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化人才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调查与分析

2014-02-05阮海燕

职教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责任能力责任意识信度

阮海燕

高职国际化人才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调查与分析

阮海燕

教育部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指出将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宁波市高职是全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进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责任意识、责任能力成为改革的重点。通过对宁波8个高职院校的320份样本抽样调查,用SPSS19.0分析高职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责任事件的相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国际化人才;责任意识;调查;SPSS相关性分析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希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1]但是,作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学生,他们进校分数线低、家庭经济条件好、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2],而进校后大量的时间花在外语的学习上,学校设有早晚自修、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团和社会活动。所以,在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在国际化文化交融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能力更为重要。本次调研是针对宁波市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承担能力和责任事件的调查,分析被调研者责任意识、责任承担能力和责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探索适合高职国际化学生特点的责任文化建设之路。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宁波有国际合作项目的高校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研组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中在宁波的8所大学中的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共填写问卷320份,有效问卷300份。在调研的过程中,涉及32.88%的男性和67.12%的女性,在年级比例中,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有51.37%是大一学生,48.49学生是大二学生、0.34%是大三学生。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为主,但高职院校中,主要分布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在学生所在学校的国际化程度调研中,完全国际化的占了19.86%,也就是说,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都是完全按照合作方进行的,比较完全国际化占43.15%,一般占31.85%,认为国际化程度较差的占5.14%。从这个比例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处于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所以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文化中,如何“洋方法、土产品”的融合就非常重要。(见表1)

表1 被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二、结果分析

(一)责任意识

在高职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调查中看出,一般学生关于自己及家庭的方面的责任意识相对较高,比如在需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中,高达80.14%的学生认为,非常的需要,在关于是否需要回报父母方面,76.3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这表现学生非常关心自己,个人主义较强,同时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给予回报。但是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方面,相对比例就比较低了,只有57.88%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自己努力奋斗,这说明国际化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自我奋斗意识不强;在是否需要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仅有55.82%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这就说明多数国际化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目标更不明确。在回报学校和服务学校方面,比例是最低的,在是否需要爱护母校方面,只有52.74%的学生认为,需要爱护,这就说明学生在教室寝室使用方面都有责任意识;在是否需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方面竟然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这就说明国际化学生在人际沟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助的意识不强;在是否需要当班干、参加社团活动方面,认为需要的人不到46%,这说明国际化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不强;在是否禁止不安全事件发生方面,超过20%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这说明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对一些突发事件和不安全事件比较麻木。(见表2)

表2 责任意识调查分析

(二)责任能力

在国际化学生责任承担能力调查过程中,其数据也不尽人意,在家人碰见困难,是否能提供实质帮助中,有21.92%的学生没有承担该责任,这就说明,学生目前不能给家人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寝室出现不安全事件,是否能承担责任并妥善处理方面,超过20%的学生是不行的,这就说明寝室火灾、盗窃等安全事件的责任能力需要提升;在是否作为班级干部勇于承担责任中,有将近30%的学生是不承担责任的,这就说明国际化学生干部责任能力需要提升;在公共场所中,碰见不文明和不安全的事件中,快一半的学生做不到履行责任;在发生自然灾害中,很多学生不能给予捐助,这些都说明,国际化学生在责任承担能力方面需要提升。(表3)

表3 责任能力调查分析

(三)责任事件

在国际化学生责任事件的调查过程中显示,有33.90%的国际化学生发生过责任事件,并且在这个事件中,有33.56%的学生选择逃避,66.10%的学生不配合学校处理,导致学校在处理责任事件过程中阻碍重重。这就说明,国际化学生在发生责任事件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发生之后也有相当大比例选择逃避,性质恶劣,给学校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配合不积极,给整个事件和事件方造成损失。责任事件比例大、出事后逃避和不配合学校的的这种情况与国际化学生的自身责任素质差,先前的教育基础差和高职的人才培养责任文化设置不合理有关。(见表4)

表4 责任事件调查分析表

三、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责任事件SPSS19.0多元回归分析

(一)信度分析

本研究的信度检验采用常用的“Cronbach's α”系数检验法。根据张文彤(2002)的标准α系数的临界值设为0.7。如果信度系数α在0.9以上,则表示量表有很高的信度;如果信度系数0.8<α <0.9,说明信度比较高;信度系数0.7< α <0.8,表示可以接受。

