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电工基础》生态课堂的构建

2014-02-02钱海燕

商业文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生态系统生态课堂

钱海燕

摘 要:生态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笔者创设愉悦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师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使师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关键词:生态课堂;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运动;生态监测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生态教育,实现生态教育的关键在于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愉悦的生态环境

物质环境。电工学科的生态课堂可以安排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这样可以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可以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把深奥的电工知识分成几个模块,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环境。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要平等、民主。不管学习成绩好坏、性别不同,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师生互相尊重。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处在放松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生态化。

为了保证生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必要的制度环境至关重要。生态课堂中的制度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制度包含的面要广,要求要准确。

二、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一)师生互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师生的共同劳动。因此,教学过程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在电工学科生态课堂中,师生之间互相配合。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磁屏蔽》时,笔者提出问题:磁屏蔽的概念,磁屏蔽的方式。学生课后进行资料收集,上课时要求学生讲解分析。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资料收集、整理,提炼的能力。

(二)生生互动。

课堂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是学生,应该让他们活跃起来,彼此合作竞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因素,让学生之间彼此影响,不仅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增强了交往能力。

电工学科有些题目比较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在课堂上可以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电工实验步骤比较多,数据分析复杂,有时一个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这时需要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通过生生互动,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形成集体意识。

三、采用多样的生态运动

在电工生态课堂中,各生态组成部分是如何运动的,关系到生态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在讲解《电容器》这一知识点之前,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这样,同学们对电容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参与的热情高。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结合,体现出生态课堂是一个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课堂。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而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求所有的学生统一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电工学科的知识点时,有的学生一个字不漏的背下来,然后去理解;而有的学生先去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知识点。每一个方法都有合理的一面,作为老师不强求学生用哪一个方法。例如在《混联电路求等效电阻》这一知识点中,一共有三个步骤。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则一个字不漏的背下来;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先去理解每一步做什么事情,然后概括出“标点、画点、放电阻”几个字,简单易懂。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点,体现出生态课堂是一个自由民主的课堂。

(三)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态课堂倡导的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讲解《伏安法测电阻》时,笔者引导学生寻找测量电阻的方法,每一种测量方法中误差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怎样减小误差?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思考,设计电路,分析电阻的测量原理,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在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师负责督促管理,解释学生遇到的困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出生态课堂是一个以生为本的课堂。

四、实施合适的生态监测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从教师一人评价变为多人综合评价,强调学生是评价主体,建立师生和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通过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发展得到促进。

注重对过程的评价。生态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课后学习反馈等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满足综合评价的需要,使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多样化。

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至理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他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生长生成,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可见,《电工基础》的教学也像农业,我们只要准备好土壤、养料,阳光和水分,根据其生长规律,通过辛勤的劳作,一定能使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因此《电工基础》生态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一个遵循发展规律的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罗定志.《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J].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4):117-118

[2]孙芙蓉,谢利民.《国外课堂生态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88-89

[3]黄亿春.《生态主义课堂教学观的再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7-68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198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生态系统生态课堂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