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2014-01-21谭金飞

关键词:职业技能专项校企

谭金飞

(湖南农业大学 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谭金飞

(湖南农业大学 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标、过程和方法维度上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产物。"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下,学校和企业结合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共同确定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符合人才需求实际的专项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过程管理和规范制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三螺旋”理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产生是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启发演绎出来的,该专业在我国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该专业的发展,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是一个很让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我们用四年的时间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能否对口就业?这值得是教育培养者们深思,从培养目标的解读可以非常乐观的感受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广泛的就业空间,从众多研究者的理论里可以统计出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但是事实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走入职场时显得信心不足和难以成功就业,一是目前难以找到对口职业岗位,二是相对用人单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要求明显不足甚至空白,三是在行业选择时缺少相应的能通用的资格证书。对该专业的学生能力还缺少大众认可的评价标准和机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借鉴和广泛推广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新形势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建立在经济发展平台之上的新兴交叉学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因为诸多因素影响显得尤为严峻。通过近几年对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还存在一些有待加强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专项特色,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等。

1.专项能力和特色不明显减弱了就业竞争优势

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是决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项设置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该专业大部分是建立在学校原来的公共体育部或者其它体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体育设施方面只能满足一般的专项课程教学,例如篮球馆、羽毛场、网球场等,而一些具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征的专项场地缺少,例如用于健身指导的专业性健身场所(含器械健身、有氧健身等)。在具有决定性的师资力量方面,基本上是原公共体育部教师或体育教育专业等教师队伍担任和兼任专业课教学。缺少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项教师,开设的课程无异于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项,例如网球、羽毛球、篮球和舞龙等,缺少如健身俱乐部职业岗位类型需求量大的专项教师。同时因为该专业年级人数少开设专项数量非常有限,加上社会体育专业在招生时因为地域特点及文化和体育分的不同要求,学生体育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原本有的体育特长因为学校不能开设出相应的专项,只能勉强接受一个自己无基础和无兴趣和就业有局限性的专项。在毕业进行就业竞争时这种专项能力和专项特色弱凸显出来,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就业成功率。

2.职业技能不足影响入职选择

目前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例如健身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健身指导、管理、销售和服务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在人才需求方面显得尤其迫切。但是事实上俱乐部很难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招到适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专项不对口,健身服务意识差,沟通能力欠缺,特别是职业技能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生是否具备岗位技术、职业技能关注度高,职业能力在学生众多能力要求中显得格外重要,加上体育健身行业人才流动性比较大,用人单位一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去重新培养,导致大量学生改行易业。一定程度上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能否胜任担任的岗位,也决定着学生是否具备再一次择业的能力[4]。

3. 体育行业缺少专业和细化的职业资格标准

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不同于其他专业,例如医学、数学、机械、体育教育等等。 在整个社会中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整个社会还没有给与该专业大学生开通一条"职业化渠道",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其知识结构范围内择业比较少。随着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各种体育项目参与人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理论上相应地对体育方面的专业指导人员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在制度上和实际安排上并没有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5]。目前健身行业特别是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在近几年有了稳定的发展,加上健身教练国家资格证书的培训力度加大和越来越规范化,有了较乐观的发展趋势,但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愿意选择和能够胜任健身教练行业的人比例还非常地少,其它专项班的学生如羽毛球、网球、篮球、舞龙舞狮等还缺少该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

二、“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三螺旋”理论概述

“三螺旋”,指的是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独立的身份。目前“三螺旋”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创业型大学上。基于体育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特点,高校、政府与体育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三螺旋”关系[1]。

2.“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中发现,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其中合作的主体多停留在一元主体或二元主体上,政府参与或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非常小,在校企合作中因为缺少政府的政策扶持或导向,加上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受益广度和深度有限,出现了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局面。在“三螺旋”理论指导下探讨人才培养,更有利于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2]。

(1)校企合作凸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最终落脚点还是学生能够成功就业,毕业生就业率成为了高校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学生能否顺利和成功就业也成了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入职选择、职业规划和岗位适应及再就业能力。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最现实依据,开设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专项,突出该专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更加吻合体育人才需求市场。而校企合作是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在体育企业中实习或实践,可以强化其职业能力意识,提升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3]。

(2)企政互动确保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充分体现企业的自主性和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在企业中的影响正在淡化。但是一个行业的发展,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缺少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规范就会显露出一些弊端,特别是在行业缺少社会性质的协会管理和约束的情况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行业规范就显得相对重要,例如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健身行业,特别是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发展迅速,不考虑地段选择恶性竞争,不顾经营成本打价格战,忽略行业信誉预销后卷款关门等。对健身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政企互动有利于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的反馈,制度的约束有利于行业的规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岗位空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力度和合作随之加强,进一步确保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6-7]。

(3)校企政结合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和管理型等方面的人才,因为体育型人才的特殊性,学生单纯地依托学校的资源很难满足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随着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因其技能型和应用型等特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在不断地尝试中,部分学校实行了订单式的培养,较好的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中的作用。随着高校的合并和高校的人才的进一步市场化,政府在高校的主导和主管职能已经弱化,但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良性培养依然需要体育主管部门政策的关注和信息的引导[8]。学校可以主动的邀请高校所在地的体育主管部门和当地的体育企业参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等问题的讨论。整合人才需求等各种资源,从而获取符合人才培养的权威和有效的信息。同时在政府职能范围内发挥相应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结合行业特点对行业经营提出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信息参考。高校要充分地发挥校企政三者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1] 亨瑞·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1.

[2] 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J].北京机娥工业学院学报,2002,(3):81-86.

[3] 陈 峰. 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38):144-145.

[4] 王永莲.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35):13-15.

[5] 谭金飞.健身俱乐部人才需求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1(26):45-47.

[6] 龚雨玲.浅析高职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开展途径[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150-152.

[7] 李孟辉,熊春林.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及其化解[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2-62.

[8] 彭齐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6):202-204.

Connotation Research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iple Helix” Theory——Society Oriented Sports Management

TAN Jin-fei

(Sports Institute ,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unan,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ystem, as a result of the key factors’ inte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its teaching methods to produce professional intelligent athletes. Guidance of Social-Sports teaching concepts, and this mode only works with the joint effort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and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purpos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nterprises work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im at providing career training to students’ requirement aimed for their future jobs by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Triple Helix” theor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

G712

A

1673-9272(2014)05-0176-03

2014-09-05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三螺旋’理论下校企合作对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编号:50262)。

谭金飞(1978-),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体育管理。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专项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