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4-01-25张海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嘱胃肠医师

张海燕

胃癌是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途径[1]。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所作的60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7.5岁。自发病至就诊时间为4个月~2年,平均8个月。胃体癌32例,胃窦癌21例,胃贲门癌7例。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方法,本次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等。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种种疑问,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完善术前准备 如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术前3 d给予流质饮食,术前1 d沐浴更衣,备皮,备血,做药物敏感试验。幽门梗阻者,术前1 d禁食,术前日晚彻底洗胃,必要时留置胃肠减压管。清洁肠道,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

2.2术后护理

2.2.1待患者回病室后,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严格交接并记录,了解手术中的有关情况及用药、输血等情况,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检查各管路通畅情况并妥善连接。值班护士应迅速协同医师将患者搬至病床上,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并报告医师,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必要时吸氧、心电监护。每30 min记录1次监测指标,各项指标正常后,改每4 h记录1次,24 h后视病情遵医嘱进行记录。

2.2.2体位及活动 全麻完全清醒后,硬膜外麻6~8 h后可改半卧位,并视病情进行肢体活动,一般情况下当日可进行床上四肢活动,术后第2~3 d视情况协助患者下床在床边活动,第4 d可在室内活动。患者活动量因人而定。

2.2.3饮食护理 术后禁饮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无腹胀等情况开始进食。一般情况下术后3 d内禁饮食,3 d后进清水、清流质半量。因此,在这个时期,应进适量易消化的咸味饮食,并要控制进食速度,每次进食量应根据手术类型加以控制。进食后卧床休息15~20 min,一般情况下2个月后逐渐好转。

2.2.4观察胃肠减压情况。可减轻胃肠道张力,促进吻合口愈合。妥善固定,防止松动和脱出;保持引流通畅、持续有效,必要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胃管,防止堵塞;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和量,术后24 h内可由胃管引流出血性液体或咖啡样液体100~300 ml,如有较多鲜血,应警惕吻合口出血,需及时与医师联系并处理。胃肠减压一般放置48~72 h,待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即可拔管。如流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或引流量过少,均应及时报告医师。

2.2.5腹腔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及脱出,每隔2~3 h捏挤引流管,检查通畅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一般情况下每天可引流出淡白色液20~50 ml,以后逐渐减少[2]。

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出血 胃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梗阻及吻合口瘘。术后24 h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血压、心率、尿量以及胃肠减压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同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上腹饱胀感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注意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并向其解释,避免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2.3.2吻合口瘘 常发生在术后5~7 d,表现为持续高热,或进食后突发高热,引流管常引流出流质食物或粪性液体[3]。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禁饮食,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同时观察有无腹膜炎症状,若出现严重的腹膜刺激征时,应立即准备手术。

3 讨论

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使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减轻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或缓解疼痛,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预防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1] 杨维良.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3):193.

[2] 苏艳华,王萍.胃癌根治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3):2325.

[3] 马丽峰.老年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饮食管理.进修护理杂志,2003,18(3):283.

猜你喜欢

医嘱胃肠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