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极三岛 暖阳之旅

2014-01-28马楠

户外探险 2014年9期
关键词:企鹅南极

我们于2013年12月20日下午4点于乌斯怀亚顺利登上前进号。通过船长日记了解到此次航行总人数230人,其中140位挪威人,40位左右的德国人,12位美国人,六位中国人,四位意大利人,其他名额被南非、法国、以色列等国瓜分。因此船上官方语言使用挪威语,交流语言使用英语,友情语言是德语。所有通知用三种语言广播,讲座、文字说明用挪威语和英语。

徒步沙克尔顿小道

线路以及次数完全由天气决定,我们曾经一天登陆过两次,也有一天换三个登陆点的时候。按一个探险队员的解释,这也是南极的魅力之一,做好计划,享受变化。

每次都是探险队员首先登陆,用安全指示牌和小旗子标出我们可以行走的安全路线,在重要地方还派守一位队员提醒大家。应急食物和水也送上岸,以防赶上风浪回不了船的时候,至少保证登陆的人员三天有吃有喝。

徒步要量力而行,我们参加了沙克尔顿小道徒步。沙克尔顿爵士,一个响亮亮的名字,与无数荣誉、赞美、指责挂在一起。他长眠于此,带着他的家族格言“坚毅必胜”,他的故事即使每次读最简短的版本也让我热泪盈眶。虽然我们只走了三个小时,也就是当年沙克尔顿爵士所走的几分之一,但我们依旧用这种方式表达了我们对他的喜爱和崇敬。

12万只企鹅

在FORTUNA(这个名字取自曾经到达这个水域的一艘捕鲸船的名字),几乎每次登陆都可以看到企鹅,1916年沙克尔顿爵士和他忠实的跟随者到过这里,当时他们正在完成艰难的南乔治亚岛翻越。这个海湾是王企鹅、金图企鹅、海狗、象海豹还有海鸟们生活的天堂。我们在这里一次就看到12万只企鹅,基本都是王企鹅。它们喜欢开阔、狭长的海滩,一字排开,密密麻麻。这里冲锋艇很难登陆,为了不打扰它们平静的生活,我们先是做冲锋艇巡游,远远地瞭望它们,然后在稍远的岛角登陆,走过来拜访它们。远远看去,它们像是穿着蓑衣伫立水边的鱼翁。近了才看出来,那是没有褪完毛的小企鹅。它们要一根根地把自己的毛拔下来,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漂亮。王企鹅确实有王的风范,永远昂首挺胸,不可一世的样子。

HUSVIK捕鲸业最早利用这个港湾是在1907年,当时这里停泊了一艘浮动船舶修理厂,到了1910年才在陆地上修建了捕鲸站。这个海湾里居住的大部分企鹅是帽带企鹅,它们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忙忙碌碌,每一个都摇摇摆摆地从你身边走过,头都不抬一下,生怕赶不上什么似的。原来现在是孵卵季节,爸爸妈妈各司其职。母企鹅负责趴窝,公企鹅下海捕鱼。可怜的小东西不停地跳入海里,抓住小鱼小虾,叼在嘴里就往山上跑。为了喂饱妈妈和宝宝,它们不停地工作着。风很大,小企鹅们却丝毫没有介意这些,依旧忙碌着。有些上岸的地方非常陡峭,小企鹅嘴里含着磷虾往岸上跳,跌跌撞撞没走几步,还没站稳就被大浪给打回水里。接着再来,有的撞到岩石上,有的连续被浪打回水里,但是它们没有放弃,黑黑的小后背显示着倔强。它们就是不停地这样冲啊冲,抓住浪的间歇把食物运回去。目睹着这些顽强的小家伙儿,我们开始心疼了。

福克兰群岛的婚礼

福克兰群岛,英国名字“福克兰群岛”,阿根廷名字“马尔维纳斯群岛”。首府,英国人叫它“斯坦利港”,阿根廷人叫它“阿根廷港”。总是拥有两个名字,无奈又无解。它自己却是一个常年有大风、温度平稳、满街跑路虎车,有清澈的海水、绿草和海鸥的鲜活小岛。不到两千人的商港,设有海军基地、捕鲸基地、卫星追踪站、南极观测站,还有五座中小型机场。历史上关于归属问题,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阿根廷都各执一词,甚至大打出手,爆发过英阿战争。阿根廷历史学家认为是葡萄牙人最先发现,英国人只承认英国最早宣布,并实际管理。但依据自决原则,2013年福克兰岛民进行了全民公决。多国媒体汇聚斯坦利港。1500张选票只有三张否决票,几乎等于全民通过,他们愿意作为英国海外领地。现在福克兰岛拥有自己的宪法、旗帜、国徽、货币。除了斯坦利港以外的两个主要岛屿的土地都用来牧羊。每年有几千公吨的羊毛出口到英国。问了一下价格,很贵,颜色染得很柔和。岛上常年大风,因此这里的植物就长得低矮浓密。寒冷湿润的气候抑制了草木的完全腐烂,从而堆积了深厚的泥煤层,这就又为当地人提供了燃料。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吧。

