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 息 时 空

2014-01-30智惠霞

中国煤炭 2014年2期
关键词:煤泥煤炭

煤价走低令五大发电集团2013年利润大涨至740.34亿元

煤价走低让以火电为主的发电集团利润大翻身,2013 年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达740.34 亿元,创近年来新高。具体来看,规模最大的华能集团实现利润208.44亿元,继续位列五大发电集团之首。其余依次为国电集团实现利润157.94亿元、华电集团实现利润151.74亿元、中电投集团实现利润111.56 亿元、大唐集团实现利润110.66 亿元。

从净利润看,依次为华能集团127.9亿元、国电集团103.44亿元、华电集团96.74亿元、大唐集团74.33亿元、中电投集团71.52亿元。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看,依次为华电集团38.75亿元、中电投集团28.9亿元、华能集团13.7亿元、国电集团12.45亿元、大唐集团8.92亿元。

全年煤价持续走低使得发电成本大幅降低是电力企业利润大涨的主因。就连五大发电集团中火电装机规模最小的中电投集团,都实现了火电利润78.16亿元,较2012年增长4倍。

从发电装机规模来看,五大发电集团总计达5.84亿kW,在全国约12.3亿kW 总容量中占到47%。其中,华能集团1.42亿kW,仍位居第一;国电集团1.23亿kW,跃居第二;大唐集团1.15亿kW,退居第三;华电集团1.13亿kW;中电投集团8967.78万kW。

从火电装机容量来看,依次为华能集团11356.24万kW、国电集团9227.05万kW、大唐集团8767.6万kW、华电集团8554.58万kW、中电投集团6208.96万kW。

“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获立项

国家科技部发布 《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年项目立项的通知》,正式批准973计划项目 “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立项。该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中国矿业大学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共同承担。

未来我国煤炭开采深度与难度越来越大,采掘作业是其最重要、最危险的生产环节,70%的煤矿死亡事故发生在采掘区。研究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是确保我国具备煤炭能源持续生产能力,也是体现国家对矿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重要举措。“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项目以深部煤层机械—煤岩耦合作用及自适应控制、无人采掘装备可靠高效动力自适应传控方法、无人采掘装备状态在线精准测控原理及方法等3个科学问题为核心,通过对无人采掘装备的高效截割、可靠运行、智能测控等关键机理开展研究,旨在为我国亟需的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设计制造提供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形成无人采掘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抢占无人采掘装备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

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增加,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加大。2013年1~11 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6%,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1.1%;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05.54亿元,同比增长80.7%,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03%,有33 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36.7%,亏损额同比增加16.7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结构性过剩态势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2014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困难和风险;2014 年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压力依然存在。预计2014年全国煤炭供应能力为40亿t左右,全年煤炭产量为38 亿t左右,增速为2.7%左右。预计未来一个时期,煤炭消费增速将保持在3%左右,到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将达到48亿t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将占60%左右。到2020年,全国煤炭可利用产能将达到40 亿t/a,产能缺口为8亿t/a左右。姜智敏表示,当前煤炭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多因素的,既有宏观经济调整、国内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响,也有近年来大规模投资、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还有市场预期的因素;既有世界经济低迷、全球煤炭产能过剩、煤炭进口持续增长的冲击,也有我国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升的影响,更有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低的问题;既有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煤炭转化、转运、输送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也有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影响,更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挚肘。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改委印发 《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办法》共分为5个章节22条规定,明确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遴选、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等各项要求,国家发改委负责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遴选和推广的组织工作。

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申报环节,《办法》指出,国家发改委定期印发通知征集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明确申报范围、申报要求、申报程序、时限要求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经信委 (经委、工信委、工信厅),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国家节能中心,有关行业协会为节能技术组织申报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为低碳技术组织申报单位。技术提供单位也可通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申报材料。

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遴选环节,《办法》明确了各项评价指标。包括:节能减碳能力、经济效益、技术先进性、技术可靠性、行业特征指标等内容。同时明确由国家发改委委托有关机构进行遴选,就申报要求、遴选程序、遴选标准等内容,开展对组织申报单位和技术提供单位的培训。

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环节,《办法》指出,国家发改委优先支持技术提供单位新建、参与新建或改扩建重点节能低碳技术装备生产线;优先支持用能单位使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实施改造;鼓励技术提供单位建立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展示宣传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鼓励用能单位分行业集成应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建立教育示范基地,定期组织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集成应用典型模式;各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负责部门在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时,鼓励用能单位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过程中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等。

山西焦化企业减少至80户

日前,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经过近2年时间的推进,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已经基本结束。全省焦化企业数量从223 户减少至80 户,减少64%;独立焦化企业 (不含热回收焦炉企业)户均产量由70万t/a提升至200万t/a以上。

山西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量逾9000万t/a。但从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焦炭出口受阻,加之产能过剩、需求不振、化产加工薄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山西焦化行业整体陷入低迷,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竞争力下降。

