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2014-01-26鲍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络络病络脉

鲍英杰

(河南洛宁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洛阳 471700)

1 发病机制

脑出血(im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10万~80/10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病死率为30%~40%,通常按ICH出血的部位,稳定与否及病因等分为不同类型脑出血。

2 络病理论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2.1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邪,在于络,肌肤不止……”,首用络病理论,解释出血性中风的病机,络脉虚滞,形成病络,络破血溢络外,局部脑组织失去血液濡养,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脑组织中气络失去血的物质基础而丧失其功能,表现出语音、思维及运动、感觉障碍。道出出血性中风病络病理论之先河。金元朱丹溪认为出血性中风多因痰淤阻于经络,气络虚损,气血失于统摄,血出络外。突出了内风、火、痰、虚、气、血淤在出血性中风的作用,道出风、痰、火、淤久损脉络,形成病络,络破血出,损及元神而招致神志、语言、思维、运动及感觉障碍;明代吴昆《医方考》说:“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可谓道出出血性中风经络长期由湿痰损及络脉,形成病络,络破血出。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论中风病机有二:一是正虚邪中,络脉气虚血淤痰阻,肝肾不足,又脾失统摄,故血热妄行,血出脉外;二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情志、饮食、劳倦或外邪侵袭等触发所致的内风袭络,久损络脉,加之情志、饮食、劳倦损伤脾阳,脾阳虚损,血不得统,血液妄行,溢于络外致病。近代张山雷《中风论》指出外邪阻滞经络,气络受损,络不得控,血溢脉外,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窍,痹阻脑络,络脉失养,血溢脉外而致出血性中风发病。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中风病常用:当归,没药,“化脑中瘀血,以流通血脉”,又有补血之妙,还有中风病之“脑出血”,“脑贫血”之谓,更确定了当归治疗的位置,认为出血性中风病之病位在脑,病机在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血热妄行。近年来,出血性中风病络病理论又被重新认识,并不断有所完善,同时也为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辩证方法,王永炎提出“病络”概念,指出病络是络脉的长期受损之病理过程,病机明确,病证显露,血热妄行始动环节是在络脉有病,气络虚损,血失统摄并结合出血性中风病研究提出“毒损脑络”的病机观点;以“毒邪”“损络”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进一步阐明出血性中风的机制,提高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率和疗效[1]。

2.2 吴以岭院士在总结前贤经验基础上,认为出血性中风病病位在脑之络脉,脑之脉络淤塞或破裂,在脉络淤塞不通,津血互换障碍,营养代谢失衡,引起脑之气络失养,脑神失用,机体失控[2,3]。脑络分为气络与脉络,气络汇聚真元之气主司精神、意识、语言、思维、运动、感觉等,脑之脉络乃布散于脑髓中由血脉络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的网络分支,输布运行血液对脑之气络发挥荣养作用,血养脑腑,津润脑之元神的作用以脑络功能完善,血液运行通畅,渗灌气血,濡养代谢,津血互换功能正常为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曰:“脉和利,精神乃居”。脑之络脉气血流利,脑之元神得养,则神清身轻腰活肢灵。脑之脉络闭阻和出血发生的关键在于营卫失调,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以脉络为气血通行之路,营卫病则血脉淤塞或破裂,营卫失于疏利则血行淤滞凝结或出血,故《伤寒论.辨脉法》曰:“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营卫交会生化失常,卫气郁而不疏,营气涩而不行,则津液不得气化,失于布散,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阻于心胸而壅遏凝结成痰,痰淤阻滞脑之脉络,脉络血行由壅滞到堵塞不通或管破出血,血气供应中断,络脉濡养代谢障碍,不能荣养脑之气络,代谢废物不能随血行及时排出蕴结成毒,毒损脑络,脑络失养,而致脑神失用、元神失控,表现出语言、思维及运动障碍,如意识丧失或昏迷、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失聪、失认、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出血性中风风阳痰火,淤毒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脉络受损血溢,淤阻脑络,脑之气络失其脑之脉络之荣养,代谢废物不能随脑之脉络血行排出,蕴结成毒,毒损脑络,脑神失用、元神失养,而致元神失控,脑腑功能失调,出现昏仆、失语、半身不遂等。

3 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3.1 感染

风阳痰火淤毒蒙蔽清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血溢络外,瘀阻脑络,瘀久化毒,脑之气络失养,反过来加重精气不足,日久肾阳蒸腾气化功能失常,肾阴滋养润泽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金水不能互生,津血互换失控,肺络失养,宣发肃降失司,水道失去通调,肺主皮毛,皮络失荣,营卫失调故常见肺部、泌尿系、皮肤感染(常见褥疮)。

