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通形象在平板手机套领域的应用

2013-12-18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艺术系广东广州51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卡通

孙 硕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艺术系 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3G时代到来,平板(/直板)智能触屏手机引爆了市场,智能手机的普遍化、普及化已经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迎合这种趋势,手机套生产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这些厂商除了看重手机套的保护功能,同时也着重它的的美观、个性。平板手机的保护套已经成为设计师们的另一个花样翻新的用武之地,诞生了林林总总的卡通手机套。

卡通形象(cartoon characters),台湾学界也译为“卡通肖像”“卡通角色”。对于卡通形象一词可以狭义理解为对电视动画、电影动画、漫画和连环画中的登场人物,拟人化的动植物;以及童话中的主人公的总称。广义理解是具有卡通风格的各种形象,他们不仅在动画片、动漫书和电视广告等艺术媒体中出现,还时不时地在其他场合亮相。

当下视觉文化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和更复杂,承载设计感的视觉文化,具有捕捉个性和观点的力量,他能浓缩一种心境或时刻,讲述产品的历史,体现深度和意义。趋于对图像艺术的依赖,在人群中刮起了卡通形象手机套的风潮。

一、“萌”——卡通形象的特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萌”字在网络中迅速爆红,现已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词语。“萌”脱胎于日语“萌え(もえ)”,最早是日本动漫爱好者对卡通形象所表达的可爱、极端喜爱的意思。形容词性的萌在汉语里与“可爱”一词意义相近。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人选择购买卡通形象的手机套时,“萌”是最重要的购入理由。卡通手机套为什么会可爱至极?

1.结构/外形(structure/shap)是可爱卡通形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卡通形象按外形结构通常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的部分:头部和躯干。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可以得出可爱造型的比例为:(1)相对于全身,具有比例较大的头;(2)相对于全身,躯干较短;(3)相对于躯干,四肢显得粗短;(4)手掌脚掌由椭圆形趋于圆形。认为可爱造型的普遍特征为:胖,丰满的脸颊,大头,高额,短下巴,大眼睛,粗短的四肢,十分符合婴儿的形象,只要取其中几项变形组合,并不一定要所有的特征,就能达到可爱的感觉。

2.情绪和动作(Emotion &Action)是可爱卡通形象的表现之二。卡通形象的的可爱不仅是外在的、静止的,情绪和动作(Emotion &Action)的行为表达也是角色造型塑造的一部分。

角色的情绪是由脸部(face)的表情(expression)和身体(body)的姿势表达出来的,脸部由眼睛、眉毛、鼻子、嘴、面颊和下巴组成。通过改变任何一个部位,你可以创作几百种不同的可爱情感,去萌翻你的观众。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一个角色》(Building A character)说你的眼睛首先看到角色的眼睛,然后是他们的表情,最后才是他们的动作。所以最富于表情的是眼睛,眉毛和嘴,鼻子面颊,下巴起辅助作用。

可爱卡通形象的动作也是叫人忍俊不禁的。我们可以用剪影(silhouette)来描述角色,把卡通角色的动作姿势涂成某种颜色便得到了它的剪影。好的卡通角色的剪影是“容易理解”的,也就是说你看到角色的剪影,就应该很清楚知道角色的样貌,神态,角色正在做什么。所以对于可爱卡通形象,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无用细节都是无益处的。图为萌系的卡通手机套,他不仅拥有时尚质感的外观设计,还能为你的生活增添乐趣(见图1)。

图1 人见人爱的萌系卡通手机套

二、“潮”——卡通形象的特点之二

卡通形象手机套的“潮”,包含时尚,个性,前卫的理念三大元素。

1.时尚。消费者作为社会人,其卡通手机套的消费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和周围群体的影响。某卡通形象由于某种契机(如:在电台热播)成为社会热点流行话题时,该卡通消费行为对其他个体或群体就具有“话题性”和“示范性”,卡通形象也就成为消费者所崇拜和仰慕的“时尚之星”。流行、时尚会导致卡通手机套消费需求和选择的从众行为,“别人有,我也想拥有”的消费动机和实际购买行为就是经济学中的“跟潮效应”。

