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研究型教学对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2014-01-21曾小荣陈泽源

关键词:研究型语言学英语专业

曾小荣,陈泽源,向 征

(江西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国外研究型教学对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曾小荣,陈泽源,向 征

(江西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在英语专业亟需改革的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提倡研究型教学有其现实意义。从“教”和“学”两个角度出发回顾国外研究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指出其客观及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在国内开展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三方面启示。

英语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国外;启示

国内英语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瓶颈:从外部来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招生情况亦不容乐观;从内部来看,英语专业的发展如何摆脱工具论,找准专业发展定位是一个经常讨论但仍亟需解决的问题[1-2]。在英语专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对促进英语专业的改革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作为国内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国内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潘之欣对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所高校在读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统计,学生很喜欢这门课程者为0%,比较喜欢者为13.3%, 感觉一般者为66.7%,不太喜欢者为13.3%,不喜欢者为6.7%。[3]本文作者曾6个学期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所任课的班级数为12个班。据作者观察,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仍把英语当做一门交际工具来学,因而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轻视这门课程的专业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综合构建的教学模式,[4]在美国和德国的高校被大力提倡使用,[5]出发点是“高等教育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基于研究学习的态度” 。[6]回顾国外研究型教学的研究,然后介绍国外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最后探讨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在国内开展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启示。

一、国外研究型教学研究概况

国外研究型教学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两块:第一块围绕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展开。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如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7]或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原因在于研究通常会干扰教学的质量。[8]另有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在学校和院系层面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个体层面不存在正相关关系。[9]除上述研究外,Smeby针对挪威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文科学教师认为研究会促进教学(53%),而少于半数的自然科学教师赞同这一观点(47%)。[10]总体来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互促的关系并没有确切的实证研究结论[11-12]。出现争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对 “研究”和“教学”以及“学习”的不同定义;另一方面在于学科性质——所属的是研究型的学科还是实践性的学科,不同的学科会产生不同的研究与教学的关系。[13]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块的研究关注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从研究型学习中有何收获。

研究型教学的研究还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型教学和学生如何从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中获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研究包括Griff i ths[14]和Healey等。[13]Griff i ths把教学分为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research-led teaching)、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和基于研究的教学(research-based teaching)。[14]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指的是教学和课程设置以科学研究的兴趣为引领,以研究发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信息传授为主;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指的是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学习研究和学习知识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基于研究的教学指的是学生像研究者一样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差别被最小化。除这三种教学形式外,Healey[13]提出了教研究型的教学(research-tutored)作为补充,这种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论文和写作论文为主要内容。上述四种教学形式都可各自细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国外语言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

国外关于语言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的相关研究包括 Carstensen & Hess[15]、Zeschel[6]和 Kong[16]等。

Carstensen & Hess[15]介绍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开设计算语言学导论课程时所使用的TIP教学方法。TIP的全称为以文本为中心,个体导向,基于问题的计算机辅助学习(Text-centred, Individual-oriented,Problem-based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超链接文本的形式在网络中呈现。由于该门课程内容的复杂性,与传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学习不同,TIP不再强调合作学习,而强调个体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探究。

Zeschel介绍了语言与性别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分为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研究活动和学生反馈五个方面。[6]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其中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活动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包含概念(conceptual)目标、方法(methodological)目标和实证(empirical)目标。概念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性别和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概念和理论;方法目标指的是让学生掌握实证研究的方法,如学习语料库软件的使用;实证目标包括追踪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对这一领域问题的认识和课程末对这一领域问题的认识,以及学会从实证的视角评价已有这一领域的研究。

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既包含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research-led),也包含以研究以导向的教学(research-oriented),如概念目标的教学内容主要使用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方法,而组织和引导学生研究活动时主要使用的是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包括让学生自我组织探究活动,以及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撰写一次研究日志,并在课程网站上公布。