岛上只有一条主街道,顺着走就可以看到马岛战争纪念碑,纪念牺牲在这里的260位英国战士。两家电台一份周报馆。马岛除了军事上归英国负责以外,经济上完全独立自理,失业率为零,医疗教育免费。发行自己的货币,福克兰镑和英镑等值。发行自己的邮票。有个小邮局里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凑齐了两套硬币及纸币。由于币值很大,相当于我买了两千元钱,放在夹子里自己看。福克兰自己发行的邮票以动植物为主,数量少、价值高。

在一个小教堂,碰巧赶上一场婚礼。像一村人参加的一场集会,彼此非常熟络,拥抱、亲吻,一切看起来那么的温暖。因为没有穿礼服,所以我自觉地坐到不起眼的最后一排。一对父女一直在我的视线里。爸爸温柔地搂抱着女儿,时而在耳边低语,时而拍拍女儿的肩膀,时而亲吻女儿的头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是感觉一阵阵的父爱。新人到来后教堂就变得异常热闹,充满祝福声、孩子的哭声、相机的咔咔声。牧师的祝福词比电影里的台词多了简朴真诚。当牧师说道:“我们又多了一对新人,他们组织了新的家庭,面临新的生活,他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作为他们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我希望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会伸出温暖的双手。”大家都表情严肃地郑重宣布:“我们会的。”那一刻,我深深地被感动了,那几个简单的词掷地有声。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人。

南乔治亚岛教堂落成百周年庆典

格瑞特威肯站,挪威语翻译过来有点拗口。格瑞特威肯对外来物种的侵入比较重视。我们的船在靠岸的时候在官方人员监督下已经做过一次全船喷洒消毒液,所有登陆人员的背包,衣服兜都要吸一遍,防止夹带种子。登陆后背包不许放到地上,教堂里除外。

这是一个牵扯出许多大人物的地方,第一个当属南极探险家挪威人卡尔·安顿·拉尔森。拉尔森,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带着无数的第一。1904年拉尔森第一个发现了格瑞特威肯,并建立了第一个南极捕鲸站。同时他还开发建设了英国外领地南乔治亚岛。他是第一个在南极冰架上滑冰的人,后来用他的名字命名—拉尔森冰架。他是第一个在南极大陆发现古生物化石的人,因此获得了皇家地理学会的奖金。

现在这里是一个废弃的捕鲸站,当年使用的设备已经成了废铜烂铁,但气势还是可见一斑。询问了管理人员,这些机器代表了当年的生产力,一直没有处理也是想让后来参观的人们对当时的状况有所了解。他们已经做过了辐射处理、废气处理,现在是绝对安全的。这个岛上常住人口有30人。一部分是科考人员,一部分是政府官员、还有一部分服务人员,主要负责邮局、博物馆等正常运作。因为邮票邮戳受到追捧,第二天,邮局的工作人员在四层问询处前设立了移动邮局,收了三麻袋要寄出的信件和明信片。

博物馆的陈设品十分丰富,涉及到捕鲸、航海、南极开发、岛上自然环境。实物很多,按照当年实际状况陈设。有两个慈善组织在进行募捐,一个是保护鲸鱼的,一个是灭鼠的。据说当年的捕鲸船带来了老鼠,把岛上的鸟蛋都吃了,所以海鸟的数量急剧下降。船上的一位奶奶告诉我,20年前她来这里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任何海鸟,现在已经有不少了。捕鲸站的打铁屋,据说捕鲸船上的铁器修理基本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我念着贴在门上的一则介绍:这里曾经工作的一个铁匠,在岛上待了40年,1962年才离开。那也就是1921年左右他在这里工作喽!正在感叹的时候,一个老人笑嘻嘻地指着墙上的照片对我说:这个铁匠,我认识。我一看是我们船上的,和我一样穿着蓝夹克。“可他是1920年在这里?”“对呀,我当时也在这里。”啊!什么情况?没等我继续问个明白,老人被叫走了。原来他是会长,这次团队的组织者。

1903年修建的路德教教堂现在依旧在使用,我们到达的2013年12月24日,是它落成100周年。我这才知道,这一船的挪威人就是奔它而来的。船期都是提前跟船公司商量好的,他们将在这里举行百年纪念弥撒。在这么遥远人迹罕至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精神家园。当地的工作人员也赶来了。登记本记录了今天参加庆典的所有人,我很高兴我的名字出现在这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马楠

自由职业,攒点碎银就出发。1999年开始背包自由行,至今已到过53个国家,遍及七大洲四大洋。完成自驾横穿美国、自驾纵贯新西兰南北岛,以及自驾阿根廷北部,也曾骑单车穿越老挝。喜欢发现存在的不同,喜欢见证自己的改变。出版旅行散文集《行走的树》。2014年1月完成南极三岛游。

