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2014-02-02托娅

商业文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

托娅

摘 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城镇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功能得到提升与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今后我国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走城镇化道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所谓扩大内需,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就意味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进入城镇,他们的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我国的内需就会相应地逐步扩大。加上其他连带影响,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就更大。比如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会增加,一些包括服务业等在内的新产业的投资需求会增加。这些需求还会产生积聚效应,形成许多相互需求。

推进城镇化是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拥有6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城镇化最核心的意义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城镇市民,一方面,通过城镇化,会改变城乡人口比重。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农民不断共享改革成果。这样,就会不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

推进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和企业需要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如果散落在农村,就不会形成集聚效应。推进城镇化,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把农村的产业和企业转移到城镇,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可以共享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想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相对落后,农民相对贫穷的状况,就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在农村实行这样的规模经济,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恰好能够转移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因此,城镇化能为农村现代化创造条件。

推进城镇化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必然要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在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建设力度。所以说,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践中,积聚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成为今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的关键应该是人的城镇化。但是,在过去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首先是较快地实现了土地的城镇化。而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保障滞后。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得不到很好的补偿。这样势必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

关注城镇问题多于农村问题。城镇存在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城市污染等问题,农村存在的问题包括贫穷、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差、环境不同程度污染等问题。有些地方重视城镇问题的解决和改善,农村问题相对重视不够。

城镇建设和发展缺乏特色。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城镇没有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出现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情况。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既消耗了过多的土地、水等资源,也产生了过多的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的污染物。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理清思路,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从发展目标、实施重点、体制建设等方面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新的规划包括三大亮点:

一是以人为核心,注重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让农民进城,并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一方面注重人口城镇化的质量,将城镇化率细分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到2020年将二者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必须站在进城农民的角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家属,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

二是明确推动城市群建设,提升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通过推进城市的集群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体系。比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系统,把各地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以及区域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建立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在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到整个区域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根据京津冀的特点进行特色设计。建议在建立产权分税制度或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加快利益分享机制的改革步伐,以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

三是布局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推动城镇化建设。要改变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靠政府的老做法,可以考虑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投资,居民入资、国外引资等多种渠道发展。在《规划》中,则明确了投融资的渠道,即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总之,通过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逐步改变政府投资得不偿失的不均衡状态,既能缓解城镇居民人口增加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矛盾,又能消除政府在城镇人口增加方面的压力,从而建立正常的健康的城镇建设扩张机制。

除此之外,要尽快建立有利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困扰着城镇化的质量。在城镇化中期阶段,许多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就已经逐渐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部分特大城市还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大城市病”,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改善环境,促进人地和谐,最终营造绿色的宜居环境。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