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六培养”

2014-01-24王西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预设思维能力思维

王西建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2)

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六培养”

王西建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2)

33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地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与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依靠“后天”的培养训练才逐步形成的。俗话说“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正确的指导和长期的培养。

难易适和;积极引导;比较;教学思维;训练

33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地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与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依靠“后天”的培养训练才逐步形成的。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正确的指导和长期的培养。现就这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练习题的设计要适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练习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过易都势必使学生失去积极思维的兴趣。同时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尽量满足上、中、下三种水平学生的要求,照顾差生,方能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更为广阔的领域。

二、在设计练习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口算能力训练时,可设计多种练习,以启发积极思维。出示以下题目:

(一)填适当的质数

(二)巧填运算符号

(三)以下几组题目,根据上题结果,很快说出下题得数。

这些练习,有的是由易到难,有的是要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有的是根据变化规律,直接填写,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能较有效地提高计算能力。在练习中,要防止单调乏味的机械记忆。培养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使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受益匪浅。

三、在易混的计算比较过程中训练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通过比较这一方法,使学生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和提示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例如在复习余数的除法时,学生易产生4.7÷2.3=47÷23……1的错误。教师可列出下表,经过“求异”、“求同”、“同异综合”分析比较,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里,若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商(不完全商)不变,但余数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在法则形成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演绎和归纳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要靠演绎为指导。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几乎都是通过归纳推理而得到的,演绎推理的应用主要是获得计算法则、定律以后的练习应用阶段。因此教师在学生掌握法则后,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思维经历严谨的演绎推理过程。例如,学生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后,可让学生进行下面的练习。

不计算,把下列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然后教师通过“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追问,使学生能把头脑中的演绎推理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像这样在“归纳—演绎”的一次次循环往复中,学生就能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在直观的内化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在学生获得具体形象和表像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同分母数减法的法则是将被减数的分子减去减数的分子所得的数作为差的分子,原来的分母作为差的分母。这样手脑和谐的活动,保证了外部的动作过程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把操作与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在法则教学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精心规划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设。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机智筛选课堂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三角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图形,当学生说出是三角形时,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叫三角形。其中一个孩子就回答因为它有三个角,我就让他把角指给大家看,因为没有学过角,孩子只是简单地指出一个点,这时有些孩子就有意见,他们认为那不是角而是顶点,这时我不做评判,而是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再上台指角,这次这个学生很规范地指出了角,并介绍了角,这时我再让第一个指错的学生说说对角的认识,这样很自然地回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上。“尊重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完全被动地让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机智地引领学生寻找殊途同归的另外一条通道,以实现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无序与有序的和谐统一。本节课,当学生一口气介绍了很多角的知识后,我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也不是完全被动地让他牵着鼻子走,而是巧妙地引导其他学生交流对角的认识,机智地引领学生回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轨道,预设与生成实现了和谐统一。

总之,我们教学同其他工作一样,应当长线着眼,短线着手,都应当考虑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G623.5

B

1674-9324(2014)26-0143-02

猜你喜欢

预设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