2.个性。卡通形象是多样性的(variety),卡通角色是没有任何限制的(limitation),每一个成功的卡通形象无不凝聚着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激情。有些手机保护套上的卡通形象,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奇特的、非常罕见的,令人惊奇的手法”,给现实生活变形,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使卡通形象手机套具有幻想性与奇特性的艺术特征。

3.前卫的理念。前卫的理念是个困难的话题,前卫中可以包含讽刺、搞笑、辛酸、苦闷各种复杂的感情。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感悟大相径庭,有人觉得幽默,有人却觉得尴尬;你认为有深度,他认为肤浅得多;有人认为清新自然,而别人却认为刻意而为之。因此,设计师需根据市场定位做不同风格的卡通,某种卡通形象设计只能感染特定观众群体。

三、“愈”——卡通形象的特点之三

“愈”源自日本“癒し”(系动词“癒す”的名词形式)。“癒し”一词基本上对等于汉语中的“慰疗、抚慰”等词,鉴于它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我国在翻译时还是用直译作“治愈”。

20世纪80年代末,在日本宗教领域,开始用“癒し”表示从精神、肉体的痛苦和病痛当中获得的解脱。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癒し”一词的使用更加强调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指涉着对心灵的慰籍,对灵魂的拯救,对存在本真的救赎,对自我本体性的完满。

20世纪末至今治愈一词也在我国各地兴起,它常用作“治愈系”一词,如治愈系音乐,治愈系卡通,治愈系散文等。治愈的兴起表明,人们的视点开始转向关注自己的内心。“物之盛大繁华,灵却空荡无依”,对劳顿倦怠的人们而言,最切实需要的不再是物质,而是如何能够从庸碌的物质生活中暂时的跳离,获得些许怡然自得。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看重的卡通手机套的“治愈”功效。首先,卡通形象能够让人轻松愉悦,感到抚慰。持有卡通形象的手机就像身边一直有人守护,让人有安全感。其次,卡通形象能够使人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孤独,进入一个梦幻般的美好世界。再次,通过卡通形象展示个性,确认个体的存在,让内心充满自信。在卡通形象上投射自己,体验身份转换的快乐,通过卡通来实现所设想的将来的自己。

1.卡通手机套的“治愈”功效来自于可爱造型。毋庸赘言,卡通形象天生就具有着幽默的魅力,令人开心愉悦她像是顽皮的视觉精灵,散播着着幽默;亦像是制造笑声的机器,化解“仇恨”“嫉妒”。可爱的卡通形象对于缓解心中的矛盾冲突,转移心理生理上面的痛苦大有裨益。

2.无表情卡通形象也具有“治愈”功效。被称为无表情的卡通形象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面无表情,日本卡通形象hellokitty就属于此列。正由于无表情卡通没有表情,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消费者更容易在卡通商品上投射自己的感情,以己喜,以己悲,自己的所感所思不被否定。在和无表情卡通共感情绪体验中,消费者获得内心的抚慰。

3.卡通的“治愈”功效并非仅仅只是来自于卡通的造型层面。角色坚实的精神力量,为人们的提供心灵的寓居之所。励志幽默的卡通形象,呈现出创新的力量,让人精神振奋,使日常生活充满活力。

4.色彩(color)对于卡通形象来说,就是造成视觉感受的可塑剂。优秀的色彩的调配像是不仅能迅速捕捉人们的注意力,还能潜在地影响情绪)。《下意识的诱惑》(Subliminal seduction)一书讲述了这个现象,红色令人感到忿怒或兴奋,而淡蓝色或淡绿色会令人更放松。

四、结语

手机更新换代快,“衣服”也得勤换。因为喜欢某种卡通形象,一些卡通迷们试图去收藏尽可能多的卡通商品。如今,卡通手机套扮靓了手机跟我们的生活,已摆脱了单一保护性,创造了无穷的创意与新奇。未来的手机保护套我相信更多的是诉说时尚与情感,卡通手机套也会更加多样化、多元化。

注释:

1.(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85-91

2.(加)布廉·里梅著.张丽,陈志译.动画设计稿技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53-68

3.(美)克晨斯托夫·哈特著.邹游译.怎样表现滑稽与幽默[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18

4.朱介英著.色彩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88-99

猜你喜欢

卡通
吾有三失
礼退杀手
子发: 小偷也能打胜仗
檀祗:破贼用更鼓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
找不同
卡通工作室
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