2012年5 月份,山西省印发了 《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对焦化行业实行兼并重组。截至2013年底,除了个别企业因为股权或产能被法院冻结仍然在办理工商登记变更外,其余被兼并的企业均已基本完成实质性重组。

山西省焦化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规模效益开始体现。完成重组的企业通过统一采购、销售、配煤、管理,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盈利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减亏扭亏趋势明显。

目前,山西省已经基本形成孝义、介休、洪洞、河津等4 个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清徐、潞城、襄汾等一批500万吨级的焦化集聚区,集聚区内产能达到全省的70%。同时,山西省内5.5 m及以上的大焦炉产能共计6546万t/a,占全省产能的43.6%,比2010年增长4.36倍。

晋煤集团国内首个块煤干法脱粉工艺改造成功

日前,晋煤集团寺河矿顺利完成块煤干法脱粉系统改造,成为我国煤炭系统首家成功运用该工艺的选煤厂。此次改造是国内同行业选煤系统工艺中,浅槽入选前块煤干法脱粉工艺的第一次实验性改造。

据了解,作为晋煤集团千万吨级产能的生产矿井,寺河矿大胆实践、提质增效,从设备和选煤工艺着手,不断进行设备更新以及系统改造升级,从而实现节支增收、降低成本。近年来,晋煤集团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 “驰张筛”煤炭筛选技术,并进行了合理改进,最先将新开发的设备成功运用到寺河矿洗选生产线上,取得良好效果。在设备更新的同时,晋煤集团寺河矿更加注重工艺的不断改造,由于目前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煤泥产率较高的情况,以往的块煤入洗系统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大了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压力,旧系统已不能最低限度脱除回收的末煤、粗煤泥的水分以及13mm 以下的粒煤,造成了末煤水分和洗小块限下率超标。为了深挖提质增效空间,晋煤集团寺河矿选煤技术人员在反复的实验、分析、测量中,对2台原有筛子进行了实验性改造,将脱泥筛更换为3 m×4.8 m 的驰张筛,通过干法筛分,最大限度筛去13 mm 以下粒级物料,达到降低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煤泥量、末煤水分和洗小块限下率的目标。经过改造后,末煤水分降低0.5%,进一步保障了末煤产品的质量;块煤的煤泥量降低2%;综合回收率提高0.5%,相当于每洗选1000万t左右的块煤,可以多回收12万t末煤产品。同时,药剂使用量和煤泥处理量也大幅减少,成本投入明显降低。

国家发改委要求改进和加强煤炭生产运行管理工作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改进和加强煤炭生产运行管理工作。通知指出,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及时对涉及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文件进行清理,需要修订的抓紧修订,需要废止的立即废止,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涉及有关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应按法定程序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或政府决定。相关清理工作应在2014 年1 月31 日前完成。

通知表示,自《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废止之日起,煤矿持有的煤炭生产许可证一律作废,不再作为煤矿企业从事煤炭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法律凭证,以及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不得进行涉及煤炭生产许可的相关活动。对过渡期间证照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服务企业的原则,予以妥善处理。

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生产运行管理工作,重点是提高准入标准,规范生产行为,维护生产秩序,调控生产总量,监测经济运行,发布市场信息,监督法律法规执行。在此基础上,引导、促进煤炭工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发展。

神华宁煤集团大武口洗煤厂一项目通过宁夏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大武口洗煤厂研发的“石嘴山矿区极难选炼焦煤资源高效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宁夏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

据了解,由于宁夏石嘴山矿区原煤属稀缺焦煤资源,且低密度精煤含量较低,矸石含量高,精煤产率低,为极难选煤,并且未经洗选加工的煤炭如果直接燃烧将会排放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浪费稀缺焦煤资源,同时也给石嘴山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合理、清洁、高效地利用稀缺炼焦煤资源,该洗煤厂于2008 年实施了“石嘴山矿区极难选炼焦煤资源高效应用研究”。

该项目是针对宁夏石嘴山矿区极难选炼焦煤资源长期作为动力煤使用的现状,通过综合分析及研究,选择了原煤预先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粗煤泥TBS分选、-0.2mm 煤泥直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回收的联合洗选工艺;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了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分选精度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洗选动力煤产品向生产炼焦煤转变,高效利用了我国稀缺煤炭资源。在粗煤泥分选系统中,该厂还对TBS尾矿底流系统进行了工艺优化改进,成功解决了因工艺环节复杂,渣浆泵故障频率高,导致底流桶频繁出现跑冒槽的问题,该项成果 《一种TBS 尾矿底流系统》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该项目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实施后产品质量稳定,实现了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束了宁夏石嘴山老矿区50多年只卖电煤的历史,实现了单纯卖动力煤向精焦煤多个品种的转变,使产品和产业得到升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智惠霞)

猜你喜欢

煤泥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智能控制技术在煤泥浮选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煤泥浮选难点问题研究现状及思考
煤泥干燥设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