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医内科临床本科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4-01-25杨敏华姚友杰丁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小班医学生

杨敏华 姚友杰 丁虹

新课标提出“以学定教”,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临床医学是一门信息更新非常快的学科。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是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善于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凭借多年西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带教经验,针对此目标具体实践作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 采取小班教学

小班学习的优越性已经受到广泛的肯定[1,2]。普遍认为小班学习能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能加强学生的个体责任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等。尤其在临床课程中,小班教学可以帮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被动思考转变到主动思考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结合小班学习的形式,采取的考试方法也可与传统的迥然不同,例如可以采用随机抽取的某组员的成绩代表组内每个学生的成绩的方法[1]。

2 尝试新型“互助式”的学习形式

这种“互助式”的学习形式是指让高年级医学生为低年级医学生辅导并担当学习小组的辅导老师。此学习形式的主要作用是相互促进学习,有利于增强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高年级学生为了解答问题而主动思考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从高年级学生交流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指导与点拨。

3 加强课堂教育和见习实习机制的改革

有别于传统的先课堂教学后见习实习的方式,作者采取的是先见习再课堂总结的教学方式。首先挑选有代表性的病人案例,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患者亲自问诊、查体、书写病历要点,最后经过翻查参考书及小组讨论,课堂上将其总结发布本疾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课堂中尽量控制理论讲授时间,围绕讨论本疾病的重点难点,最后留下问题让学生在日后实习中去解答。医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会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如此的教学方式可把临床与课堂有效衔接,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更深入透彻,通过实践建立一套西内理论架构体系。

4 鼓励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培养医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到了临床医学课程阶段,在控制总课时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修读《临床药理学》、《临床误诊误治》、《重症监护》和《急诊医学》等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树立“整体”这个临床医学概念,培养综合思维能力[3]。实习阶段适当地可以安排病例讨论,有条件的话参加多学科病例讨论会议。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临床学科理论知识的纵向横向的联系和理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帮助学生临床思维的逐渐形成。

5 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作是一项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拟定新对策的创造性活动。有研究表明[4]:学生普遍对科研兴趣较高,对科研的重要性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其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技巧等)及科研实践能力等科研素质却很低,绝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科研素质现状不满意。目前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已经备受关注。与美国的医学教育相比:全美共有百余个 MD-PhD 项目,每年约3%的医学生获得 MD-PhD 双学位,可同时获得临床与科研的培养[5],我国医学生的科研培养显得相当滞后。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本科阶段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于其科研经验积累和科学思想初步定型[6]。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应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除了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图书馆应用等科研基本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鼓励医学生参与到学术报告活动、科研调研、小型科研实验、科研项目的参与等多层次的科研工作活动中去,让其对科研有初步的认识,培养科研活动的兴趣及初步建立科研思维,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上均是作者在教学实践及带教过程中经验的总结。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在小范围内部分开展,但受到医学生的广泛肯定与支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就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何汶静,祝元仲.小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当代医学,2011, 17,(1):159-160.

[2] 田文慧. 发挥小班化教学的功能优势.当代教育科学, 2009, (06):64-65.

[3] 李国熊,施岚.围绕“医学教育中国标准”,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健康研究,2009, 29(4):313-316.

[4] 姚佳红,王月兵,郭秀,等.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调查与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68-169.

[5] Rosenberg L.E.MD/PhD programs:a call for an accounting.JAMA,2008,(10):1208-1209.

[6] 张天一,苑文英.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103-105.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小班医学生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