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胃炎病人IL-17、IL-6和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2013-12-23,,,,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者轻中度细胞因子

,,,,

(1 青岛市市立医院干部保健二科,山东 青岛 266071; 2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胜利医院)

慢性胃炎(C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严重者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引起CG的众多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不容忽视,Hp可以引起强烈炎症反应,同时刺激免疫细胞引起黏膜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IL)-17是一种新型促炎症细胞因子,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不仅参与炎症反应,同时也是Th17细胞重要的分化调节因子[1]。目前3种细胞因子在CG进展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检测IL-17、IL-6、TGF-β1在炎症程度不同以及有无Hp感染的CG病人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CG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门诊及病房选取CG病人141例,男95例,女46例,平均年龄(54.67±10.81)岁。均经胃镜活检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或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者91例,轻中度51例,重度40例;CAG者50例,轻中度36例,重度 14例。按有无Hp感染CSG病人分为Hp(+)组39例和Hp(-)组52例;CAG病人分为Hp(+)组21例和Hp(-)组29例。所有病人在入选前3个月内均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铋剂及大量饮酒。对照组50例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86±9.10)岁,经胃镜活检证实无明显炎症、溃疡及恶性病变,Hp均为阴性。选取其中26例作为组织学对照,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75±13.59)岁。本研究参与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案经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标本采集 各组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置于-70 ℃保存待检。胃黏膜组织标本均来自内镜活检组织,所有受检者在内镜下于胃窦处获取组织2~3块。标本采集后经40 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1.2.2Hp检测 采用组织切片染色方法和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来判定有无Hp感染,两者任一阳性即认为存在Hp现症感染。组织切片采用改良Giemsa染色,高倍镜下观察,切片中任一视野下可见Hp即判为Hp阳性。

1.2.3血清中IL-17、IL-6和TGF-β1检测 采用ELISA法,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试剂盒购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4IL-17、IL-6、TGF-β1的免疫组化检测 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以5 μm厚度连续切片,脱腊、梯度乙醇水化,用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微波修复15 min,体积分数0.03过氧化氢封闭10 min,PBS洗涤,一抗室温孵育1 h,PBS洗涤,加入通用型超敏二抗室温孵育15 min,PBS洗涤,DAB显色冲洗,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并树胶封片。结果判定:IL-17、IL-6、TGF-β1阳性颗粒呈深棕色或黄褐色,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的胞浆和(或)胞膜。按细胞染色深浅计分:无显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高倍镜下计数5个视野中1 000个炎性细胞,按染色细胞阳性率计分: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率<25%为1分,25%~50%为2分,51%~75%为3分,≥76%为4分。两项计分相加,0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5分为中度阳性(),6~7分为强阳性()。

2 结 果

2.1 CG病人血清中IL-17、IL-6、TGF-β1的浓度

各种细胞因子的浓度CG重度组病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G轻中度组,CG轻中度组除IL-6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10.47~25.64,q=3.14~10.04,P<0.05)。CG Hp(+)组病人血清IL-17、TGF-β1、IL-6的浓度均显著高于Hp(-)组病人(t=4.45~7.00,P<0.05)。见表1~4。

表1 不同程度CSG病人和对照组血清中IL-17、IL-6、TGF-β1浓度的比较

3组比较,F=10.47~25.64,P<0.05。

表2 不同程度CAG病人和对照组血清中IL-17、IL-6、TGF-β1浓度的比较

3组比较,F=11.84~23.69,P<0.05。

表3 Hp(+)和Hp(-)CSG病人血清中IL-17、IL-6、TGF-β1浓度的比较

与Hp(-)组比较,*t=4.45~5.04,P<0.05。

表4 Hp(+)和Hp(-)CAG病人血清中IL-17、IL-6、TGF-β1浓度的比较

与Hp(-)组比较,*t=4.78~7.00,P<0.05。

2.2 CG组织中IL-17、IL-6、TGF-β1的表达

IL-17、IL-6、TGF-β1表达于CG组织的淋巴细胞细胞膜和(或)细胞浆中,少量中性粒细胞中也可见三者的表达,胃黏膜上皮细胞中未见三者的表达。对照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未见IL-17、IL-6、TGF-β1的表达,仅在少量炎症细胞中见三者呈弱阳性表达。IL-17、IL-6、TGF-β1的表达水平CG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均高于轻中度组(χ2=20.03~35.35,P<0.01)。CG Hp(+)组胃黏膜组织中IL-17、IL-6、TGF-β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p(-)组(χ2=14.29~22.41,P<0.01)。见表5~8。

