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症患者康复期IKAP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

2014-01-01

天津护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癌症康复肿瘤

石 倩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癌症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而不再是终极性疾病。在康复期间,由于癌症作为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其疾病本身及其后续的康复治疗导致患者应激失调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社会功能。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tice)[1]为一体的有机组合,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我们采用IKAP模式通过搜集康复期患者对癌症相关知识,了解患者的肿瘤健康知识需求,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特需病房行肿瘤综合治疗部分缓解的癌症患者46例,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按照对照匹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 性别(男/女)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上)住院时间(天) 卡氏评分干预组23 49.22±10.33 10/13 5/18 12.15±5.5568.26±14.35对照组23 50.30±9.38 11/12 7/16 14.17±6.7372.61±14.84 t/χ2 3.73 0.09 0.451 0.33 1.01 P >0.05 >0.05 >0.05 >0.05 >0.05

2 方法

2.1 干预方法

2.1.1 对照组 使用科室统一设计的健康教育手册,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常见的病因、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告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采用“一对一”的方法进行宣教,使其对宣教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2.1.2 干预组 采用IKAP模式健康教育方法

2.1.2.1 搜集信息 采用自行设计的“肿瘤患者康复知识问卷”入院后立即搜集患者对待癌症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的信息,了解患者的肿瘤健康知识需求;建立健康档案并记录;根据已获信息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评估,确定自我保健目标,制定具体健康宣教内容。“肿瘤患者康复知识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病程、有无并发症、居家条件、医疗费用来源;对癌症相关知识认知、饮食、运动、行为习惯,用药史,是否认为癌症能够康复,康复过程对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最主要的身心需要,对未来的设想和规划。

2.1.2.2 健康教育资料设计 以癌症的基础防治知识为基础,入院后2~3日设计编写健康教育资料。内容包括:情绪疏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规律作息、有氧运动、遵医嘱坚持用药、定期复查等方面。提供具有专业性、价值性、实用性、简单易行的单病种健康食谱,除肿瘤专科食谱外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病饮食,指出禁忌证。健康教育资料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形式为肿瘤康复知识手册、单病种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出院指导温馨卡、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

2.1.2.3 健康教育资料的应用 入院后5~7日病房内放置肿瘤康复知识手册,设立健康宣教指示牌置于患者的床头桌,指示牌要突出个性化特征,体现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出院前3日为每1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各项化验检查结果报告、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并以网络为平台,解决患者院外发生的问题。

2.1.2.4 患者家属教育 科室内组织患者家属心理支持加油站、家属公休座谈会,向患者家属提供专业支持、心理支持、情感支持。

2.1.2.5 转变癌症患者消极的康复观念 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不快,通过劝慰、启发建议、传递康复希望等方式使其消除疑虑,建立康复信心。每月组织公休座谈会,邀请病区内抗癌明星进行交流。每2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变化,增强患者和家庭应对能力。(建立癌症患者激励卡片,选择听广播、音乐、参加集体活动、晨练、郊游等)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教会患者(采用瑜伽、太极拳或香薰疗法)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的方法;教会患者和家属放松训练的方法,应用意向想象治疗磁带,激发患者想象身体内的各类免疫细胞发现并包围、吞噬、杀死变异细胞,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强大,而变异细胞越发脆弱,免疫细胞正攻击癌细胞,直至其完全吞噬。每次20min,每日练习1次[2]。

2.1.2.6 产生行动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行为上主动执行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提高了患者防治疾病的依从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我科肿瘤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依从性,使健康宣教工作从不同侧面向纵深发展。

2.2 评价内容与方法 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Ques-tionnaire-Core30,QLQ-C30),问卷共有30个项目,所有条目从“从没有”到“很多”,分别记1~4分。功能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症状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命质量越差)[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于患者出院前1日进行QLQ-C30与SSRS量表测定。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

3 结果

健康教育后,干预组QLQ-C30生活质量得分与SSRS社会支持得分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QLQ-C30各分量表以及总分结果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QLQ-C30各分量表以及总分结果比较(分,±s)

组别 n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疲倦 恶心呕吐 疼痛 总体生活质量干预组 23 76.26±3.91 71.08±2.81 85.91±3.24 76.73±3.90 73.04±2.51 33.34±2.14 7.78±1.31 19.65±1.87 76.17±1.82对照组 23 60.82±5.01 69.56±5.97 67.82±4.82 66.95±4.12 50.19±5.28 50.08±4.89 29.13±4.38 28.61±4.01 58.26±4.27 t 11.65 1.10 14.94 8.27 18.74 15.04 22.40 9.71 18.5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SSRS评定量表结果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SSRS评定量表结果比较(分,±s)

组别 n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干预组 23 11.72±1.69 16.59±1.01 9.63±1.43 37.95±2.12对照组 23 9.20±2.02 12.72±2.00 8.50±1.60 30.45±2.70 t 4.59 8.28 2.53 10.48 P<0.05 <0.05 <0.05 <0.05

4 讨论

4.1 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指导患者掌握康复知识的影响随着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工作的开展,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我国的健康教育运行了较长时间,护理工作者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大部分的模式呈现单一化,出现灌输多、反馈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的现象,并未真正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对患者心身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应该着重于人们行为的改变,强调“知、信、行”的统一[6]。采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突出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三者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关系,在指导癌症患者深入了解癌症康复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信心。

4.2 IKAP健康教育模式为指导对癌症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活质量作为一项评估癌症康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和判断癌症患者是否全面康复的重要标准。表2表3结果显示,干预组症状控制、总体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显著提高,在对患者传授健康知识、纠正信念、指导健康行为的过程中,密切了护患关系。但角色功能两组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通常情况下健康行为的形成,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但人类行为角色的形成受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角色功能与人们的知、信、行并不会完全协调。

4.3 IKAP健康教育模式为指导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IKAP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与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在研究中我们体会到,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与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关,护士需进行人际沟通知识的学习,并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积累,多与医生交流与合作,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探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 朱丽华,邵志坚,张莉.IKAP模式健康教育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医学导报,2012,9(19):135-136.

〔2〕 张慧,周郁秋,谢潇冰,等.癌症患者康复期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681-684.

〔3〕 王梅芳,李小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1):776-779.

〔4〕 李青.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49-51.

〔5〕 董凤齐,白燕.健康教育路径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0,18(1):29-30.

〔6〕 任圣梅,李立娟.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6):83-85.

猜你喜欢

癌症康复肿瘤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滚蛋吧!肿瘤君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如拥抱癌症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