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

2014-01-30马民乐

中国煤炭 2014年2期
关键词:煤矿职工

马民乐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煤矿,河北省邯郸市,056300)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煤矿是一座有着37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5万t/a,现在册职工1500余人。近年来,面对后备资源不足和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陶一煤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技术管理为先导,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开创了煤炭产量连创新高,技术进步长足发展,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质量标准化晋档升级,质量和效益双提升的可喜局面。

1 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经过长期的实践,陶一煤矿总结建立了 “三大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

1.1 学习成长机制

学习是创新的先导,创新是能力的延伸。陶一煤矿鼓励职工立足岗位,自主学习,参加继续教育,截至目前,共有200余人取得了第二学历,其中10人取得了研究生学历,85%的职工取得了中、高级技术资格证。目前,全矿具有高级职称的有7人、中级职称的有26 人。在技术员季度考核中,专门把学历作为计分项目,调动了他们学知识、长本领的积极性。认真落实职工职称评定、技术等级政策,做好工作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利用职工学校、周六大课堂、区队职工大会、班组长例会、技术员例会以及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平台和手段,注重职工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的提升。

1.2 分类培养机制

(1)在操作岗实行技术能手岗位津贴制度。针对个别岗位技术工紧缺,职工学技术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等问题,经过认真审查、筛选,确定了14名技术能手,每月给予200~400 元的岗位津贴,提高了岗位吸引力和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2)在管理岗实行工长制。经单位推荐、领导考评、张榜公示,选拔了8名有一定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内聘为工长,月工资增加1000~1500元,起到了较好的激励带动作用。

(3)在青年职工中实行企业导师制。为73名有培养前途希望进步的青年职工确定了指导老师,由导师为他们量身定做成才计划,确定学习科目和课题,不定期进行指导。对师生帮学全程跟踪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考核会,由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现场点评。定期对师生进行双向考核,每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导师发放200元责任补贴,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畅通了渠道。

1.3 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后备人才库,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推行技术员季度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并作为晋升、评先的必要条件。重点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倾斜,实行技术员包头面、管专业制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检验素质。实行主管技术员制度,经过综合考察,为每个生产单位和科室设置了1名主管技术员,全面负责本单位或部门的技术工作,每月给予300元的责任津贴。

2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1 四大创新机制

(1)课题攻关机制。围绕生产、安全、经营、党建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创效点,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按阶段、时期确定攻关课题,实行项目负责制,成立课题攻关组,开展重点攻关,解决了充填材料质量控制、压风自动挂包、水力压裂增透、设备集中控制等技术难题。

(2)项目评价机制。每年收集职工的创新技法和合理化建议成果,组织各专业评审组进行综合评价,按专业设置奖项。截至目前,有15项技术成果获得集团公司级以上奖励,技术创新成果创历年来最好水平。

(3)成果转化机制。以职工姓名命名创新技法,创立了诸如张建国接线法、宋保田重型支架回收法、梁占斌风机检修法等一大批职工创新技法。每年进行一次科技成果展示,让主创人员上台讲解,增强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奖励办法,按季度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评审,根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定项目的获奖等级,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2008年以来,陶一煤矿用于科技奖励的资金投入达100余万元,有力助推了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2.2 三大创新平台

(1)打造实用技术研究平台。把实用技术研究作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研发了一大批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实用性技术,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2)用好专业攻关平台。以8个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整合全矿优秀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制定作业标准和规范,为广大技术人员的学习、交流搭建平台,优化人力资源,整合技术力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3)用活 “五小”革新平台。长期组织职工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技改、小攻关 “五小”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技术成果。

3 以技术管理为先导,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3.1 创先争优意识显著增强

近几年,通过实施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进一步激发了全员的创先争优意识。全矿上下围绕企业发展、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问题,谋思路,定措施,出主意,想办法,增强了工作主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实行全员发动,调动创新热情,解决了一系列工作中的难题,使衰老矿井焕发了勃勃生机,助推了企业健康发展。

