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训人员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探析

2014-01-11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训躯体小林

●张 剑

新训人员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探析

●张 剑

战士小林考入军校后,在入学强化训练中左侧胸部反复发作剧烈压榨性疼痛、胸闷,伴有气促、憋闷、大汗淋漓等症状,且发作次数越来越多,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小林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但是经驻地医院多方位检查,并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查不出身体不适的病理证据。主治医生介绍,小林的“病”在军营中并非个例,特别是在新入伍战士和新入校学员中比较常见,是典型的“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在其每天门诊接待的病人中,约有30%—50%的人声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胃部不舒服,但多次检查都得不到明确的诊查结果。

一、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的表现及危害

所谓心理问题躯体化,是指因心理和情绪的失调导致生理发生反应,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失眠乏力、身体不适、工作效率下降等,通过相应的医学检查并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或者临床检查中发现的病理改变不足以达到患者自我感觉的严重程度。本案例中的小林,因为具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并累及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咳嗽与过度换气),所以误以为自己的上述器官或系统可能患有严重疾病而求助于医学治疗。

心理问题躯体化对于个人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部队的建设发展影响尤甚。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心理问题长期压抑得不到解决,导致官兵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降,如不及时加以心理疏导和干预,就有可能爆发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它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特别是在新训期间或执行重大任务时,由于个体的不良心理反应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将给整个战斗群体带来负面心理暗示,导致恐慌情绪滋生散播,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削弱部队战斗力,甚至导致作战任务的失败。

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剖析新训人员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的成因

从小林的主治医生介绍的情况看,心理问题躯体化多发生在新战士和新学员中,有着直接的现实原因。

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地方青年走进军营或者直接考入军校后,远离父母呵护与亲人关爱,面对艰苦环境的考验、生活习惯的转换和训练强度的加大,之前已经程序化、固定化的生活习惯给个体适应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习惯阻抗”。特别是被分配到一线作战部队的官兵,任务重、强度大、标准高、要求严,使他们常常感到沮丧失落、悲观无助、烦躁愤怒,当这种消极情绪受到压抑、阻塞,不能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得到宣泄或升华时,躯体化障碍往往随之产生,并成为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反而掩盖了躯体问题的心理源头。小林入校前的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宽松,体能训练强度较小,入校后由于集中强化训练的需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体能消耗较大,要求相对严格,因此对环境的适应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自身个性因素。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直接影响个性的形成和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发生躯体化障碍的主体一般来讲,个性都过于内倾、认知方式较为偏颇,进而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小林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面对陌生的军校环境和战友群体,不能够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合理的情感宣泄,在学习、训练和生活中出现一些挫折、批评和压力时,又无法及时有效地与战友进行沟通,一旦心理问题和情感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以躯体不适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求得他人的关注,弥补内心情感交流的需求。

三是突发事件因素。实践证明,生活中偶发的负面小概率事件导致的心理“亚健康”与躯体化障碍高度相关。新训人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训练受伤、战友冲突时,往往缺乏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因此给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此外,婚恋情感问题也是引发心理问题和危机的重要因素。在和小林谈心交流中了解到,他发“病”前,父母坚决反对他与女友交往,其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女友的感情跌入谷底,他无法妥善处理恋爱情感、学习训练和父母关系三者间的矛盾,每天情绪低落,生活在痛苦纠结中,最终成为导致其心理问题躯体化的重要因素。

三、妥善解决新训人员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

一是加强健康筛查,防止负面强化。对患“病”的新训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线带兵人和心理医生要承认他们对自身症状的体验感受是真实的,并不是说谎、虚构或者想象,但是不能过度关注症状本身,以免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如果体检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临床检查中发现的病理改变不足以达到患者自我感觉的严重程度,那么作为一线带兵人和心理医生就要通过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使其意识到并非自己真的生病了,而是由于工作、训练、生活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未能及时得到化解,打消其“疑病”心理。

二是注重心理辅导,普及心理知识。心病还需心药医。解决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必须回到心理辅导这个根本途径上来,这也是当前躯体化障碍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使新训人员逐渐认同所患“疾病”的心理本质,改变自身错误的认知观念,减轻或消除精神因素的影响,使其对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相对客观、正确的评价。同时,在新训人员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军人心理学等课程,传授专业知识,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开展针对性心理行为训练,大力提高心理自救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宣泄心理压力,战胜消极情绪的困扰,维护自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韧性和耐受力,从源头上减少躯体化障碍的发生。

三是经常谈心沟通,解开思想扣子。躯体化障碍多由心理问题导致,而心理问题往往源于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和不良情绪。一线带兵人虽然不完全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但是与新训人员朝夕相处,比较容易发现和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因此,要通过积极主动地谈心沟通了解其思想变化,掌握其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关注其内心情感需求,帮助其学会自我调节,消除不良影响,防止负面情绪积累。对于训练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通过采取结对帮带等形式,使其从“要我练、要我学”转变为“我要练、我要学”,从而提高新训人员的自信心和耐受力。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训躯体小林
新体制下新训工作的方法探讨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新训期间疫情防控重大问题研究
高考前与高考后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别来无恙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