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的形式及问题研究

2014-01-30胡晓媛

中国医院 2014年4期
关键词:援疆对口科室

■胡晓媛 梁 敏 杨 萍

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的形式及问题研究

■胡晓媛①梁 敏①杨 萍①

医疗援疆 人力资源 考核评估

在援疆医生分布较密集的医院中选取了5所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医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援疆医生在受援医院的工作形式和援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No.137, Liyushan South Road, Urumqi, 830011,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RC

2010年,中央做出了全国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近年来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援助。在此机遇下,新疆各受援医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本院援疆医生的作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本项目在援疆医生分布较密集的医院中选取了5所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医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援疆医生的工作形式和援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的实施形式

1.1 援疆医生带组开展医疗工作

根据援疆医生自身医学专业,分别安排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科等临床科室,带组管理床位,开展临床诊疗;主持并参与临床教学查房,巡视病人时及时处理各类临床问题;进行科室日常会诊工作,参与疑难、危重病例及手术疑难病例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完成门诊任务。在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以“传、帮、带”的形式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业务指导。在开展远程会诊工程的医院,援疆医生也会参加远程疑难病理会诊,极大地方便了距离较远的患者就诊。

1.2 援疆医生参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

大部分援疆医生会在所在医院或科室担任主任、副主任、学科带头人等职务和角色,并与本院同级干部享有同样的职、权、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援疆医生协助所在科室制定年度发展规划,参与制定科室交班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文献汇报制度,完善医院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等,为医院和科室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大部分援疆医生离院后,被聘任为医院客座教授或科室名誉主任,以便继续来院交流。

1.3 援疆医生开展授课及知识讲座

5所医院援疆医生均安排定期开展科研培训的系列讲座活动,授课对象为主治医师及以下的医护人员,学习内容以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学术中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科室医务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推动医院与援疆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也会定期开展疑难病历讨论,开阔诊断思路,规范诊断思维。此外,也有部分医院援疆医生通过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和继续教育进修班在全疆进行巡讲。

1.4 援疆医生培养青年医师及研究生

调研中,5所医院均会定期组织青年医师和研究生开展系列讲座,由援疆医生进行指导,听课对象为患者及家属,既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度,青年医师的教学能力也在援疆医生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同时,援疆医生积极协助科室对青年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和论文撰写、科研选题等培养工作,并安排带教研究生,从课题设计思路、数据结果分析以及专业内容等方面对在读研究生进行指导并提出有益建议。以“传、帮、带”的方式,制定科室青年医师的业务培训计划,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开拓了青年医师的临床和科研思路。

1.5 援疆专家开展“三下乡”及义诊活动

医院组织援疆医生前往南疆、北疆的贫困县市开展了“三下乡”服务示范活动,为贫困农牧民送医送药,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全疆,将援疆医生的专业资源拓展到边远贫困地区。

开展社区义诊也是不少医院为援疆医生开展的工作内容之一,为社区居民免费测血压、血糖,提供诊疗服务,回答居民的健康咨询等。援疆医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援疆工作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1 对口支援的实施方式有较大随意性

所调查的5所医院的对口援疆实施途径和援疆医生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指引及行为规范而存在较大随意性。其中,A医院和C医院的援疆工作更侧重专家开展手术、门急诊等临床诊疗,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够重视;B医院主要把科研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发表、知识讲座作为援疆主要形式;D医院和E医院相对比较平均,但是也存在整体援助效果偏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实施对口支援的制度还不健全,对口援疆当前还仅仅处在政策规范化的层面,缺乏法律规范导致援疆工作缺乏协调性。各医院接收援疆医生后,院领导往往根据自身对援疆工作的理解,主观地选择和制定援疆工作方向,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及援助实施效果无法保证等不足[1]。

2.2 援疆人员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

目前,关于卫生对口支援的考核制度,特别是医院援疆医生的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完善。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的规定,援疆医生和人才的年度考核,由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与受援单位干部职工一同进行,重点考核援疆人员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在疆率、在岗率,但并未详细列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医院均存在绩效考核不到位的情况。通过收集5所医院的工作总结可以看出,各单位基本以援疆医生在疆期间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其为医院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并未对各援疆医生个人贡献进行横向对比。就支援方而言,刚开始的发扬奉献精神可以很好地推进相关工作,但若长期如此,援疆工作将很难深入实质;就受援方而言,获得支援本身己对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已经是一种政策恩赐,也就不敢再埋怨工作的不深入。如此,造成支援单位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受援单位也存在消极现象,势必直接影响到对口支援的效果[2]。

