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科医患沟通

2014-01-26王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医患儿科信任

王晓丽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4100)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行为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发病急、变化快、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在医疗过程中不配合,难以收集诊治资料,影响了诊治,家长对于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不懂诊治过程、过分溺爱孩子、对于年轻医师不信任,形成了家长方面的医患沟通障碍。有些年轻医师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亲和力和同情心、工作过于劳累,使得医师不主动与家属和患儿交流,只完成必要的工作。双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沟通障碍,都是儿科纠纷的多发原因,如何消除沟通障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医疗诊治工作顺利进行,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必修课。

1 强调首诊首接负责制,做好细节服务

医者父母心,如何让家属认同并信任医师,很重要。①首迎首接负责制:亲切称呼、微笑迎接患儿和家属,这是人际交往无往而不利的武器。严格杜绝冷漠、生硬、不耐烦的表情和语言。②根据不同的患儿,使用不同的沟通技巧: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感情要细腻,语言态度注意平等,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熟人或朋友家的孩子,称呼以“宝宝”开头,说话贴近孩子的语言,对于患儿的配合,多用“乖”、“勇敢”等词语鼓励患儿,把诊疗活动当游戏,如听诊,以“咱俩打电话好吗”表达给患儿;对于较小的患儿,动作语言注意轻柔、敏捷、熟练,用语言和抚触给予患儿无微不至的关怀;③争取家长的同伴意识:患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孩子患病,家长难免焦虑。既要担心孩子患病、医师水平、未知诊疗知识,又要担心经济问题,言行举止中开导家长的焦虑、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尤其重要。与家属交谈以“咱们”开头,使得家长感觉医师与他目标一致,以强调同伴意识;理解家属的心情,听取家属和患儿讲诉病情时,要盯着对方的眼睛,耐心倾听,及时反馈,通俗详细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语言要平和,不要试图粗鲁打断家属的描述,要让家属感觉他很重要。④细节服务:进门时,及时给患儿和家属让座;冬天听诊时,先用手捂热听筒,再给患儿听诊,家属会感觉很温馨;对于家属的顾虑和疑问,一一解答,不能否定太快;科学安排诊疗活动,如测体温的同时询问病情、记录病历的同时及时降温,给家属以信任;在家属去交钱买药时,帮助看护宝宝,让家属安心;查体过程中,经常抱抱患儿,与患儿亲切交谈,传递给家属的是良性信息;宝宝需要吃药时,提前备好水杯,方便患儿和家长。

2 全面掌握患儿病情,做好宣教与沟通

患儿发病急,变化快,家属经常由于患儿病情缓解慢、体温连续几天不降等原因,迁怒于医师;又常由于患儿发热、腹泻等原因导致脱水,静脉穿刺困难迁怒于护理。如何安抚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对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重要。首先,患儿入院后,主治医师及时与家属和患儿沟通,讲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的全过程,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如果病情发展了,家属对于主治医师不信任,要及时请上级医师出面解释;对于穿刺困难的患儿,医护要理解家属的心情,选技术水平高的护理进行穿刺,杜绝不必要的纠纷;对于发现有纠纷萌芽的患儿家属,医师和护士都要加强交班,多些关注、关怀,感化患儿与家属,避免无谓的纠纷发生。

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医务人员除了要有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意识外,还要有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和水平,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进行有效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家长的期望就是能遇到水平高的好大夫,为孩子看好病,取得家长信任与尊重的首要条件就是医术高。所以,我们在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三基训练考试的基础上,科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主任查房提问、特殊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抢救模拟及考试、常见病多发病的讲课及考核、外出学习、进修、三级医师查房等,医师要主动加强与分管患儿和家长的沟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让家长详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等问题,积极参与诊治过程,取得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 延伸服务到出院

通过就诊活动,家属与医师成为了朋友,医师应主动把自己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告诉家属,欢迎家属有问题随时咨询;出院后及时家访,针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指导,包括饮食、睡眠、活动、用药、教育等,取得家属的信任[1-3]。针对特殊患儿保持密切联系,关注患儿的成长和生活,付出爱心,收获快乐。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讲解季节病的防治知识。

5 开展特色医疗

患儿家属就医,有就近性的特点,如何建立长久的医患关系,就需要开展特色医疗以吸引患儿家属。特色医疗包括:自制中药、小儿贴敷、推拿等。针对特殊病情,比如过敏体质小儿,自制健康资料送给患儿。特色医疗效果好,家属信任,无形中拉近了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患儿及家属接受医师的良性沟通,进行正常的医疗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

总之,儿科患儿的特点造就了儿科医患沟通的多样性,实现儿科有效医患沟通,要求每名儿科医师,既要有父母心,也要学会科学沟通;既要懂得语言交谈沟通技巧,更要学会借助躯体语言来沟通;归纳为一句话,我们要秉承“博学普济、厚德端方”。

[1] 张慧,陈启容.儿科病房医患沟通特殊性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7):65-66.

[2] 曹宏,周鹏.重建新型医患关系——儿科医患沟通的途径与技巧[EB/OL].233网校论文中心,http://www.studa.net/Clinical/110522/15481759.html 2011-05-22.

[3] 黄晓莉.浅谈医患沟通在儿科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J].基础医学论坛,2012,16(23):3121.

猜你喜欢

医患儿科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信任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