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独唱形体表演动作的分类

2014-02-09岳国峰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手势表演者形体

岳国峰

(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声乐独唱形体表演动作的分类

岳国峰

(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歌唱是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本文通过论述表演动作的意义和研究范围与现状,以及对形体表演的分类,从理论到演唱实践形体表演的规律及形体表演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声乐独唱 形体表演 动作分类

在现阶段歌唱艺术研究中,很多学者力图通过对歌唱声音的研究,找到科学训练演唱者嗓音的方法,提高演唱者声音的表现力,进而提高对声乐作品的表现力。这些研究对于歌唱艺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开展这些研究的同时,大家往往容易忽视对形体表演的研究。对形体表演研究很少而对于钢琴伴奏下的声乐独唱更是没有,过去人们注重的是演唱者的声音与技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歌唱艺术的欣赏有更高追求,需要演和唱共同体现。

综上所述,形体表演与声乐演唱的完美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进行二度创作的新利器。正因如此,写作不能完全照搬姐妹表演艺术中的理论和实践,应在相关形体表演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歌唱艺术的特征,主要叙述钢琴伴奏下形体的表演,进而寻找真正属于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规律。

综合对歌唱艺术形体表演研究的文献,笔者从中国知网检索2000年到2014之间前人在形体表演方面直接对歌唱形体表演的研究并不多,但有些文章从声乐表演学和舞蹈形体训练角度做了一定分析,如姜兰、刘岩《论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的共性》(载《乐府新声一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和茅正南《论声乐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载《艺术探索》2004年第1期)等。

他们认为:歌唱是表演艺术,其完整内涵包括“演”和“唱”两个要素。唱是表现的基础,演是艺术升华,即运用歌声和形体动作创作艺术形象,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两者缺一不可①;美好的歌唱与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能使歌唱传神,表演更形象化。因此,要懂得并掌握角色的不同特征,生动、准确、自然地进行形体表演,塑造优美的舞台形象②。

这些文章虽然对歌唱艺术中的形体表演领域做了开拓性研究,但整体看来,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笔者基于目前对形体表演的研究比较薄弱的现状,进行探索性、尝试性分析,以期简要地探究歌唱艺术中的形体表演的基本脉络。

下面按照身体部位可分为面部、身姿、手势,但眼神在歌唱形体表演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笔者将其从面部里单独拿出来细说,当然形体表演中各个动作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这样分开来说能更直观、更明确地看出各自的作用和地位。

1.面部表情

人的种种感情在产生时都会在面部有所呈现,这就是所谓的表情。在艺术表演中,歌唱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体现他想要在舞台上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绪,这一处理要做到精准。歌唱者的表情是伴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喜、怒、哀、乐(图1、图2、图3和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如“微笑”这种面部表情,产生的源头是一种悦众心理的定位。在演唱一些需要情绪低沉或者庄严郑重的音乐作品时就不应该凭借单一的笑展现全部情感。这时应该通过对歌曲背景和主题的体会灵活运用面貌表情。如唱朝鲜族歌曲《长鼓敲起来》时,表演者就不能用压抑深沉的表情,也就是文章说的“喜”。同样在唱《叫我如何不想他》时就不能用过于轻松欢快的情绪,这首歌曲是表现“哀伤”的。《怒吼吧黄河》、《松花江上》这两百歌曲的情绪是“愤怒”。《北京颂歌》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乐”,很自豪地赞美我们的首都。所以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要尽量贴切、真实、自然、连贯地处理面部表情,因此歌唱演员用自己的表情传达歌曲内容是需要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2.眼神

在表演中,眼睛是画龙点睛的关键环节。因此,笔者把眼神从面部表情里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这样更体现它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把眼睛比做心灵的窗户口,“神藏于心,外候在目”③。人的感觉70%来自眼睛,23%来自耳朵,人们各种细微复杂的情绪都可以从眼睛里传达出来。“正如泰戈尔所说:‘任何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④而音乐表演者需要在与观众相互交流时充分利用眼睛这一传达工具,形成表演主客体双方的和谐互动,目光语言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语言要素基础存在。往往存在于现场表演中的情况是:一部分表演者在与观众目光接触中存在胆怯情绪,或不知何时开始眼神上的良性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表演者望向天空或眼神低垂,有的表演者虽然眼光注视观众,但目光不凝聚,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反映。因此,无法与现场观众进行感性交流,这样他的表演并不能吸引观众。

