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搏动消失法在四肢动脉收缩压测量中的应用

2014-01-01陈少源陈小雁刘美玲

天津护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血压计止血带上肢

陈少源 陈小雁 刘美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四肢血压测量的方法很多,上肢血压测量很规范,而下肢血压测量的方法不统一,如大腿部测腘动脉血压、小腿部测胫前动脉血压、踝部测足背动脉血压[1]等方法,并需专用的下肢血压袖带,因此临床应用很少;但是临床中有时上肢不便测量血压,只能测量下肢血压;下肢血压测量听诊部位是腘动脉,并需专用的袖带。有研究表明用普通袖带测量踝部血压可作为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1]。本研究通过对比动脉搏动消失法与汞柱血压计法测量四肢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对下肢血压的测量,探索方便可靠的测量动脉收缩压的方法,以便于能快速判断收缩压及确定四肢手术中止血带压力,指导确定临床止血带压力及间接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份我院骨科、肾内科76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18~86岁,上肢46例,下肢3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动脉狭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四肢动脉栓塞等影响血压测量的疾病。

1.2 方法

1.2.1 测量血压工具 汞柱血压计1台,固定专用,袖带长46 cm、橡皮袖长24cm、宽14cm;单位采用毫米汞柱(mmHg)。

1.2.2 测量方法 测量前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取得患者配合,且无心理顾虑,消除心理影响因素,心情平静;仰卧位,安静休息10min。每天8:00-9:00监测血压。测量上肢血压时,手臂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外展45°,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皱褶缠于上臂中部,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听诊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动脉上,同时触摸桡动脉;测量下肢时,袖带束于小腿,袖带下缘距内踝上约3~4cm,听诊器胸件放在足背动脉上,同时触摸足背动脉,分别打气至肱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 mmHg,然后缓慢放气(2mm/s)[1];按 Korotkoff分期法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时记录的收缩压值为汞柱血压计法测量的收缩压值,消失音为舒张压;当脉搏搏动初现时记录的血压值为动脉搏动消失法测量的收缩压。同时记录上下肢两种方法测得的数值,连测3次,每次间隔10min,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及相关分析,用SPSS 15.0软件计算。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测得数值比较 动脉搏动消失法测得上肢收缩压与汞柱血压计法测得的上肢收缩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搏动消失法测得下肢收缩压与汞柱血压计法测得的下肢收缩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动脉搏动消失法与汞柱血压计法测得的数值比较(±s,mmHg)

表1 动脉搏动消失法与汞柱血压计法测得的数值比较(±s,mmHg)

组 别 例数 收缩压t P上肢 汞柱血压计法46 126.80±16.13动脉搏动消失法 46 125.74±16.170.316 0.753下肢 汞柱血压计法 30 144.93±17.71动脉搏动消失法 30 144.17±18.310.165 0.870

2.2 两种方法相关性 动脉搏动消失法与汞柱血压计法的相关系数r=0.981(P<0.001),可认为动脉搏动消失法与汞柱血压计法线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动脉搏动消失法测量动脉收缩压的理论依据 根据血流动力学理论,当动脉血管壁受到与血流压力相等的持续性压力作用时血流就会中断,那么动脉的搏动就会消失,所以笔者认为采用动脉搏动消失法确定动脉收缩压是合理的。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动脉搏动消失法可代替汞柱血压计法来间接测量动脉收缩压。

3.2 在临床紧急和特殊情况下,能快速判断收缩压及确定四肢手术中止血带压力 临床中常会有双上肢严重外伤、双上肢烧伤、双上肢同时被穿刺(如输液、透析)等特殊情况出现,不能从上肢测量血压,而简便、准确地测量下肢血压就显得尤为重要。下肢腘动脉处测量操作不方便时,可用动脉搏动消失法来测量下肢收缩压,操作省时省力。在四肢手术过程中,动脉搏动消失法也用于气压止血带有效压力的确定[2],为患者选择一个最佳的压力,有效降低止血带使用的并发症。

3.3 有助于判定下肢动脉疾病 测量肱动脉和踝部(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计算踝臂指数(ABI,踝部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评估下肢动脉的阻塞和狭窄程度,间接诊断外周动脉疾病[2,3]。ABI正常范围在1.0~1.3。ABI≤0.9作为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与下肢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结果相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在95%以上[3]。

综上所述,动脉搏动消失法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很适用,既简单又有效,且不容易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操作方便,体现人性化,还可指导确定临床止血带压力及间接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1〕 潘凡武,毕树熊,潘银河.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充气压设定探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2):139-141.

〔2〕 林淑俐,黄小斐.动脉搏动消失法在气囊止血带有效压测定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3):163-165.

〔3〕 李利华,李燕,王继光.血压测量的最新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0):869-871.

猜你喜欢

血压计止血带上肢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四肢长时间手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