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基灭菌程序的验证

2013-12-23于学珍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平皿灭菌器马丁

于学珍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6)

培养基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应对高压灭菌器的蒸汽循环系统进行验证,确保在一定装载方式下的正常热分布。本实验就是验证灭菌器的灭菌程序,通过检查培养基的灵敏度及无菌性来验证灭菌程序。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设备(表1)

1.2 用具

培养皿,三角瓶,移液管,接种针,试管。

1.3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110112)、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1112222)、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11114)、营养肉汤培养基(111015)、改良马丁培养基 (1111242)、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110910)(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1.4 试剂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1.5 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种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含菌量:5×105-5×106cfu/片)。

1.6 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h。将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3~28℃培养5~7d,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mL,洗脱孢子。然后,用管口装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50~100cfu的孢子悬液[2]。具体稀释、计数操作如下。

取1mL培养物或孢子悬液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摇匀,即得10-1菌悬液,取其l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摇匀,即得l0-2菌悬液。依此类推,制得10-3,10-4,10-5,10-6,10-7菌悬液。分别吸取10-4,10-5或10-6,10-7菌悬液各1mL加入平皿中,倒入营养琼脂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倒置培养。每个稀释级分别制备2个平行平板。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72h计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48h计数。每种菌均用每1mL含菌50~100cfu的稀释级做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实验.

1.7 F0值计算

D121:121.1℃下生物指示剂的D值(本实验D121取值1.5)

A:微生物最初数量;B:微生物最终数量。若所有生物指示剂经灭菌实验后培养均呈阴性则:F0=1.5×lg(6×5×105)=10则证明现有灭菌工艺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若灭菌实验生物指示剂经培养后有呈现阳性者则实验结果不被接受,认为现有灭菌工艺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更改灭菌条件。121℃饱和蒸汽条件下存活时间≥3.9min,杀灭时间≤19min,D=1.5-3.0。

2 确认步骤

2.1 灭菌器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采用多路温度分布仪,模拟灭菌的程序,测量灭菌器的温度,采用平衡放置方式结果灭菌器的温度是均匀的,再进行以下步骤的验证。

2.2 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芽孢

将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芽孢放入灭菌器中,采用满载的情况下灭菌15分钟和20分钟后,培养,显示在灭菌15分钟和20分钟均能够杀死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芽孢,表明灭菌彻底。

2.3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2.3.1 营养琼脂培养基、硫乙醇流体培养基

表1

表2

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各1mL,①加入到灭菌15分钟及20分钟的硫乙醇流体培养基中,②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灭菌15分钟及20分钟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每种培养基2个平皿,混匀,凝固,30~35℃培养48h,计数。

表3

2.3.2 玫瑰红纳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

分别取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1mL,①加入到灭菌15分钟及20分钟的改良马丁培养基中,②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灭菌15分钟及20分钟的玫瑰红纳培养基,每株实验菌平行制备每种培养基2个平皿,混匀,凝固,20-25℃培养72h,计数。

3 试验结果

3.1 液体培养基(表2)

3.2 固体培养基(表3)

4 结果判断标准

通过以上三步能够达到确定培养基的灭菌参数。

相关定义:

D值:为使某一微生物的数量在规定的条件下减少一个数量级或90%所需的作用时间。

F值:热力灭菌法对微生物灭活能力的度量值。

Z值:使D值变化一个数量级所需调整温度的度数。

F0值:Z值为10K,D值为1min时,在121.1℃(250)下计算出的F值.

[1]汪穗福.微生物检测验证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68—6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ⅪJ.

[3]《GB 18278-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

[4]《QM/ZHB.S.00.10.19.A LDZX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猜你喜欢

平皿灭菌器马丁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EasyDisc法与传统平皿计数法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的比较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神笔马丁
柠条种子伞形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空气微生物检测平板暴露法平皿支撑架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伺服控制的平皿自动分装系统研究
维马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