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2014-01-27蔡巧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尿管尿潴留膀胱

蔡巧珍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蔡巧珍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对症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排尿诱导以及留置导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产后尿潴留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通过积极预防和护理,从而尽量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产后尿潴留;预防;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 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导致尿液残存在膀胱,产妇自觉膀胱有胀痛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产后尿潴留可分为不能完全排尿及仅能部分排尿两种,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妇在产后子宫需要慢慢自行收缩,以防收缩不全导致阴道大量出血,但由于产后膀胱肌麻痹,收缩无力,加上产妇盆腔有瘀血,使得排尿困难从而影响了子宫收缩,给产妇带来痛苦,因此需要精心的对症护理治疗,才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尿潴留产妇40例,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2岁。40例产妇均有产后排尿困难或排尿量少的症状,已被确诊为产后尿潴留,且已排除泌尿系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尿潴留。

2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2.1 机械损伤:手术助产或暴力向下按压,使膀胱位置下移,也可损伤位于子宫骶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致使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尿潴留[1]。

2.2 第二产程延长:在分娩时,产妇的宫缩乏力,使第二产程延长。胎头对膀胱的压迫,加上生产时用力过度,使膀胱内压力升高。由于膀胱被挤压时间过长造成膀胱黏膜出血、水肿,失去收缩力,从而发生尿潴留。

2.3 药物因素: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如莨菪碱类的抗胆碱作用的药物,使膀胱的肌张力松弛,造成产妇虽有尿意,但排尿困难,从而引起尿潴留。

2.4 心理因素:某些产妇因怕产后伤口疼痛刺激,或者惧怕一旦排尿,会引起伤口的严重感染,从而不敢排尿,故使尿道括约肌发生痉挛,尿液不能得到及时排出,造成尿液潴留在膀胱。

2.5 产后未及时排尿:某些产妇本身不习惯于床上排尿,加上产后身体比较虚弱,对尿意不敏感,或者产后因腹部肌松弛,无力排尿,从而使尿液长时间停留在膀胱,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尿潴留。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在产前尽量营造舒适的生产环境,加强和产妇的沟通,做好产前宣教工作,让产妇了解分娩的基本过程,消除产妇的恐慌情绪。在生产时,尤其是第二产程时,鼓励产妇尽量配合医护人员,从而可以使产妇更加顺利的渡过分娩期。对于担心产后排尿会增加会阴伤口疼痛、担心伤口感染裂开等情况的产妇,应积极鼓励产妇配合生产,并详细向产妇讲解产后床上排尿的方法,使产妇意识到产后排尿不但不会影响伤口的疼痛,且有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解除产妇的担忧。同时尽量鼓励产妇产后进行早期活动,以促使腹部肌肉力量的恢复,增加膀胱的收缩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3.2 排尿诱导:为了使产妇产后尽早自行排尿,除了给产妇补充必要的能量促进体力恢复外,可以叮嘱产妇在产后多喝开水,使膀胱充盈有尿意,小便时采取半蹲半立的姿势,以利于尿液排出。必要时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在下腹部热敷,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或者用听滴水声的方法来缓解排尿抵制,刺激产妇排尿[2]。中医穴位按摩或穴位针灸也是一种经过验证比较有效促进排尿的方法。按摩部位一般选取膀胱区附近的区域进行,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时间为20 min。针灸则以腹针为主,一般选取天枢、归来、足三里、三阴交等腹部及下肢穴位进行针刺,并加以艾灸箱放置在腹部进行艾灸,每次30 min,每日1次。进行针刺前需要注意叩诊膀胱的位置,以免腹针刺破膀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此外,还可以选择超短波对产妇下腹部进行透热治疗,因其透热性好,能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和黏膜水肿的吸收,对侧切后产生的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已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上。

3.3 留置导尿:当产妇经过心理护理和排尿诱导等方法仍未能排尿,则应考虑采取留置导尿管的方法。留置尿管应在无菌操作下进行,依据产妇的尿意和膀胱充盈的程度来决定开放时间,一般每3~4 h开放一次,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与训练[3]。需要注意的是首次放尿时尿量不得超过1000 mL,以免导致腹压和血压的急剧下降,产生休克。尿管不能扭曲受压,应保持固定通畅,以防逆行性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留置尿管是目前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产妇使用后能把顺利排尿,但长时间使用会使产妇产生依赖,膀胱肌肉长期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产妇恢复自行排尿,因此这不是首选方法,只是必要时必须运用的措施。

3.4 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选择酚妥拉明10 mg肌注,它属于作用时间较短暂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剂,可以同时阻断α1及α2受体,使膀胱及尿道黏膜的水肿消除,同时还可以促进逼尿肌收缩,使患者能加快排尿。另外,中医的穴位注射也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具体可以使用新斯的明0.25 mg在双侧三阴交进行穴位注射。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对肝、脾、肾三脏均有治疗作用。选择此穴进行穴位注射,可以加强“肾主水”的作用,能够通调水道,使膀胱气化功能得以运行,从而使膀胱肌收缩,促进患者排尿。

4 讨 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因子宫收缩受阻从而引起产后大出血,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上多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而长期留置尿管的话,容易造成泌尿系的感染。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我们在产前加强心理护理,让产妇了解到整个分娩过程,尤其是加强第二产程的生产指导,使产妇能顺利渡过分娩过程,消除产妇的恐慌情绪。同时还应重点向产妇分析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相关康复护理措施,除了要强调产后自行排尿的重要性,还要让产妇了解到我们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排尿,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一旦发生产后尿潴留,应根据临床需要,可以采取一种或同时采取几种干预护理措施,使产妇膀胱功能尽早恢复,实现自行排尿。如果是需要留置尿管的产妇,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以防引起泌尿系感染,并且要控制要放尿时间,以尽量使产妇的膀胱功能尽早恢复,实现自主排尿。必要时还可以使用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剂药物,以促进产妇排尿;同时,在使用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可结合祖国医学的理论,在针对性的穴位上使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来帮助产妇排尿。

总之,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我们在临床上通过积极地预防及精心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恢复产妇的健康。

[1] 高玉民,张新艳.产后尿潴留的病因、诊治及预防[J].人民军医, 2001,44(11):662-663.

[2] 陶成珍,龚嫜,时增玉,等.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621-622.

[3] 姜娟,何志刚.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9):338-339.

R473.71

B

1671-8194(2014)20-0320-02

猜你喜欢

尿管尿潴留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