3.2 应激性溃疡

风阳痰火淤毒,横窜经络,脾络胃络受损,运化失司,五谷精微失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五谷精微难以输布,上逆喉门,故见恶心、呕吐、脾络受损,脾失统摄,血液妄行血溢胃外,气乱上逆,故见吐血。

3.3 痫性发作

风阳痰火淤毒,横窜经络,血溢络外,闭阻脑络,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心肾亏虚,清窍被蒙,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引发痫性发作。

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

风阳痰火瘀毒,横窜经络,血溢络外,闭阻脑络脏腑功能失调,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四肢脉络失荣,脉管鼓动乏力,久而成淤,阻止于四肢末节,故见下肢深静脉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

4 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出血性中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

4.1 解毒疏通络脉法: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随血行正道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生成毒,产生血毒、瘀毒、火毒、痰毒等毒邪,损伤络脉,血溢络外,招致脑之气络失去血的物质基础而丧失功能,形体失用,精神失控,甚则元神出窍。中医出血性中风毒邪学说就是清除及抑制这些毒物产生,以解毒通络法,泄热解毒,养血和络调和营卫,使气畅,痰祛,毒消,以栀子、丹参、黄芪、天麻等配伍的解毒通络方剂,使脑淤被清,脑络得养,脑毒得排,脑血得换,从而改善微循环灌流,减轻脑损害,抑制瀑布效应,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元功能重建。

4.2 滋肾调肝祛淤活络法:针对脑出血病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风阳上绕,元气亏耗,五脏失调,虚火内炽,营阴凝固,络脉瘀滞;肾阳虚衰,肾气不足,血失温煦,血行无力,而致血气瘀滞或血溢络外,损伤脑络,采取滋肾调肝祛瘀活络法为主的中药汤药方,用山药、淫羊藿、白芍滋阴壮阳通奇脉而不滞,得生芪、当归相辅而鼓动肾气以推血行,配女贞子、首乌、核桃仁、黄精等滋养阴精以益髓海、丹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贯穿于中,外加全蝎、蕲蛇深入隧隙细剔络邪,有开通气血凝聚之功,佐天麻以宁风、胆南星、郁金、石菖蒲化痰以醒窍,解脉络之郁滞,散淤毒于体外,令精气上达于脑,诸药合用共奏滋肾填精养肝通瘀活络,助阳化气,化淤通络、滋肝潜阳、阴平阳秘以达醒脑开窍,脑络得荣,脑灵肢活之效。

4.3 补气祛淤活络法:出血性中风为本虚标实主证,本虚是基于个体的肝肾阴虚,标实为痰凝瘀毒互结,本病发生后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化生痰瘀,造就毒邪,招致脑神失养,肢败形散补阳还五汤加减,重用黄芪益气,使之气得复,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全虫、蜈蚣通络活络,使离络之血得化,使元气得复渐旺,使脑络得荣。

4.4 通腑化痰通络法:脑出血性中风常有痰热腑实,痰热阻滞,脑络,风痰上扰,腑气不通,浊气上升,化为毒邪,蒙蔽清窍,神机受累,元神失控,出现失语谵妄,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破离络之血,大黄助淤泄热,桂枝通行协络助桃仁破离络之血,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泄热,加蜈蚣,僵蚕搜络祛痰,以达腑通、痰祛、瘀散、毒消、络荣、元神得养、神机复聪。

4.5 搜风化痰活络法:脑络绌急气血闭塞不通或破裂,脑之气络失于濡养,脑神失用可见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甚则昏迷。搜风通脑汤中全蝎、蜈蚣搜风剔络,川芎行气通络,葛根养阴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镇肝熄风,当归活血补血,胆南星、天竺黄化痰通络,诸药共凑搜风剔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养脑补肾之功。

4.6 涤痰熄风开窍通络法:痰浊偏盛,蒙蔽清窍,神昏失忆;涤痰汤中半夏、茯苓、橘红竹茹化痰,郁金、石菖蒲、胆南星豁痰开窍,天麻、钩藤、僵蚕熄风化痰,诸药共凑化痰熄风开窍通络一达神清痰去络通。

总之,古今医家对中风的预防治疗进行了详实的研究,尤其一些当代医家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开拓创新了络病理论,对出血性中风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并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但是,络病学同其他科学一样,还需更多现代医家深入研究,结合临床,发展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1]周促瑛.中医内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04.

[2]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8.

[3]吴以岭.络病理论科学求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3.

猜你喜欢

脑络络病络脉
从久病入络探讨慢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脑络欣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结肠络脉探析
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