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海军官兵战术心理训练

2014-01-11田万平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表象战术官兵

●向 娃 田万平

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海军官兵战术心理训练

●向 娃 田万平

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军官兵进行战术心理训练是提升官兵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战术心理训练是心理训练中的一种应用性技术,它以海军战术活动为载体,以自我体验为途径,创设海军战术实战情境,引导受训者主动参与,观察模仿,体验尝试,调整认知,改变行为,从而让任务官兵构建、修正、完善和强化自我心理和行为的训练。

一、战术实务训练

心理学家鲍尔拜归纳出恐惧诱因有四个特性:突然性,新异性,剧烈性,危险性。也就是说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务的未知性,要去面对和处理从来没有见过或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惧。战争实践表明,老兵中出现“战斗应激反应”的人极少,患病的通常是年轻、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兵。巴尔通运用统计学的回归技术发现,海湾战争老兵亲历战斗的数量预示了后来心理调节的水平。军事心理的实验也证明,重复相同的危险情况2到3次,约96%的军人可以极大地减轻负面心理反应。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的军队开展相应的战术实务训练,美军二战期间和朝鲜战争期间,被俘军人出现大规模战斗应激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朝鲜战争后,美军开始进行生存、躲避、抵抗和逃脱训练,也就是专门的战俘训练。军事心理学家则全程设计、评估、安全观察并训练“战俘”,这些专门的战俘训练能有效地缓解参战军人被俘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美军著名的“兽营”训练设有遭敌突袭、毒气体验、人格污辱等心理训练课目,目的是锻炼官兵在遭到战场残酷情景刺激、生化武器袭击以及被敌军俘虏后受到折磨时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使其始终保持符合作战要求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格。这些实兵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参演官兵在实战中的心理抗压能力。

加大战术实务训练能有效预防海军官兵心理问题的产生。使海军任务官兵需要遂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新异性”不新,则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实兵演习和演练,加大实战背景下针对性的日常训练。大部分军事训练科目都能达到心理训练的效果,反海盗演习、多兵种联合演习、演习中各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等等,平常演习和训练中面对过的,真正情况发生时官兵更有把握,从而减小心理压力。在军事训练中把心理素质作为训练要素和考评指标突出出来,重点结合部队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舰艇损管、防核(化、生)训练科目,对官兵进行心理承受力训练,增强官兵的战场心理适应能力;结合大风浪航行、长时间远航、导弹火炮实射等训练时机,设置一些突然性、危险性情景,在各种困难考验中磨练官兵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完成军事战术训练任务中实现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

二、战术虚拟网络训练

当战术实务训练受到各种限制无法展开的时候,战术虚拟网络训练(一些军队称之为“危险游戏”训练)也能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替代性战术心理训练。战术虚拟网络训练——危险战术游戏训练是利用视频游戏技术进行训练的一种训练系统。这样一种训练已经广泛应用于训练战斗伤亡护理、护航行动、小单位战术及其他方面的多项技能。

通过互联网游戏进行模拟战术训练,可以对位于任务进程中的部队进行训练,还使得要在一起遂行任务但现在仍分散各地的部队进行联合训练成为可能。美国陆军和联盟合作伙伴——英国陆军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联合网上游戏训练,使得不同军队在真正任务来临之前相互了解文化差异,更好沟通协调,并提高联合处理任务的能力。军事心理学家对各国军队进行游戏训练的数据结果也证明,这样的危险战术游戏训练能够起到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从而能有效降低任务官兵面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心理压力指数。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加快,而且海军作为一个国际性军种,与外国海军联合协调训练、演习、搜救、护航等任务不断增多,“海上合作—2014”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中俄“2012—2014”联合海上军演、南印度洋马航客机联合搜救等,对于这些以前很少涉及到的新任务,可开发相应的任务项目进行训练,并相应地配以中文、俄文、英文和阿拉伯文等语言,让海军部队官兵进行相应的语言环境适应、海上环境适应、海上联合协作适应训练等,供相应任务部队进行训练。如对将要进行的实际作战、演习、兵力行动等任务进行图上推演就是一种战术虚拟网络训练,模拟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等科目,着眼实战逐一扎扎实实、一步一动地进行推演。图上推演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各级指挥员、士兵都熟悉其在方案中实施的角色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强相互的兵力协同。在接下来的实兵阶段,任务官兵相对任务训练之前就会心中有底,更有把握,心理压力指数也会相应降低。

三、战术表象训练

在无法通过进行具体的战术训练或无法进行经常性的战术实务训练来实现心理训练目的时,还可通过表象训练来达到战术心理训练的目的。表象就是指在缺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将储存在记忆中的感觉经验在大脑内部进行回想和操作的过程。采用合理的训练程序,表象技能训练可以提高训练者的自我意识,促进训练者某项技能和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建立信心,并能够起到调控训练者的情绪、降低疼痛和调节唤醒的作用。表象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医疗实践等一些领域的实际操作中,都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战术表象训练对于训练军人适应各种复杂和危险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训练开始前,受训官兵先讲述自己在具体的某项战术活动中应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步骤。例如,在对可疑海盗船只进行处理时,指挥官向任务官兵下达命令并介绍具体情况后,让任务官兵讲述他的行动步骤,然后让受训官兵在大脑中表象对可疑海盗船只进行处理时自己需进行的各项行动步骤。如特战队员脑海中浮现出的场面:特战队员受领任务后迅速集结,发射空炮弹进行震慑,对可疑船只进行精度射击,然后乘坐小艇在同伴掩护下,以各种战术动作向海盗船进行靠近、攻击,想象在抵近海盗火力点时会遇到的一些具体情况,自己采取什么相应的应对措施,怎样爬上海盗船,上了海盗船后如何制服海盗,对相关舱室、人员、货物及文件如何进行检查、核实、处理,等等。

另外,如防化兵进行防化训练、舰艇官兵进行损管训练、潜艇官兵进行鱼雷管逃生训练等,也同样可采取表象训练方法。在对危险战术进行表象训练时,还可以配合和辅助系统脱敏训练和暗示训练,对表象训练时所感受到的焦虑、恐惧情绪进行调节,缓解心理压力。战术表象训练一方面可提高官兵掌握具体战术技能,另一方面能进行压力接种,在实际面对具体战术任务时就可以降低心理压力程度。美军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根据前面的想象训练再进行实地操作时,训练者就会具备相当程度的心理稳定性了,并且发现:运用这种战术表象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掌握一项战斗技能所需时间只是平时未进行表象训练的一般训练方法所需时间的1/2甚至1/4。

【作者系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训练部参谋】

猜你喜欢

表象战术官兵
犬用战术头盔
表与里
表与里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透过表象看公式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