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2-02张丽丽

商业文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高职院校

张丽丽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高等职业院校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数量充足、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出发,依托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实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不仅受限于整个国家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水平,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水平对其影响更大、更直接。很多高职教育不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匹配、相适合,造成高职院校才培养与区域社会人才需求契合度较低,直接影响毕业就业生业的数量和质量。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趋于合理;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冶金、剪裁、化工、医药、机械和食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信息、通信等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健康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目前,河北省高职专业设置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不协调: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仅占所有专业布点数的三分之一,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不相符;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较多,这种专业设置的结果易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不利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财经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制造类专业、文化教育类专业、土建类专业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排名前五,其中,制造、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设置与河北省相应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而与河北省支柱产业相对应的资源开发与测绘、农林牧渔、轻纺食品、医药卫生、旅游大类的专业布点数则较少。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差别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明显差别,或者说社会在吸纳人才时并没有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区别对待,高职教育毕业生没有明显的职业能力优势。虽然,社会普遍知道普通高等教育相对重视理论教学,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但在专业设置上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以致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混为一谈。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适配度低

从河北省内58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专业设置对应三大产业的情况并不乐观。2010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2.7:53:34.3;而与之相对应的高职专业在三大产业中设置比例为1.27:30.67:68.07。高职专业设置的分布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不太协调,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相比差别巨大,第二产业的GDP比重与相关专业数的比例也存在差距,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多,造成第三产业专业人数过多,人才供给过剩。可见,河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上存在着较大的脱节。

(三)传统的思想观念与人才观念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

传统的“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严重滞后于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传统观念造成学生个人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误解。在报考专业时倾向“说出来好听、就业面向政府、事业机关”的专业,而对于河北省近些年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和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第一、二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却不受青睐。如畜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业、建材业、纺织服装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相关专业。高职院校近些年来招生竞争非常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在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上为了迎合家长传统观念的需求必须导致专业设置与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相偏离。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

(一)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进行改变,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节奏。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类型。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经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要根据经济发展对职业的需要来设置相应的专业;二要根据岗位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三要根据对某种技术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

(二)高职专业设置要与区域内经济结构相匹配,满足区域经济急需人才、新兴人才和特色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急需人才的需求

201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改造调整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化解过剩产能,必然影响钢铁、煤炭、水泥等生产制造业人才需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必然导致相关专业人才成为急需人才和新兴人才;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必将带来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政府支持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加快发展,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未来几年将会不断上升,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服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会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以上的分析应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依据,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对新兴、特色、急需人才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对接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区域产业的布局调整,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的发展,趋势,更要考虑行业人才需求和工种设置,只有顺应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接区域产业,才能设置合理的专业,

对接区域产业设置相关专业,一方面要看当地可能发展的,新型产业,区域经济在进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要关注当前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及经济建设需要不断市场专业设置;要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有灵敏的反应;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专业,形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新星”专业。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系列中的一部分,理论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想在日趋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调整设置相关专业,服务好区域经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内涵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一群.基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的思考[J].高职论丛,2011(2).

[2]王晶.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6

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2014年度课题《区域经济背景下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课题编号:ZJY130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高职院校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