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河西学院为例

2013-10-08陈政强杜文婧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河西媒介娱乐

陈政强 杜文婧 刘 芳(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一、绪论

新媒体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基础上出现和发展的媒体形态,具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如手机、微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挑战,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大学生受新媒体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鉴于此,我们成立五人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大学生的视角,以河西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采访和大量的调查问卷,以分析新媒体对河西学院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希望通过此调查研究能看到新媒体对整个年轻人群体的影响。通过对调查问卷和采访结果的细致分析,我们发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思想意识、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方面形成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懒于思考、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等。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净化媒介环境,以减少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上海量的信息资源给大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

新媒体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信息的巨大需求。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使用的新媒体类型及所占比例分别是:微博60.78%,手机99.63%,网络55.81%,MSN2.26%(见表1)。有57.54 %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一方面,网络、手机、微博、QQ等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给了大学生选择信息的方便。另一方面,新媒体支持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多种格式的信息,如此丰富的信息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同时很多新思想、新思潮在网络上,尤其在微博上传播,它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偏居西北的河西学院,信息比较闭塞,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表1 河西学院学生使用新媒体类型所占比列分布表

(二)新媒体传递信息迅速、及时,给日常人际交往带来很大方便

新媒体一对多,多对一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对人际交往带来很大便利。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这与新媒体的“平等性”“互动性”“去权威化”等特点相协调,新媒体使用的符号语言丰富,使一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大学生交流起来更加顺畅,借助人人网、豆瓣网、QQ、MSN、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和自由。有句话说:“小学生费笔,中学生费纸,大学生费流量”,这正说明了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大范围普及为大学生接触和运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手机、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最为普遍的信息交流平台,接触信息渠道的多元,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便利。

(三)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强大的购物、聊天、娱乐功能丰富了课余生活

除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去学习,休闲娱乐也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查结果表明,河西学院的学生在休闲娱乐方面对新媒体的使用率占到70.02%(见表2),使用新媒体听音乐、看电影、聊天、浏览网页、打游戏,新媒体占据了大学生几乎所有的课外生活。和有些同学聊天时发现,由于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使得在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他们坦言,网购商品物美价廉,除了可以节约不少钱还可以买到品牌商品,比实体店里的商品便宜很多。除了买衣服鞋子,在网上买书也非常划算,很多同学都有过通过网络买资料书的经历,另外有些老师推荐的书图书馆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买过来。

表2 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动机情况统计表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非常严重

研究发现,河西学院的学生在休闲娱乐方面对新媒体的使用率占到70.02%,可见休闲娱乐是我校学生利用新媒体的主要诉求。另外,有37.51%的学生说“上课会忍不住看手机或玩手机”,而利用手机浏览不良信息,深夜看网络小说或玩网络游戏的学生也很多,而这部分时间本来是学习和休息的,但只有20.31%的人用来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除大量有用信息的帮助之外,不少学生还是被不良信息影响,从而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调查显示,上网学习时会被网页上的其他内容吸引,影响学习效率所占的比例是:经常47.58%、偶尔41.44%、从不10.98%。(见表3)。

(二)很多同学遇到问题懒于思考,直接在网上找答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校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高达99.63%,而在使用新媒体动机的调查中,表示无法躲开占17.21%。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大学生过度的依赖新媒体,频繁的使用造成了他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在对我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出现的问题的调查中,有48.74%的学生玩电脑经常超出预定时间,有39.87%的学生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利用QQ、微博、聊天室等进行人际交流,有47.58%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网页中其他信息的影响,使学习效率降低;有34.49%的同学会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应付老师的作业;有53.68%的同学出门不带手机会觉得不安;更有37.51%的同学会经常在上课的时候不自觉的看手机。以上数据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的依赖新媒体使大学生缺少了自身对于知识的思考和吸收,遇事则百度,这早已心照不宣,采访时有些学生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百度替其完成的,尤其是选修课,最后一般是交一篇论文,很多人都是在网上找的。

表3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负面影响统计表

(三)大学生和虚拟的网络朋友比较熟悉,却忽视了和周围同学、老师的情感交流

在调查我校学生使用媒介的动机时我们发现,与外界沟通高达53.79%。事实比这还严重,很多学生上课时用手机访问他人空间,了解和评论对方心情,下课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登QQ、浏览网页、上微博、打游戏等。这种虚拟化、低俗化,冷漠化的网络沟通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遇到心事不找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聊天,“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爱你却装作不在乎,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类似这样的调侃道出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悲哀。

表4 大学生每日使用新媒体情况调查表

四、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

新闻媒介素养指全面了解和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和意识。德国媒体教育学家迪特·巴克认为媒介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媒介批判能力、媒介知识、媒介使用能力、媒介创作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媒介批判和创作距离我们比较远,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能力就不错了,我们每天生活在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里面,它们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它的依赖性加强。首先,同学们在思想意识层面应清楚,不要让网络代替自我思考,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习惯。网络上的信息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在网上采集我们能用的花粉,然后用自己的方法酿造自己的蜜。其次,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使我们的娱乐方式多元化,但休闲娱乐要有度。最后,新媒体在人际交往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在利用它拓展人际交往圈的时候要提高自身和媒体互动过程中的辨别能力,趋利避害;另外也不要忽略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多和他们交流。

(二)积极引导,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管理和监控

在学生加强自律的同时,学校应加大对同学们的引导的力度,严格管理和监控媒介环境。在访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非专业的同学对什么是新媒体根本就不知道,当然了他们一方面没有认识的必要,另一方面也无从了解,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只能望洋兴叹。但是,虽然很多人对新媒体究竟指什么,还是非常的模糊,然而经常使用新媒体却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事实,任何一种媒体对受众都会产生影响,网络媒体尤其是手机媒体在学校的普及率非常高,我校学生使用的新媒体类型及所占比例中,手机高达99.63%,网络也占55.81%。因此,新媒体的潜在影响已经存在。在现有的我校在新媒体利用的基础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给同学们讲解新媒体的有关知识,晓谕其中的利于弊,引导同学们正确合理的利用,在校园网上要有意识的屏蔽不利信息,当好学生的把关人。另外还要加强对媒体管理和环境的监控,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能力。

五、结论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将对同学们的学习活动、思想意识、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这些方面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甚至是变革,我们一方面要关注新媒体的最新动态,一方面要全面认识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要以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它,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影响,扬长避短。另外要加强自律,以及学校的他律,减少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使其得到健康利用。

猜你喜欢

河西媒介娱乐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河西玉米分级卖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书,最优雅的媒介
娱乐眼
回乡是一种疼(组诗)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