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的量表进行Cronbach's α信度检测,信度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可靠性统计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量表信度值达到了0.739>0.7,因此,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问卷结构,数据可信度较高。

(二)数据处理说明

对于问卷的第一部分中,责任意识的测量题目进行取平均值处理,最后得到用于测量责任意识的数据;同样的,对于测量责任能力、测量责任事件的测量题目进行均值处理。

(三)责任能力与责任意识回归分析

表6 模型汇总

表7 Anovab

表8 系数a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见表6-表8)可以发现,在置信水平为0.05下,自变量的系数通过统计学检验。上表显示,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00,F值为30.983,其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即拒绝总体回归系数均为0的原假设,认为最终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责任意识的回归系数为 0.158,T值为5.566,对应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责任意识会对责任能力正向影响作用。即责任意识越高,责任能力也随之越高。

根据上面的分析,责任意识越强,责任承担能力就越强。所以,高职国际化学生应该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和岗位平台的课程设计中渗透责任文化的知识,通过专门课程设置和日常责任素养养成两方面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责任意识的强化才能提升学生的责任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学生才会勇于承担责任,能承担责任并以承担责任为荣,使学校在处理相关突发事件的时候拥有充足的信息和素材,将有关损失降低到最低,同时也养成了国际化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四)责任事件承担与责任意识回归分析

表9 模型汇总

表10 Anovab

表11 系数a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见表9-表11)可以发现,在置信水平为0.05下,自变量的系数通过统计学检验。上表显示,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90,F值为9.189,其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即拒绝总体回归系数均为0的原假设,认为最终的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责任意识的回归系数为 0.075,T值为3.031,对应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责任意识会对责任事件承担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即责任意识越高,责任事件承担也随之越高。

根据上面的分析,责任意识越强,责任事件承担就越强。这就说明,高职国际化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是要加强外语水平的学习,同时,要在培养国际化素养的过程中,加强责任文化培养,尤其是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样学生发生责任事件就会降低,即使发生了责任事件,也会主动承担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处理,而不是逃避。

五、相关建议

高职国际化学生基础教育薄弱、家庭环境特殊、外语课程多而无更多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个人主义强等特点决定着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责任文化建设。在进行国际化人才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事件的调研过程分析过程中显示,高职国际化学生的责任事件承担不强、责任能力不强是因为责任意识不强,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把责任文化知识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教育的指示性文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过度的强调外语水平和国外教育的特色,而要在合作方教育模式的框架中,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探索适合高职国际化学生的培养方案。[3]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融合责任文化课程和知识。在公共平台课程中,要专门设置适合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文化课程;在专业平台中,要实行责任文化知识和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考核模式中渗透责任文化的要素;在岗位平台课程中,要实行真实的公司制教学环境,落实公司责任文化,以准员工的责任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发挥两个“教务处”的功能,实行责任文化教育双规行驶

培养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要凸现两个教务处的功能,实现第一教务处即“育能”和第二教务处“育人”相结合。在第一教务处中,要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考核方式中体现责任文化和职业素质养成,实现“三个课堂”联动的责任文化和职业素质养成机制。在第二教务处,要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活动、“青马工程”、职业素质养成训练等进行专项的责任文化和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亚文化熏陶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探索国际化的责任文化建设渠道

高职学生的整体责任意识不强,但国际化学生特殊的背景使这种情况更为严重,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学方面,学工方面探索很多责任文化建设之路之外,还必须考虑国际化的问题。[4]所以,在国际化学生的责任文化建设和职业素质养成过程中,要加强国际交流,分次分批的送学生到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或者有关活动,感受中西方文化之间责任文化的区别,以便外教在课堂中进行责任文化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融入,也以便学生理解外方教师进行的责任文化教育,同时,也方便设计有国际特色的责任文化专题活动。

[1]刘贡慧.应用型大学发展国际化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1:11.

[2]姜浩.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3]毛毳.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4]陈阳.首都青年责任意识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6).

[责任编辑 秦 涛]

阮海燕,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4)02-0024-04

猜你喜欢

责任能力责任意识信度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民法视域下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思考
被监护人致人损害侵权解释论研究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无责任能力未成年人侵害行为的刑法评价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建立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