登船后完成规定的七步程序

第一步,领取电子房卡也是消费卡,上下船全部有扫描记录,船上消费也全部挂账式,非常方便。

第四步,领雪地靴。按尺寸领取,试穿时最好穿一双厚袜子。稍微松一点以后徒步时会比较舒服,一个同伴就因为穿了偏紧的靴子,脚后跟磨掉了一层皮。把靴子按房号放到规定位置。需要用时自取,然后放回。这个真心不用自己买,船上租一共15美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它为“战靴”。确实,保暖又防水,什么地方都让你放心大胆地去走。

第二步,交健康调查表,医务室在负二层,每天9点至晚6点有医生值班。这两位随船医生别看是女生,胆大心细。

第三步,领取防风服,后来大家亲切地叫它“蓝夹克”。实践证明,蓝夹克的防水防风功能相当不错。按照自己的尺寸领取就行。

第五步,回舱按要求摆放行李。双人舱,其中一张床可以快速折叠成沙发,便于白天的休息。五层的双人舱是比较贵的,性价比最好的是三层的双人间。后来认识的美国朋友就住那里,他们的价格几乎是我们的一半。就是窗户小点儿而已,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比上边还稳当。可我们买票的时候已经没得选了。我们提前六个月买票,以为自己下手早呢,后来一问,二至四层的舱位一年前就都售罄了。房间里的设施巧妙地被设计过,既方便使用又很安全。为了将近20天的和平共处,我们制定了军事化管理制度。东西分类码放,用完立刻放回原位。确保房间不仅整洁,更要在危机时刻可以迅速拿到需要的东西。事后充分证明这招非常之有必要。每次登陆,紧急集合,我们都可以不慌不忙,第一时间脑子里就清楚需要的物品在哪里。只可惜,回家后好习惯就报废了。

第六步,熟悉船上环境。四层是信息台,除了听广播,这里每天还把信息落实到文本上。每天都印制次日的行程并送到船舱里,晚间还有说明会。一切让你了然于胸。我会用笔圈出必做的事情,其他随心情了。回国后这是最值得保留的一份记忆。四层还有24小时免费咖啡厅,提供袋装咖啡和茶,以及小吃。关键是这里有热水,对离不开茶的我们来说,这里简直是太棒了!

六层运动中心,有健身房,坚持锻炼的人很多,两天后常去的人自觉调整时间,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锻炼不用被观摩。甲板按摩池,本来以为会很冷,本来以为只是摆设。结果越是冷天越是人多,两个小池子天天是满的。桑拿房,使我房间的卫浴设施几乎没用到,除了早上洗个脸。因为这边的淋浴间比较大,用起来痛快。洗完澡蒸个桑拿,看着外边的冰天雪地,雾霭茫茫,很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七层酒吧,每天晚上有现场乐队表演,海上钢琴师,帅帅的男人带着他羞涩的妻子,每晚弹着钢琴轻声吟唱。他说他俩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跟着船去世界各地。这里也是大型活动的举办地。我们这次航行圣诞节,新年都在船上,每个人都是有备而来,礼服就带了三套。但后来的事情完全超出我们的预备,比圣诞节,新年还要隆重的仪式一个接一个。

第七步,逃生演习。大家像松鼠一样上蹿下跳地熟悉完环境后就都回舱,等着吹号。三声短四声长,听到号声,按照船舱的单双号分成两队。跟着探险队员熟悉逃生通道,逃生设备,以及救生衣的穿着方式。

南极行以“Tough”闻名的两款电子装备推荐

奥林巴斯Tough系列TG-2三防相机

这次南极之行我还携带了奥林巴斯Tough系列TG-2作为备用小相机,在乘坐冲锋舟和划皮划艇时手持拍摄,其突出的防水性能让人不用担心相机意外落水。奥林巴斯TG-2具有水下15米防水、2.1米防震、零下10度防冻及100公斤力度的抗压能力。

同时它拥有极为明亮的F2.0大光圈镜头,在新一代高速iHS图像处理器的帮助下,能够从容面对户外摄影中普遍存在的弱光和高速运动环境。

除了防护性和高画质这样看得见的优点,内秀的TG-2还隐藏了许多很有趣的功能,譬如能够瞬间放大14倍的超微距拍摄模式,记录“我在哪里”的GPS和电子指南针、气压计、海拔仪等,还可以方便的用Olympus Image Share上传图片至社交网站。

MASTER OF G 腕表

是G-SHOCK为挑战极限环境而设计的腕表。G-SHOCK一直以Toughness精神闻名于世。早在1981年,TOUGH项目组成立,并首次完成冲击三个“10” 的开发目标(10米防跌落撞击、10 BAR的防水能力、10年电池使用寿命)。

RANGEMAN算是MASTER OF G家族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款腕表,无论是日常生活、野外远足、职业攀爬……只要用户都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方位、身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趋势等数据,RANGEMAN都能为你保驾护航,因为表内设有三重感应器,可以提供指南针、海拔高度、温度等数据,帮助用者判断周遭环境。

猜你喜欢

企鹅南极
南极为何多陨石
企鹅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小企鹅的成长
难忘的南极之旅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小企鹅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
画中的小企鹅
They Loved It!企鹅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