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护理体会

2014-01-26陈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产道娩出产程

陈明华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5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护理体会

陈明华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分析5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再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与临床护理干预之后,58例产妇止血效果良好,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临床上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恢复。

产后出血;原因;临床;护理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胎儿在娩出后,产妇24 h出血量超过500 mL的现象,大约有80%左右的产后出血是发生在产后2 h以内。而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也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重要原因[1]。因此,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在产后采取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也尤为重要。本院就将近年来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血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产妇,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为(32±5.51)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9例;分娩方法为:顺产31例,剖宫27例;产后2 h内出血者42例,占72.41%,产后2~24 h内出血者16例,占27.59%;出血量在500~1000 mL者37例,占63.79%,出血量在1100~1300 mL之间者17例,占29.31%,出血量在1400~1700 mL之间者4例,占6.90%。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为:①容积法: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将聚血盆置于产妇臀下方,至产后2 h再取出;②容积法+称量法:胎儿在娩出后将聚血盆置于产妇臀下,并在接生处理完毕后,采用产妇垫至产后24 h,再将产妇垫使用前、使用后进行称重。

1.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通过对5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进行详细地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有:①宫缩乏力:由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共有39例,占67.24%,在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纤维收缩会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地压迫作用,但是,一些产妇由于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产程过长或过快、产妇对分娩恐惧紧张而造成全身无力等因素,使得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失去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进而导致产后出血。②胎盘因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共有10例,占17.24%,产妇在分娩时出现胎盘滞留、胎盘黏结、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并造成产后出血。③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共4例,占6.90%,软产道裂伤包括产妇的会阴、阴道、宫颈以及子宫下段裂伤,导致裂伤的原因主要为对软产道检查不仔细、止血不彻底、娩出巨大儿、产力过强、急产、外阴组织弹性差或炎症改变等。④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共4例,占6.90%,其大多数是由于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⑤子宫内翻:子宫内翻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共1例,占1.72%,此例产妇是由于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产后出血。

1.3 护理方法

对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本院决定对产妇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临床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通过合理、适当的手段给予产妇相应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病情与预防措施的讲解,增加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使其能够信任医护人员,并积极地配合其进行治疗与护理。②急救护理: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后,护理人员不应慌张,需立即通知医师,采取合理的止血措施,并根据产妇不同的出血原因快速恢复血容量,使之能够维持各脏器与组织的正常功能。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密切地监测产妇的血压、呼吸、脉搏、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按摩宫底,刺激子宫收缩,排除宫腔内的积血。③针对性护理:针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应立即肌注缩宫素,同时对产妇的腹壁进行按摩,促进子宫壁血窦的闭合;而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针对植入性胎盘难以分离者,必要时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针对胎盘黏结者,可通过手术取出、剥离出胎盘或残留的胎盘组织,针对胎盘嵌顿者,在排空膀胱尿液的同时给予麻醉,帮其顺利娩出胎盘,并做好手术准备;针对软产道裂伤者,可对产妇软产道裂伤后不断出血的血管进行钳扎,并对其裂伤部位进行逐层缝合;针对凝血功能障碍者,必要时通知医师行手术,并建立输液通道,配鲜血以备用;针对子宫内翻者,给予抗炎、抗休克、纠正贫血等治疗与护理,并在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④产后监护:基于产妇产后2 h属于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因此护理人员也需针对此时间段加强对产妇的监护。并每隔15~30 min给予产妇宫底按摩一次,指导产妇及时地排空膀胱尿液,并针对尿潴留者行导尿措施。并协助产妇早期进行哺乳,有促进母婴之间情感的交流,缓解产妇身体疲劳与精神紧张现象。

2 结 果

通过对本院所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干预之后,由宫缩乏力导致的39例产后出血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有31例在30 min内出血得到控制,另有8例用药效果不明显,再加用舌下含服卡孕栓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另有因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的14例产妇,给予缩宫素并取出残留胎盘、缝合裂伤之后,其在治疗15~30 min之内出血停止;而凝血功能障碍与子宫内翻的5例产妇,均行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

3 讨 论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表现大多为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等,若产妇于产后失血过后,而会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因素将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上针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在评估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原因的同时,给予积极的救治与护理也尤为重要。大多数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等,另外,极个别的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或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子宫内翻,也会引起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2]。

为防止产妇因大量出血而使生命受到威胁,最好可在产前加强对产妇的检查,针对有贫血、难产史、妊高征、胎儿较大、羊水较多的产妇,可积极地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并在前期给予基础的纠正治疗。在产程中,医护人员也应通过科学、专业的知识,辨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时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并于第二产程时注意控制胎儿的娩出速度,避免使产妇产道造成裂伤,于第三产程时,还需注意操作的轻柔与规范,以免因蛮力和不合理操作,造成产妇子宫内翻现象。而针对已经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护理人员也应做到有条不紊,沉着冷静,避免被产妇出血现象而吓到手足无措,并有针对性地配合医师给予产妇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干预,使期能够有效地止血,进而脱离生命危险[3]。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恢复。

[1] 赵美红.112例产后出血的探讨及有效预防、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5(5):244.

[2] 林娅.剖宫产手术后出血原因与临床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3(23):135.

[3] 韩树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探讨[J].健康必读,2013,7(7):358.

R473.71

B

1671-8194(2014)11-0296-02

猜你喜欢

产道娩出产程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控制性脐带牵引法预防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