表5 CSG组织中IL-17、IL-6、TGF-β1表达水平的比较(例)

3组比较,χ2=29.09~35.35,P<0.01。

表6 CAG组织中IL-17、IL-6、TGF-β1表达水平的比较(例)

3组比较,χ2=20.34~24.02,P<0.01。

表7 Hp(+)和Hp(-)CSG组织中IL-17、IL-6、TGF-β1表达水平的比较(例)

与Hp(-)组比较,χ2=14.29~20.12,P<0.01。

表8 Hp(+)和Hp(-)CAG组织中IL-17、IL-6、TGF-β1表达水平的比较(例)

与Hp(-)组比较,χ2=14.90~22.41,P<0.01。

2.3 CG病人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IL-17与IL-6、TGF-β1表达的相关性

CSG和CAG病人血清中IL-17与IL-6、TGF-β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02~0.237,P>0.05)。胃黏膜组织中IL-17与IL-6、TGF-β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17~0.691,P<0.01)。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CG病人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IL-17、IL-6、TGF-β1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并且IL-17、TGF-β1在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IL-6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此外,三者在Hp(+)组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较Hp(-)组增强。IL-17是一种促进炎症发生的重要的可溶性因子,是由辅助性Th17细胞分泌并介导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细胞因子,存在于多种慢性炎性疾病中[2]。IL-17能促进机体局部产生趋化因子,从而有利于炎症细胞迅速聚集,增强局部炎症反应。Hp感染者胃黏膜组织IL-17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根除Hp后IL-17水平明显下降。IL-6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以及造血调控等生理功能,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分泌,可作用于多种效应细胞,还可影响特异性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3-4]。ELSEWEIDY等[5]研究显示,被Hp感染的实验鼠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TGF-β1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能够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p治疗后可以使消化性溃疡病人胃黏膜组织TGF-β1水平显著下降[6]。因此,推测3种细胞因子可能在C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Hp的致病过程。

目前研究认为,IL-6和TGF-β1是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在两者共存的状态下,通过激活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子(STAT3)通路并诱导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受体的表达,促使初始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最终导致IL-17的生成增加[7]。本研究显示,CG病人血清中IL-17 的浓度与IL-6和TGF-β1的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然而在病变组织中,IL-17与IL-6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在CG病变组织中,IL-6和TGF-β1表达增加可能是IL-17生成的促进因素,三者在CG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ZHANG等[8]的研究显示,外周血与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Th17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循环中的Th17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与组织局部的趋化因子结合,如CCL20/CCR6,进而在局部组织聚集发挥作用。因此,推测Th17细胞在外周血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可能导致了外周血与组织中这种相关性的差异,但其确切机制还需大量资料进一步研究。

总之,在CG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致病因素,炎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产生免疫反应,这些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制衡或相互促进,以致感染持续存在。了解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治疗并预防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MORISHIMA N, MIZOGUCHI I,

TAKEDA K, et al. TGF-beta is necessary for induction of IL-23R and Th17 differentation by IL-6 and IL-23[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9,386(1):105-110.

[2] VENKEN K, HELLNGS N, HENSEN K, et al. Memory CD4+CD127 high T cell from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produce IL-17 in response to myelin antigens[J]. J Neuroimmunol, 2010,226(1/2):185-191.

[3] NAKAGOE T, TSUJI T, SAWAI T, et al.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6 in malnourished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J]. Cancer Lett, 2003,202(1):109-115.

[4] CHUNG Y C, CHANG Y F. Serum interleukin-6 levels reflect the disease status of colorectal cancer[ J ]. Surg Oncol, 2003,83(4):222-226.

[5] ELSEWEIDY M M, TAHA M M, YOUNIS N N, et al. Gastritis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experimental rats[J]. Dig Dis Sci, 2010,55(10):2770-2777.

[6] MESSA C, DILEO A, GRECO B, et al. Successful eradicating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gastric levels of cytokine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polyamines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1996,18(1):1-13.

[7] VEHLHOEN M, HOCKINGG R J, ATKINS C J, et al. TGF beta in the context of an inflammatory cytokine milieu supports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IL-17-producing T cells[J]. Immunity, 2006,24(2):179-189.

[8] ZHANG J P, YAN J, XU J, et al. Increased intratumoral IL-17-producing cells correlate with poor surviva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J]. J Hepatol, 2009,50:980-989.

猜你喜欢

三者轻中度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读 书
踏上“四有”“三者”好老师之路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