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边疆文化 锻造边疆精兵

2014-01-11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警营驻地支队

●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

打造边疆文化 锻造边疆精兵

●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

武警锡林郭勒盟支队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五个中队毗邻中蒙边境。近年来,支队针对外部环境复杂、官兵思想行为易受冲击和影响的实际,按照“三个绝对”的要求,精心打造边疆文化,为中心任务圆满完成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一、以文化为抓手凝神铸魂让官兵忠心边疆

忠心才能可靠。部队驻地位置和担负任务特殊,长期处在敏感地域,官兵思想时刻面临敌特分子的渗透和侵蚀。拉出去斗争直接、渗进来挑战严峻。一是以文示警铸牢思想防线。支队利用宣传灯箱、石刻雕塑、文化长廊等形式,在营区显著位置设置警言警句;利用警营电视台、警营广播、营区网络等平台,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以挂图解说、专项竞赛、知识问答等方法普及法规制度,让官兵时刻看在眼里、听在耳边、说在嘴上、记在心头。二是以文铸魂永葆政治本色。支队结合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的军事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提高警营文化的吸引力,不断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五个边境中队与驻地联合开展的系列“草原文化”活动,既坚定了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又为驻地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以文育德校正人生航向。支队积极组织官兵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片和现代军事题材、战争题材的影视片,从银幕英雄身上汲取英雄主义营养,引导官兵追英雄模范之星,培养血性军人。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参观驻地革命英雄纪念馆,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修正言行、升华思想。

二、以文化为重点陶情励志让官兵安心边疆

安心方可聚力。实践证明,只要内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条件再苦也可拴心留人。一是乐参与让官兵以苦为甜。开展“超市型”活动,以组建兴趣小组为重点,不规定参与人数、不指定参与项目,凭战士喜好自己做主;开展“菜单式”活动,让战士愿意写作的动笔、愿意说唱的动嘴、愿意拍摄的动手,凭战士意愿自己选择;开展“新潮类”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操、警营style、漫画体警营日记等活动,凭战士个性自己展示。二是正导向让官兵以苦为荣。着眼基层部队分散的实际,以营区文化、视频文化形式,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浓厚“苦中见本色”氛围;以边疆风采录、主题故事会、专场文艺晚会等形式,畅谈苦乐事、展现苦乐行,叫响“苦中显境界”口号;以树立典型、评比表彰等手段,将扎根边疆、坚守一线的感人事迹宣扬起来,树好“苦中铸忠诚”导向。三是育精兵让官兵以苦为砺。紧紧围绕强军目标,鼓励官兵把吃苦作为提升素质的“磨刀石”,悬挂战斗标语、叫响血性口号、培树敢打敢拼的典型,开展“除娇气、砺血性”的文体活动,激发“苦练兵、练精兵”的斗志;把吃苦作为成长进步的“垫脚石”,通过学习战斗英雄、铭记军事名言、举行英模报告会等,让官兵体会到吃苦是成长的课堂、成熟的营养、成才的阶梯;把吃苦作为检验部队战斗力的“试金石”,结合遂行任务举行誓师大会、战地歌会、庆功表彰大会等活动,持续激发“能打仗、打胜仗”的豪情动力。

三、以文化为桥梁相融相亲让警民同心守疆

同心则可共保。部队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只有借资借智借力,才能为完成任务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支持。一是因地制宜共享文化资源。积极与驻地民族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特色文化馆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官兵参观学习,借他山之石助力部队文化建设;每年开展一次“民族文化进警营”、“警营文化进驻地”、文艺小分队“边境行”活动,让警营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共振;利用节日之机,组织官兵与驻地群众联欢联谊,密切关系、巩固团结。二是着眼特色建强文化队伍。积极邀请地方乌兰牧骑和驻地职业学院老师担任教员,依托驻地文艺院校举办文体骨干培训班,提高基层文体骨干能力素质;开展“知少数民族传统、学少数民族语言、唱少数民族歌曲、跳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活动,在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丰富官兵文化生活。三是齐心协力组织文化活动。组织部队文艺小分队联合地方民族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下乡,唱响警民携手保边疆、同心奔小康的和谐旋律;编排军乐、歌舞、曲艺等扬军威、促团结的文艺作品,为民族群众演出,浓厚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结合重大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出台、重大纪念活动等时机,用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党的声音、体现党的关怀,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凝心聚力。

猜你喜欢

警营驻地支队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支队指挥中心一体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用
长航南京:开展“萌娃进警营”消防开放日活动
驻地项目如何做:谈无题空间的困境与可能
浅析强化和改进交通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浅谈如何加强公安边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