Zeschel介绍了围绕该课程设计的五个研究活动,这也是这门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内容。这5个活动分别是:① 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意识;② 性别和语言中的态度;③ 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④ 语言结构中的性别不对称;⑤ 性别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建设或利用已有语料库,从中观察相关的语言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6]

在教学资源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关语料库,软件以及网络教室。在课程结束时,研究者收集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这些反馈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其中负面反馈主要包括学生认为课程难度较大,没有足够时间,定期撰写研究日志让他们感到压力等。

Kong[16]运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学认知交际紊乱(cognitive communicative disorders)课程。通过跟踪分析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反馈,Kong发现学生整体上对这一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如学生认为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训练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一方法同时也存在不足,如这一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人力,Kong发现需给一个七至八位学生的小组配备一名导师。此外,相关实证研究证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辅导学生(是传统方法的3-4倍)以及准备课程方面(是传统方法的4-5倍)付出更多的时间。[14]

上述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语言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概括来看:(1)这些研究不仅强调了研究型学习的优点,同时也客观地评价了研究型教学存在的问题,除Kong(2014)指出的研究型教学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的不足外,[16]Carstensen & Hess(2003)的研究指出,基于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教授一些复杂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因此纯粹的基于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15](2)这些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既具体又系统,可供参考;(3)这些研究同时表明,国外的知名研究型大学同样重视教学和教学研究,如Carstensen & Hess的研究就是苏黎世大学的一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成果。[15]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一)国内英语语言学课程应开展研究型教学

学科性质是开展研究型教学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学科可分为硬学科(hard disciplines)和软学科(soft disciplines),前者如数学,后者如文学。前者更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后者则容易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如历史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但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学习硬学科的本科学生在大学四年级便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而软学科的教学则缺乏这种参与的机会。学科的性质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开展研究型教学所持的态度,硬学科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对研究型教学一般持有积极的观点,而软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一问题则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17]

语言学的研究既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展开,也可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相结合,如语料库语料学的研究和计量语言学研究就是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究语言使用的规律,因此语言学的研究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体验研究过程,这一点在Zeschel的研究已充分展现。再以国内《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在运用以研究为引领的教学方法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可以在每章设计1-2个研究型问题供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如第一章《导论》的教学可围绕“交通灯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有何差异?”这个问题展开;第三章构词法的教学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某种土著语言的构词法。第六章语用学的教学可让学生收集自己日常谈话的录音,并分析其中的会话含义。在课时充分的情况下,教师可向学生讲授语言学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以便指导学生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

除学科性质的因素外,国内英语专业正面临着的发展困境也迫切需要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开展研究型教学,国内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被认为缺乏思辨能力,只会做传声筒,[18]而开展研究型教学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基于研究学习的态度”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策略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有助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国内语言学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应系统化和网络化

国内对于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已有不少讨论,如陈新仁;[19]熊学亮[20]和鞠玉梅[21]。这些研究认为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些研究介绍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国内语言学课程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但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国内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网络化,如国内研究中我们暂没有看到如Zeschel从5个方面详细描述一门语言学课程研究型教学设计的研究,也没有看到如Carstensen & Hess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型教学的研究,需进一步指出的是,Carstensen &Hess的研究充分结合计算语言学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研究型教学的方法及相关的软件[15],这种专业化程度和对教学的投入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开展语言学研究型教学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国外语言学研究型教学一般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除了这一硬件条件外,语言学研究型教学还需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具体而言,教师自身从事语言学的研究,能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自身是否开展研究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先决条件之一。

此外,研究型教学方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Zeschel研究表明学生对研究型教学并非完全持肯定态度,并且学生缺乏必需的研究基础[6]。与文学等课程相比,学生在一定程度缺乏对语言学学习的兴趣。考虑到这些因素,语言学课程开展研究型教学不仅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学生自主展开研究之前,教师有必要教授一些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结 语