2.3 对口支援效果缺乏有效评估

在所调研的5所医院中,并未有一所医院对援疆医生入院后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投入产出分析,也未对支援各院的一至七批医生贡献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只是过分强调援疆医生在院期间开展了几次学术讲座,几次义诊等,而未对知识讲座给青年医师或研究生业务方面带来的实际效果,义诊给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做出分析和评价。因此,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正确的数据分析和理论评价,才能时时掌握援疆医生的工作状态和效果,才能及时调整对口支援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援疆工作顺利开展。

2.4 援疆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从国家各类关于实施卫生对口支援计划的政策文件,到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对口支援协议,都只是笼统地协商了相关事项,泛泛地做出规范和规定,并未对援疆工作制定全方位的实施目标,也未对工作进行详细分解细化。各受援医院在援疆工作中,将工作铺到医疗、科研、教学等各个点上,虽然面面俱到,但均是蜻蜓点水。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援疆医生在院期间均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如何能实现这些目标,达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目标等并未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对于目标能不能实现,能实现到何种程度,实现不了或者超额达标以后会有怎样的奖惩措施也没有相关的配套规定。这种目标不明确的工作方式,导致各医院不断追寻各个层面工作的兼顾,却因此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而无法将任何一方面的工作做到深入,只能使工作浮于表面,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

3 政策建议

3.1 依法规范援疆工作

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当前还仅仅处在政策规范化的层面,只单纯从制定相关政策角度对支援单位、受援单位及援疆医生的管理、选派轮换、任免培训等事项做一笼统概述,致使具体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约束而存在较大随意性,对援疆政策的落实是不利的。在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下,只有在一个恰当的法律框架内推行对口援疆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巨大作用。通过立法,建立国家层面的卫生援疆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对口支援政策的启动机制、协调机制和援疆医生的激励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中央部门统筹的职能,并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政策落实[4]。

3.2 科学评估援疆工作

从PDCA循环角度讲,政策周期一般包括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政策的评估和政策的终结4个阶段,对口援疆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力度很大,但是几乎没有科学的政策评估。有效的政策评估不仅是考量卫生援疆政策实施、改进和终止的重要依据,而且还从根本上决定着卫生援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5]。建议中央政府加强和完善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的评估管理机制。由受援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专家评价组,定期和不定期地监查受援医院和援疆专家的工作运行情况,完善卫生对口援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专门的评估指标体系来衡量对口援疆工作的绩效,从而保证对口援疆工作有效、健康地发展[6]。

3.3 全面监督援疆工作

在卫生对口援疆工作中,要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和奖励机制,可以通过媒体和患者来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另外,建立强有力的奖励机制,对积极履行对口援疆义务和援疆成效显著的单位及有关人员进行奖励,也是对口援疆政策落实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战略。可根据各受援单位和援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每一阶段结束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对支援工作进行评价,对工作突出的医院和援疆专家及时给予表彰。表彰先进的同时,也是对后进者的激励。

[1] 韦凤琴.基于可持续发展和长效合作的对口援疆机制探索[J].新疆农垦经济,2011(5):67-70.

[2] 李庆滑.我国省际对口支援的实践、理论与制度完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26(5):55-58.

[3] 谢能重.高校对口支援长效运行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4] 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4-8.

[5] 杨富强.“对口援疆”政策回顾及反思——以1997年至2010年间政策实践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109-115.

[6]刘春宇.对口援疆政府应承担怎样的职责[J].中国经贸导刊,2011,28(18):44-45.

Research on the mode and problems of Xinjiang- Aid in health


HU Xiaoyuan, LIANG Min, YANG Ping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4):21-22

Xinjiang-aid in health, human resources, assessment

5 hospitals which have good awareness and large influence in healthcare were selected to have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ode and problems of Xinjiang-aid in health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esented.

2014-01-07](责任编辑 鲍文琦)

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鲤鱼山南路137号

杨 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医院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

E-mail:58227703@qq.com

猜你喜欢

援疆对口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援疆的夜晚
爱紧张的猫大夫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