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线对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后脊髓解压的预测价值

2013-12-23,,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节段

,,

(1 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2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3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单开门颈椎椎管成形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和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疾病。该手术可使脊髓向后漂移,使脊髓前方得到解压。国内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脊髓线(SC线)和新分类法,能预测术后颈脊髓解压效果,并能指导入路选择以及减压范围[1-2]。本研究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病人,其中影像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者42例,术前在MRI图像上分析受压节段的压迫程度评分和SC线分型情况,探讨术后脊髓解压程度与SC线分型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病人,男24例,女18例;年龄39~80岁,平均58.7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3.7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21例,后纵韧带骨化症4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术前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2~16分,平均(10.4±3.8)分。

1.2 手术方法

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剥离椎旁肌到达关节突外缘,部分切除C3~C7棘突,作左侧开门,右侧绞链椎管扩大成形,开槽部位位于小关节突内侧缘开门角度约60°处,开门后C3~C7残余棘突用10号丝线固定于右侧头颈半棘肌,利用自体的棘突骨植骨。术后负压引流48 h,颈托固定3个月。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0±1.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对病人术前以及术后1月的MRI T2WI正中矢状位图像进行分析,根据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标准[2-4]评分,评分≥3分(3和4分)表明有脊髓压迫,<3分(0、1和2分)表明脊髓无压迫。在MRI T2WI正中矢状位图像上,在开门节段上位椎体下终板做一水平线与脊髓前方成交点A,在开门节段下位椎体上终板做一水平线与脊髓前方成交点B,两交点的连线AB即为SC线,根据SC线与前方致压物关系可分为A、B、C型。见图1。分析术后脊髓解压程度与SC线分型的关系。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采用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术后得分-术前得分)/(17-术前得分)×100%。

图1 SC线与前方致压物关系的分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各型病人手术前后脊髓受压程度评分比较

A型术后脊髓解压满意,B型术后大部分得到脊髓解压,C型术后脊髓解压不满意。SC线分型与术后脊髓解压程度呈正相关(r=0.518,P<0.01)。各型间术后脊髓受压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43.58,q=1.86~2.12,P<0.05)。见表1。

2.2 各型病人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

术前JOA评分平均(10.4±3.8)分,末次随访平均(14.3±2.8)分。各型病人手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增高(t=5.9~9.9,P<0.01),但术后各型间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单开门颈椎椎管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多节段颈脊髓受压的疾病,如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等。其解压原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去除后方骨压迫以及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可获得直接后方脊髓解压;另一方面利用“弓弦原理”,即椎管扩大脊髓后移避开其前方压迫。目前预测术后脊髓漂移主要有以下指标:颈椎曲度[6]、脊髓曲度、颈椎节段角度、前方致压物大小、解压区域相邻节段的狭窄程度、K线等。但是上述指标均未将脊髓曲度与致压物的关系结合起来,不能有效对其定量检测、精确预测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脊髓的解压程度。而SC线分类法,能预测术后颈脊髓解压效果,并且指导入路选择及解压范围[1,7]。本文结果显示,根据SC线分型,A型减压满意,B型大部分得到减压,C型减压不满意,脊髓解压程度与SC线分型呈正相关。因此,能根据术前MRI图像来预测术后减压效果。

表1 各型病人手术前后脊髓压迫情况比较±s)

表2 各型病人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s)

总之,SC线分型同术后脊髓解压程度密切相关。但是本研究观察的例数尚少,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深入研究。

[1] 王向阳,徐华梓,池永龙,等. 脊髓线预测颈椎后路开门术后脊髓减压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 2011,49(6):526-529.

[2] 杨述华. 实用脊柱外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907-915.

[3] FUJIYOSHI T, YAMAZAKI M, KAWABE J. A new concept for making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surgical approach for 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the K-line[J]. Spine, 2008,10:109-111.

[4] KASAI Y, UCHIDA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using 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 Arch Oflhop Trauma Surg, 2001,121:508-510.

[5] 周晓彬. 医用统计学软件 PPMS 1.5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6):504-506.

[6] 张景生,张国庆,陈伯华. 颈椎病后路减压手术后的MRI研究[J]. 齐鲁医学杂志, 2010,10(5):427-431.

[7] CHIBA K, OGAWA Y, LSHII K,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for cervical myelopathy-a-verage 14-year follow-up study[J]. Spine(Phila Pa 1976), 2006,31:2998-3005.

猜你喜欢

椎管成形术节段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