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4-01-24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0期
关键词:降压药病患者服药

孙 净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467000)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1]。高血压病是常见疾病,又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危及生命。我科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使患者高血压控制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8月,我科共收住高血压患者110例,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40~68岁;其中高血压危象5例。

诊断标准: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健康教育的形式

利用多媒体、宣教栏、图画等形式进行宣教,做到标题醒目、内容通俗。

个别指导:结合病情、家庭情况、生活条件做具体讲解。

健康教育的内容

1.药物应用指导。

药物的用药原则: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所以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种类、剂量、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波动调整用药剂量。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有助于观察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如果效果不佳者,可逐步增加剂量,达到血压目标水平后尽可能用相对小而有效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尽量使用每天1次而具有24h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中、短效制剂需要每天服用2~3次,易发生漏服和错服,导致血压波动较大,诱发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

药物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只要无症状,就不愿意服药,看药品说明书有副作用就不敢服药,出现了不良反应就自行停药、换药,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指导患者首先要认识到,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耐受,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并不是每个患者用药后都会发生。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高血压不控制,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所以使用降压药是正确的选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可长期应用。

用药的注意事项:①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②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③忌不择时服药。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h服。④忌胡乱用药。降压药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用药要严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的乱用药。

2.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重点是限制食盐的摄入、限制总热量和营养均衡。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高血压病患者不应超过3g;限制总热量,主要是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控制烹调的温度,油温不宜过高;营养均衡,要适量补充蛋白质,适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

戒烟戒酒:吸烟的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的疗效降低,需要加大剂量,远期预后较差,病死率也逐渐上升。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饮酒还可对抗药物的降压作用,使血压不易控制。所以指导患者要戒烟戒酒,尽量为自己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钓鱼等。

适量运动:高血压病患者应长期坚持规律的运动,运动方式包括:①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健身方式,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min以上。②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适当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和促进健康,可以适当做些家务、步行购物等活动,使每天活动的步行总数达到或接近1万步。③运动的适宜时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3.心理指导: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病防治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责任护士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的技术。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测量血压前应休息5~10min,测量30min内不要吸烟,避免喝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饮料。起初每天同一时间测量1次,待血压稳定下来用药为维持量后每周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测量血压尽量做到“四定”: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做好记录。坚持服药,服药时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2],勿随便停药、减药。观察血压变化,并定期去医院复查。如果在服药过程中血压下降过快,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等脑部缺血症状应及时就诊,调整药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及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保证合理的休息与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换体位时要慢,防止一过性低血压。

体会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减少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健康教育使护患关系得到发展,同时也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1]尤黎明,孙国珍 .内科护理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2.

[2]尚少梅 .社区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11

猜你喜欢

降压药病患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