在介绍国外研究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型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外相关研究对国内语言学研究型教学的启示。从宏观背景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需要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参与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的学习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学习知识更加便捷,国内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国外知名大学的网络课程。可以预见,文科专业的教学必将受到网络开放课程的冲击和影响。在上述背景下,开展语言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不仅有助于充实英语专业的专业内涵,同时也是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探讨以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对象。除语言学类的课程外,英语专业高段的课程还包括文学课程。国外对于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也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如Hutchings & O’rourke[22]和Yohannes[23]。Yohannes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真正参与研究的过程,得到研究的体验,最终表现为写出较高质量的课程论文;而传统的教师教授的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阅读和接触大量的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但学生缺乏对作品和作家的深刻认识,所写出的课程论文总体质量不高。这些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研究型教学同样适用于英语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应逐步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 李伯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198-201.

[2] 简功友,刘仕明,翦 洁,等. 基础阶段英语专业学生融智型课外自主学习模式构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135-137.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 2002,(1): 47-55.

[4] 范惠林, 赵思宏.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46-48.

[5] Strum Kenny, S.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OL]. http://www.niu.edu/engagedlearning/research/pdfs/Boyer_Report.pdf. 1998.

[6] Zeschel, Arne.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linguistics classroom[C]. Norddeutsches Linguistisches Kolloquium. 2010.http://biecoll.ub.uni-bielefeld.de/volltexte/2010/5013/pdf/Zeschel_NLK08.pdf.

[7] Feldman,K. A.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Scholarly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as Related to Their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A Review and Exploration[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87, (26):227-298.

[8] Pocklington,T, Tupper,A. No Places to Learn: Why universities aren’t working[M].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2.

[9] Ramsden,P. and Moses,I. Associations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1992,(23): 273-295.

[10] Smeby, J-C.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universities[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998,(1): 5-20.

[11] Braxton, J. M.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J].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1996, (90): 5-14.

[12] Marsh,H. W, Hattie,J.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mplementary, antagonistic or independent constructs?[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2,(5):603-641.

[13] Healey,M. Link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disciplinary spaces[C]. In:Barnett, R. ed. Reshaping the university: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Maidenhead: McGraw-Hill/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30-42.

[14] Griffiths,R.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he research-teaching nexus:the cas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disciplin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4, (29): 709-726.

[15] Carstensen, Kai-Uwe, Hess, Michael. Problem-based Web-based Teaching in a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urriculum[J]. Linguistics Online,2003, (17). http://www.linguistik-online.de/17_03/carstensen Hess. html.

[16] Kong, Anthony Pak-hin.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 teaching cognitive communicative disorders[J].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2014, (28):60-71.

[17] Harrington, J. and Booth, C. Rigour versus relevance, research versus teaching? Evidence from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C].Paper presented to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changing relationships?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3.

[18] 黄源深.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J]. 外语界,2010, (1):11-16.

[19] 陈新仁. 本科生英语语言学导论教学法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 (12):39-42.

[20] 熊学亮.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18-19.

[21]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 外语电化教学,2007, (4):3-7.

[22] Hutchings, Bill & Karen O’Rourke. Evaluating Learning Change:How Third-year English Literature Students Adapt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OL]. www.ceebl.manchester.ac.uk/resources/.../ceeblessay002.pdf.

[23] Yohannes, T.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J].Academic Exchange Quarterly, 2007, (11). http://rapidintellect.com/AEQweb/cho3579z6.htm.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Studies Abroad for Pedagogy of English Linguistics Course in China

ZENG Xiao-rong, CHEN Ze-yuan, XIANG Z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Jiangxi, China)

The promo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for course of English linguistics has its practical signif i canc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 urgent need to reform English Major.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studies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cond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practices in linguistic 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objectivity as well as the systemacity of the practices. Finally, it conclude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ree implications for the pedagogy of English Linguistics course in China.

course of English linguistics;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broad; implications

G420

A

1673-9272(2014)05-0179-04

2014-07-14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 :“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以英语语言学课程为例”(编号:11wx315)。

曾小荣(1981-),男,江西奉新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研究型语言学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