都可以将听觉对象转化为视觉对象进行展现。通过这种展现,可以用另一种手段清楚地呈现出声乐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而这种呈现很多时候是用文字语言难以描述和传达清楚的。这是声乐教学中,教师端和学生端信息传递的难点之一。数字音乐手段的应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难点,提高教学信息传递准确度,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软件工具,做到所见即所得,自己发现自身的问题。目前各院校基本都有数字音乐教室,学生往往多数都有自己的电脑设备。通过此类知识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校数字音乐设备的利用率。

而且这些软件工具不但可以呈现出问题,更可以手动解决问题,譬如为没有倚音的演唱添加倚音、为有倚音的演唱去掉倚音、修正唱得不准的音高和节奏、调整演唱的力度动态等。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数字音乐手段修正自己的演唱,然后就修正后的演唱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数字音乐技术手段将越来越便捷。这种便捷不仅将服务于音乐制作领域,而且会服务于高校声乐教学领域,大大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和质量。

[1]Mike Senior(汤楠编译).传说中的复音移调Celemony Melodyne DNA Editor.Sound On Sound,2009.12.

[2]John Walden(musiXboy编译).Cubase6人声comping技巧.Sound On Sound,2011.8.

[3]Carsten Kaise(Logic Loc编译).Cubase 7:频率分析. midifan月刊,2013,9(90).

猜你喜欢

呼吸声波形图音量
测测你的“音量值”
浅析CH-γ方程中解的求法
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量金属棒中声速的有效方法
母亲的爱
水下蛙人呼吸声Mel倒谱特征的实验研究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轨道几何动态检测项目及病害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