3.2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推行 “三级防控、三级点检”安全管理机制、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机制等,保持了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持续运行,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在解决疑难问题上强化创新,为了解决瓦斯超限和七采下部地应力显现这个老大难问题,以通风区为主,推广应用了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使瓦斯抽采纯流量比原来提高了8倍,抽采率达到了57.32%,彻底消除了瓦斯隐患,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同时,钻孔孔距由原来的5 m 增大到20 m,12706、12702 两个工作面少打钻孔逾9000m,节省钻探费用200多万元。

3.3 质量标准化晋档升级

掘进专业和采煤专业实行“八点八线管理法”、“十点十线管理法”,细化了工作标准,规范了现场管理,实现了正规循环;建成了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机电管理4个技术资料档案室,研发了资料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资料管理信息化、档案化、规范化,得到了省、市、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职业危害防治方面,自制了转载点全封闭防尘罩、采煤机组风水喷雾装置、掘进工作面风水联动放炮喷雾装置以及风机消音装置等,建成了集团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示范工程。2013年8月5日,在河北省煤管局质量标准化验收中,陶一煤矿得分95.42分,位列全省所有检查矿井榜首。

3.4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趋于成熟

陶一煤矿在2006年率先实行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的基础上,于2008年进行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的研究。以打造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标杆矿为目标,建成了地面充填泵站,加强内部管理,自建成以来未发生一次影响生产事故;安装了自动上料和拆包设备,实现了罐装运输和自动给料;采用了自流技术,实现了无动力输送;安装了流量控制和双液匹配系统;改进了充填支架,缩小包体间隙;实施了补充注浆充填,充填率达到93%以上;建成了首个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实验室,实现了从原料检验到充填数据分析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编制的 《超高水材料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技术规范》和 《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技术规范》入选煤炭工业行业标准;实行了 “四六工作制”,2013年6月份创出充填开采单面月产6.8万t的充填开采新纪录,标志着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能力。《超高水材料矿山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河北省政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3.5 节支降耗效果明显

陶一煤矿从源头抓起,发挥技术人员作用,优化巷道设计和支护参数,最大限度降低掘进成本;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革新,七采南翼底板下山增大棚距、充填管路系统改造、自主制作水质净化器和喷淋装置、自主进行光纤熔接等,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材料费用;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活动,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材料、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投入,2013年材料费比计划降低了1000余万元。

3.6 精煤战略再创佳绩

精煤战略是陶一煤矿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以最大限度提高出块率和精煤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制定了 《陶一煤矿煤质管理考核办法》,细化从工作头面到洗选加工各环节的出块率考核指标,采取了煤矸分运、设置垃圾箱、控制各转载环节搭接高度等措施,实现了全过程控制、全过程跟踪,稳定了商品煤质量。发挥选煤厂作用,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最多时1个月调整震动筛孔30多次,满足了市场需求;建成了煤泥浮选系统,浮选精煤产量达6万t/a以上,提高了精煤产率,打造了 “陶一精煤”品牌,实现了以质促销,综合售价始终保持在集团公司前列,促进了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

3.7 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安装了邯矿集团第一套大巷信集闭系统,实现了大巷运输程序化、自动化;安装了水文在线监测、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主扇风机在线监测、地应力在线监测、瓦斯抽采监测以及工作面支架在线监测、顶底板移近量在线监测等,并自主进行了环网改造;选煤厂安装了集中控制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灰分在线监测系统等,矿山信息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3.8 党群工作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开展了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各项任务完成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了 “同新文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实施了 “三线六法”隐患排查机制、“三四五”政工干部包支部机制、岗位廉洁风险 “红黄蓝”预警防控机制等创新工作,融入了中心,服务了大局。

4 结语

陶一煤矿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实践证明:坚定科技兴企理念,敢于攻坚克难,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基础;坚持人才强企理念,打造高精尖人才,是企业重要的担当和使命;瞄准发展需求,紧跟技术前沿,是企业稳中求进的必要举措和具体行动。

[1] 邹淑娟,谢添,赵洪建.强化培训 人才兴企 [J].中国煤炭,2013 (10)

[2] 高增功.建塑煤矿精品班组 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J].中国煤炭,2013 (9)

猜你喜欢

煤矿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职工摄影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煤矿老空水防治经验探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