我国著名歌唱家克里木先生的每次演唱都能赢得观众的欣赏和赞美,当中原因不仅是他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表演及高超的演唱技巧,而是他那双具有非常强大传神力和感染力的眼睛会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克里木先生总是用有神的双眼向观众传递着乐曲的精神内涵,反映出卓越的声乐表演者往往善于用“眼力”将听众带入艺术作品的境界里。

图5

图6

图7

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需要将眼睛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表演者通过眼睛与观众进行无声地交流。用眼光的高低角度解释物景的远、近、高、低,如平视、远望、俯视如图5、图6和图7同时将情感从眼神中传达出来。要吸引观众具有感人动听、美的感染力,歌曲舞台表演必须唱出“精气神儿”。总的来说,对眼神的运用上,舞台表演者需要关注注视时间、距离、方向及视线投射角的变化等方面。例如,视角的高低具有固定涵义的表现能力,如视角偏高则表示若有所思,上扬则显得主人公倨傲,下垂则表现羞涩之感。

3.手势

手势同样是人类在表达情绪上的一种“无声语言”,代表情绪和语言的手势很多:如前指、斜旁指、远指、怒指等。手势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表达歌曲的内容,而且可以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更可以为形体造型扩大影响(图8至图15)。在表现情感方面,手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舞台表演者通常运用手势语的两大作用:其一是展示形象;其二是充分表达感情。如图10这种手势就是一个开放的手势,表示情绪向前推,图11是表示内心“收”的手势。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的手势语并不是单凭个人闭门造车突发奇想出来的。这种手势语表达是在个人情感的支配下,根据舞台艺术作品不同内容、环境、主体、氛围等的变化自然而然地流露的。手势语没有统一的框架和规则,无需角度规定,声乐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无需插入过多手势语言。手势动作需要做到协调自然,随着歌曲内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单纯为了增添动作感凭空插入手势语言便会破坏表演的和谐,不能发挥出手势辅助表演的功能。优秀的舞台表演是将手势动作作为表现感情的一种方式,作为辅助歌唱的“无声语言”,是在表演过程中将歌声、手势与感情自然而然地融汇。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4.身姿

一般可将身姿分为姿势和体态。在舞台表演艺术当中,身姿是表演者的思想、情绪、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一场舞台表演成功与否,和表演者是否利用体态语与观众交流,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认为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表演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神清气爽、热情亲切;自然飘逸、不卑不亢。表演者登台时首先要展现出一种神清气爽的气质,在场上表现出一种不卑不亢的质感。作为表演者艺术表演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演员只要有不卑不亢的自尊和自信,从心理角度就能赢得观众的肯定,除表演者外还应该注意舞台表演中身体的转动。首先,歌者在舞台站姿上的三个方位角度:正前位、左位、右位。正前位:在唱前、唱中的大部分及歌曲的头尾。左位、右位站姿时要成左或右的丁字步。将这些形体表演的各种技巧融会贯通,和谐统一于演唱当中,表演者才能将美的音乐带给观众。

注释:

①刘彩云.歌唱艺术的形体表演 [D].海南大学学报,2001(2):34.

②李春燕.歌唱中的形体表演[D].甘肃高师学报,2004(4):65-66.

③宁馨锐.对歌唱中形体语言内容的探究[D].吉林大学艺术学院,2010(6):14.

④宁馨锐.对歌唱中形体语言内容的探究[D].吉林大学艺术学院,2010(6):14.

[1]宁馨锐.对歌唱中形体语言内容的探究[D].吉林大学艺术学院,2010(6).

[2]区洁.论音乐剧表演中歌唱与形体动作的整合艺术表现[J].四川戏剧,2013(6).

[3]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5).

[4]孟天屹.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艺术研究[J].大舞台,2013(10).

[5]金北凤,江业国.试论歌唱的外部动作[D].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7).

[6]杨静.基于普通高校声乐公选课中的形体动作教学探讨[J].音乐创作,2013(5).

[7]蔡亚利.对歌唱中形体语言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3(4).

[8]刘燕.论歌唱艺术的动作性[J].戏剧,2001(4).

指导老师:李海萌

猜你喜欢

手势表演者形体
V字手势的由来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妙猜两数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